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乱局之中 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50204324
  • 作      者:
    樵子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亲政,从三十岁灭韩起,九年时间便扫六合,一统天下,最终建立秦朝,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远交近攻,他用智慧与谋略结束了我国先秦时期诸侯各自为政的时代,开创了天下大一统的局面。他规定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文字,便利了交通,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更是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封建时代。秦始皇不愧为 『千古一帝』。
    《乱局之中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以秦始皇的建功立业经历为依托,总结了他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他的性格特点和谋事手段,为当代人做人处事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展开
内容介绍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用智慧和谋略结束了诸候各自为政的时代,开创了天下大一统的局面。他统一文字、度量衡,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焚书坑儒,九族连坐,将恩威并施的用人之道发挥到了极致。有人说他是仁君,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是暴君。究竟如何?且看《乱局之中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中所述的秦始皇的军事政策、霸主谋略,且闻书中将典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解读而出的内心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赢政为王,仲父主政
    俗语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是说人处在别人的管制之下,要收敛自己的锐气,低下头做个顺民;但做顺民决不是屈从,而是在屈就中隐忍以求爆发之策。想当年,刘备也曾屈于刘表、曹操的“屋檐”下。但他能容忍,能暂时低头,日后才得以建立三分天下的蜀国。而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竞争极其激烈,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有时不得不做人家的“儿子”,但不是甘做“儿子”,而是想做“老子”。
    所以,人们如果仅在诸事顺遂的情势之下行事处世的话,即使取得成功,在别人眼中还算不得十分的英雄,还不能为人所心悦诚服。如果在逆境中仍然胸怀豁达宽广,忍受磨难和痛苦,以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努力取得成功,这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丈夫真豪杰。作为一个凡人,在逆境中奋斗需要有逆水行舟的智慧,作为君王更是如此。
    就在赢政回归故国、恢复族姓的第二年(前250年),秦国政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他的祖父孝文王赢柱正式即位三日后就病死宫中,父亲太子子楚继位为国君。孝文王受封安国君时就是一个体弱多病身,不幸又在太子的位置上等待太久。当他为在位五十六年的父亲昭襄王服丧一年期满,正式戴上神圣的王冠时,已是一个五十三岁的老人了。登基之前要前往旧都雍城的宗庙里告祭祖先,随后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回咸阳筹备登基大典,来回折腾数十日,车马劳顿,孝文王已心力交瘴,病躯难支了。加上当时又是深秋天气,凉风习习,冷意袭人,大概路上得了伤风感冒,未免咳嗽气喘,鼻塞痰滞,勉强接受了文武百官朝贺,便一病不起,三日后即告驾崩。《史记·秦本纪》关于孝文王从正式即位到死去的记载是:“除丧,十月乙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孝文王在登基大典上颁布了新政,其目的是稳定政局,安抚人心,也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可惜的是他出令未行身先死,遂使雄心化云烟了。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秦国旧丧乍除,又添新哀,接连失去了两位国君。这些如果发生在其他国家,不免政局动荡,人心惶惶,但在秦国却一切平稳如常,没有引起大的乱子,国家机器运转如初。这一方面归功于秦国两朝元老重臣的团结一致,共扶朝纲;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孝文王远见卓识,事先选好了王位继承人。就在孝文王逝世的当天,群臣就扶持太子子楚临朝称制,主持已故国君的殡葬之事和军国大计。同样在守丧一年期满后,子楚在公元前249年正式继位为国君,史称秦庄襄王。
    庄襄王正式继位后,首先发布的新政令是“大赦罪人,修先壬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史记·秦本纪》)。其内容与孝文王继位颁布的政令大体相同,只是没有减少或停止官室囿苑工程的修建。其目的大概在于表示自己有意继承先王的遗志,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当时流行的履行公事式的官样文章。这是庄襄王上任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把孝文主的正宫王后华阳夫人毕恭毕敬地立为太后,史书上称之为华阳太后。因为庄襄王是依赖于她才登上王位的,所以对她敬之不及,而对自己的生母夏太后同样册封为太后,与华阳太后平起平坐,以报生育之恩。庄襄王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把在赵国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赵姬扶了正,册封为王后,并将赵姬所生之子赢政立为太子。赵姬含辛茹苦抚子多年,终于如愿以偿,母显子贵起来。
    当把宫室事务安排妥当后,庄襄王立即将自己与大恩人吕不韦当年所立的誓约“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付诸实现,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初食蓝田十二县,后又以洛阳十万户为其封邑。吕不韦的政治投机果然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结束了商贾贩运生涯,走上了职业政客的道路。
    庄襄王在任之年,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作为,是一个过渡性的君子,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吕不韦,集权力于一身,基本上主持了秦国的政事,成为实际的最高决策者。
    客观公允地评价,吕不韦在庄襄王时期执掌秦国政治的三年时间里,不但继续保持了秦国对山东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的绝对优势,而且忠实履行了昭襄王时期应侯范雎为秦国制定的“远交近攻”的对外发展策略,在刚被任命为丞相的第一年就亲自带兵一举歼灭了东周,将其并入秦国的版图,并发动了对韩、赵、魏三晋地区的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进一步拓宽了秦的统治区域。
    同年(前249年),在吕不韦的策划运筹下,秦国派大将蒙骜率兵攻打韩国,迫使韩国献出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荥阳(今荥阳东北)两座城池。秦国遂将此两城与原来的西周和东周故土合并,设立了一个兼有军事性质的行政管理区--三川郡。洛阳自古居“天下之中”(《史记·周本纪》),成皋、荥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国得此三城并设郡管理,实际上已占据了中原心脏地区,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冲,将国界直接逼近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秦国在举朝上下欢呼胜利的同时,对来自异国的丞相吕不韦的政治眼光和战略远见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秦庄襄王高兴之余,一下子将三川郡以洛阳为中心的十万户全部赐给了吕不韦作为食邑。
    吕不韦旗开得胜,更想乘胜追击,利上加利,进_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后来又派大将蒙骜继续向东进发,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取得高都、汲、榆次、新城、狼孟和赵国重城晋阳,一并合立为太原郡,这就是后来缪毒的封地。
    吕不韦确实有能耐,把战场比商场,同样得心应手,一上任便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不仅威震全国,而且深得庄襄王信赖,把吕不韦聘为赢政的老师,大力辅佐之。可惜,庄襄王赢异人也英年早逝,在位仅三年就撒手人间,遗诏太子赢政继位。赢政终于盼来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
    ……
展开
目录
修身养性 隐忍求强——创业之始
◎王孙落难,奇货可居
◎横空出世,恶境炼志
◎一夕归国,千载难逢
◎黄金血脉,胸涌图腾
◎修身养性,隐忍求强

韬光养晦 蓄势待发——创业之机
◎赢政为王,仲父主政
◎韬光养晦,难得糊涂
◎弱干强支,培养亲信
◎处理弟乱,假意慈悲
◎假父嫪毐,严惩不贷
◎镇压吕相,两手处理
◎接母回宫,往脸贴金
◎软硬兼施,感化利用

唯才是举 招能求贤——创业之本
◎任用吕相,错宠缪毒
◎纳谏李斯,广开“才”路
◎武请韩非,独尊法术
◎卑侍尉缭,重金赂臣
◎傲人顿弱,智设连横
◎姚贾受命,离心六国
◎重甩武将,倾兵交翦
◎错听郑国,福泽万世

横扫六合 英武本色——创业之路
◎承前基业,发扬光大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连横破纵,分拆六国
◎知己知彼,攻战定策
◎虎狼之师,铁血统国
◎举兵扫荡,韩国先亡
◎间杀李牧,赵国随灭
◎荆轲事败,燕国遭殃
◎水灌大梁,魏国倾覆
◎老将出师,倾兵伐楚
◎先礼后兵,齐国待杀
◎一统帝国,天下归秦

集中皇权 仗以厉法——创意之制
神武大成 是非功过——创业得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