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朝堂,何尝不是战场
说起白居易所在的朝堂不得不提起的就是牛李党争。白居易历仕德、顺、宪、穆、敬、文、武七个皇帝,牛李党争却历经了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八个皇帝。直到白居易去世多年,大唐王朝的牛李党争都没有结束,可见,这场牛李党争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白居易与两党派的中心人物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他一直力图不参与任何一派,却还是难以避免地被卷入其中。科考复试案之后,李宗闵和李德裕的仇恨加深,加上这时双方都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利益集团,因此两个党派的争斗也正式拉开了的帷幕。
先说,白居易的至交好友元稹。因为在穆宗皇帝还没有登基之前,就经常听到自己的妃嫔及左右侍从诵唱元稹的诗歌,因此对元稹十分熟悉,只是一直未曾相见。
穆宗登基之后,元稹的爱慕者、作为宦官的荆南监军崔潭峻把元稹写的《连昌宫词》等百余篇诗歌献给穆宗,穆宗看见元稹的诗歌大喜,便忙问:“爱卿啊,朕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才子啊!只是不知道此人现在何处。”
荆南监军崔潭峻马上答道:“陛下,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元稹正在京城,现为南宫散郎。”
穆宗听了之后,马上下诏调元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因为元稹是宦官举荐,又是被穆宗破格录用的,但并未经相府裁夺,因此当时的宰相裴度对此颇为不满。但是诏书已下,裴度也没有办法。其实,裴度和元稹都是出自裴垍门下,但最后却因为权力的相争,走到了对立面。同样颇受裴垍恩惠的白居易则彻底夹在了两人的争斗之中,左右为难。
元稹被穆宗提拔后,备受皇帝宠幸。穆宗认为元稹的文章之美可与古人相比并,一时之间,元稹的名声大震。后元稹为了迎合唐穆宗作《长庆宫辞》数十百篇,京师竞相传唱,轰动一时。
唐穆宗看了《长庆宫辞》之后,对元稹更加器重,马上把元稹召入翰林,授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朝中的宦官们因为崔潭峻十分看重元稹,于是争相与元稹交好。当时颇受穆宗宠爱的知枢密魏弘简与元稹最为交好,在魏弘简的提拔下,穆宗越发看中元稹了。元稹也俨然成了朝廷的新贵,有一举夺相之势。
因重考案被贬为河东节度使的裴度看到元稹得势非常不满,他本就看不起宦官干政,见元稹与宦官们串通一气,便再三上疏,言辞激烈地说道:“陛下,元稹此人与宦官魏弘简相互勾结,意图扰乱朝政,您一定不能偏听偏信啊!你一定不能重用元稹,否则整个朝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啊!”
唐穆宗看了裴度的奏折,十分不以为然,但是他顾及朝内外的舆论,还是罢免了元稹的朝内职务,授以工部侍郎。他虽然罢免了元稹,但是内心还是十分喜欢元稹的。因此,公元822年,唐穆宗再次提拔元稹为平章事。
因为元稹亲近宦官,下诏之日,朝野的官员都对他此次晋升十分轻视,觉得此人趋炎附势,实乃奸臣。但是,元稹却不以为然,他一心想要在仕途上有所突破,早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他的好友白居易看到好友现今的情况,也不知如何是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