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兼时尚博主的1000天素系练习。从饮食开始实践身心的减法,至居所、衣着、旅行,甚至情感的断舍离,由外到内,发现极简日子的美好。经历了茹素初期因吃太多乳制品而引发严重皮肤问题,甚至因不懂吃而导致营养不良,到后来成为纯素食者,寻找城里美味的素食餐厅,研发创意食谱,中间经历了家人的不理解和刻意迁就肉食朋友的“黑暗期”,但也逐渐从中悟出“愈简单,愈丰足”的道理。从食启发衣、住、行等生活细节,情感和心态的转变,由外到内,一步步成为真正的素系风格女生。作者以流丽的文字,配合简约而具个人风格的照片,分享她从肉食者转为素食者的历程,从而对生活态度的影响。书中既有实用的素食及营养相关信息、简易食谱,亦有提及身心断舍离及简单生活的散文,不只教读者在饮食上追求less is more,更以过来人的身份提倡“素系”对人生的正面影响。
3.1 吃得简约 令身心更正面
在城市中长大的人总是幸福的,三餐之外,还有下午茶、饭后甜品、宵夜、餐与餐之间的零食,等等。我们总是嚷着要吃这个,要吃那个;吃完饭会喊饱,但又沉醉于自助餐和放题,仿佛快乐跟食量是挂钩的。曾经,我也是其中一分子。大学的时候,跳舞跳到筋疲力尽的晚上,回家总是会煮一个辛辣面加蛋,再开一罐可乐,作为慰劳自己流过无数汗水的“Guilty Pleasure”。看到这里的你,有共鸣吧?
可是,消化需要时间。肚子和心理上满足了,身体却反应不过来。这种高热量的宵夜容易让人吸收很多的盐分,隔天起床,脸肿胀得像个比萨。因为胃部要消化食物,所以宵夜除了容易让人发胖之外,还会让人即使睡着了身体也不能得到休息。
健康与自觉性总是成正比的。我们拥有了更多,才会使身心更为足。也因为那种什么都想要更多的欲望,我们给自己更大的压力去追求更多,却忽略了快乐并非物质。快乐,首先要把负面的想法去掉,能够“开”心、解放心中的枷锁,才叫真正的快乐。
放过自己,并不等于放纵身体。不健康的生活饮食态度除了会给人的身体加重负担外,还会影响到精神和心情。我们总以为吃饭会让我们更有能量,却忽略了过饱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去消化和吸收。如果人们因为饮食过量而影响到消化功能,那么对于营养也难以吸收,长期下来,免疫力会下降,生病的机会就更高了。因此,佛家提倡“过午不食”——下午三点后不再进食固体食物。从健康层面上讲,这可以让肠胃以至全身机能得到适当的休息。
控制食欲是一种修行
饭后总想睡?太饱会感到困是真的,而且会让我们的注意力下降,让我们工作的时候效率降低。
那么,在精神层面呢?不少艺术家喜欢饿着肚子,甚至是断食去创作。苏格拉底、柏拉图、甘地等,都有定期断食的习惯。借着断食,深入体会心灵深处的想法从而提升思想层次及心灵意境。有时我们感到烦躁不安,也有可能是因食物引起的,尤其是重口味、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
控制食欲,其实是健康及心灵上的一种修炼。看见满街的小吃店,就知道有多少的诱惑。不过,仔细想一想:到底你是因为肚子饿了而吃,还是只是因为嘴馋?
我有几个控制食欲的小方法:
多喝水!很多时候,感到肚子饿其实是口渴了。口干时才一口气喝一大杯的水?这时候你的身体已经缺乏大量的水分了。
每次吃饭保持一定的分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好。
吃饭时要坐下来细嚼慢咽,要避免一边工作一边吃(一边走一边吃也不好)的情况。
挑选有营养的东西吃,蔬菜、水果、杂粮、豆类都是应该多吃的东西。
不饿时不吃!不要为了工作或娱乐活动而吃,也不要让食物成为解决心灵空虚的药品。
反过来说,也不要因为需要减肥而吃得过少,重要的是,要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在真正感到饿的时候才吃,要尝试减去糖分、盐分、酒精,等等——时间一长,你就会感到身体有正面的改变。
日复一日的实践,是一种练习。不分素食、肉食,能控制饮食,是生存的基本技能,像呼吸一样,那其他事情你也就能掌握了。
真正的美丽,是自信地找到一个有规律的生活。
3.2别让“拥有的”杂物支配你
虽然我在创作风格上偏爱简约,也喜欢吃得清淡,打扮上也讲究整齐,可是,我并不是整洁的女生。从小到大,如果妈妈没有要求我定期收拾房间,我是不会动的。长大后,我开始注意到一个整洁舒服的家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尤其在外工作一整天后),于是慢慢地开始追求家中的舒适,让每一件东西也有它存在的意义。
我尝试着把自己喜欢的元素放进自己的家。例如我喜欢阳光可以晒进来,窗户可以让空气流通,面积不需要太大,但要有一定程度的舒适和空间感,保留着最简单的装饰,放进不多不少而合用的家具,留下空间,形成一种风格。
家居用品店愈开愈多,什么价位的都有,有时发现连家居用品都成了一种家用的“Fast Fashion”,买不心疼,丢掉不可惜,所以在挑选家居用品之前,要记得一个小原则——就是只留下“对”的东西。就像吃素的经历,我根本不需要多余的“美食”占据我宝贵的身体。
什么是“对”?试想想,家是一个休息的地方,如果感觉不对的话,有些东西会让你(无论心情上还是身体上)不舒服,怎么才可以让身心得到休息呢?挑选柔软的床单、舒服的椅子、漂亮而实用的餐桌碗碟。
也许花的钱会比较多,但也因为好质量而不需要经常购买新的去更换,
也因为简单又耐看,让你不易因生厌而丢弃。
留白,利用空间营造舒适感
挑选之前,亲身感受一下、触摸一下,确保这些东西是你自己喜欢的。另外,现在具有设计感的家居用品越来越多,它们跳出了实用价值的框架,不但更好地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甚至能通过重新组合或转换而应付不同时候的需要(像现在那些可以自行调高低的工作桌),一
件物品的用途越多,省下的空间就越多。
对我来说,家具的触感和设计就像衣着,搭配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整体的一致性可以让人感觉更完整、更和谐,给人一种宁静的舒适感。假如之前真的买了不符合“心意”的家居用品,你可以尝试利用DIY 的方法改造它们(例如重新上色),又或者把它们捐赠给二手家具店,让它们找到合适的新主人。
此外,保持家中整齐、干净也会使人的心情更放松。如果下班、放学回家,看见的是乱糟糟的房间,衣服散落在床上和椅子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从今天起,对一堆堆的杂物说“不”吧。让椅子专属于你疲倦的身体,别再用来堆衣服了。况且,定期收拾、清洁还可以维持家中的清新感觉呢。
将那些已经很久没用的杂物整理好送人或扔掉吧。当然,最好是环保一点,从“源头减废”,有用的找最好的,没用的一开始的时候就别“拥有”它们。
保持简约,没有多余的杂物,你会发现生活中拥有的更多了!当你不再被“拥有”的物品“支配”时,慢慢地,你会开始享受这个充满自由的空间。空间用来做什么?留白,或者在周末时,从市场上买回一些新鲜的花、植物,让家中添些生气,也使你每一次看见它们的时候更
放松。
毕竟,家是让你充电的地方啊!
3.3 衣着断舍离 #What Charlotte Wears
每个女生都有穿衣的“暗黑时期”,我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为了潮流,硬把不适合自己的穿到身上。
第二,价钱实在太便宜了,没有认真思考就买下。
第三,闲着没事就买衣服,结果周六、日都在逛百货公司、商场。
第四,女生天生就喜欢买衣服、买鞋、买包啊,不是吗?
总之,理由还有很多,但我们的确花了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在衣服上。
多与少,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是你究竟需要多少,而不是看见别人拥有很多,就觉得自己拥有太少。这个跟素食几年后积累的想法不谋而合。
说实话,要我们做 Steve Jobs、Mark Zuckerberg 是有难度的(他们只穿同一款衣服,再加多几套洗换),因为,在这个商业社会,还是要看“行头”的。还记得你为了面试而买的套装吗?而且,追求美丽是没有错的,但我认为,找到自己的风格,挑选合适而又值得投资的衣服,才是重点。
以我个人为例,自两年前搬家后,到现在一直保持自己的衣柜只放约 40 件单品:Tee/ 上衣 15 件、裤子 8 条、连衣裙 5 条、半截裙 5 条、薄外套 3 件、皮衣 1 件、厚大衣 3 件。当然,这 40 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被精选出来的。
你可能会质疑:“这不可能吧!你是时装店的主理人啊,也算是Fasionista 吧,怎么会不买新衣服?”的确,不买新衣服,对我是有点儿难度。不过,值不值得买,却可以自己选择。我在 Instagram 上的超过 400 个造型,大部分只是我时装店的样版款式。
买衣服的 5 个准则
我偏爱纯色、舒服的设计,也特别爱条纹。关于购买衣服,一般我会考虑以下几点:
先收拾衣柜
我发觉人普遍有这个问题——经常只穿那几件衣服,根本忘了自己还拥有很多其他的衣服!相信我,你拥有的衣服,一定比你想象中的多。
注意衣服的质量
一百几十元的一件上衣,几百元的一件外套,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先买下来,穿一季再说吧!”其实这样想是大错特错了。为什么不买一件可能几千元,却是真正喜欢的
经典外套呢?然后可以穿五年、十年,甚至像我妈妈能传给女儿那样呢?人越大,越应该知道某些品牌价位虽然较高,但用料、细节、剪裁的确是与众不同的。经典、永恒的单品,才是王道。即使破旧了,也可以花钱修补,何况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多少机会能穿破一件衣服?
考虑衣服的可持续性
你我都曾经有这样的想法,有个派对要穿隆重一点儿要不要花钱买条漂亮的新裙子?遇到这种情况,先想想为什么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本身拥有的裙子不够漂亮,还是图新鲜?这次穿过,下次还会穿吗?问完以后,相信你就知道答案了。如果真的想为一个特别的场合穿新裙子,要不要买一件可以一穿再穿的裙子呢?还有,现在有些网站提供衣饰租用服务,款式漂亮、价钱相对也便宜。
找出自己的穿衣风格
我的穿衣风格比较简约,所以大量衣服是单色系,再加上一点儿我最爱的条纹单品。黑、白、灰、蓝是我的基本色,再加上一点儿特别的颜色,例如红、粉红、卡其和最近我很爱的芥末黄,可以做点睛之用。
综合分析不难发现,其实自己感到最舒服的、穿上感到最漂亮自信的衣服搭配,也就是那几个款式吧?那为什么多花钱去买些“穿在别人身上”或者“挂在橱窗之内”很好看,但你根本不会穿/不合穿的衣服呢?
Part 1 从无肉不欢到有肉不吃
1.1 我也曾是肉食系小女生 / 003
1.2 遇见吃全素的舞蹈老师 / 006
1.3 24 岁的生日礼物:瑜伽断食营 / 012
1.4 吃素 180 天:最好也是最坏的开始 / 022
1.5 学懂计素 追求平衡 / 026
1.6 学会煮素 对身心负责 / 033
1.7 素食友原来是麻烦友 / 040
1.8 别当个“无所谓”的素食者 / 044
1.9 30 天不喝牛奶解决暗疮问题 / 051
Part 2 素食是一种生活态度
2.1 无蛋奶饮食带来的 4 个改变 / 059
2.2 美好早餐提案 / 064
2.3 清新午餐的满满能量 / 071
2.4 3 个轻食晚餐小点子 / 077
2.5 咖啡以外的健康提神之选 / 081
2.6 我的素食餐厅存档 / 086
2.7 生活改道——在老区享受北欧 Hygge 时光 / 092
2.8 知足常乐——历史建筑内的自助餐 / 096
2.9 思本寻源——把日本的精进料理带到香港 / 099
Part 3 素系衣食住行
3.1 吃得简约,令身心更正面 / 105
3.2 别让“拥有的”杂物支配你 / 109
3.3 衣着断舍离 / 113
3.4 “素”造个人风格的法则 / 119
3.5 “素”颜之美 / 125
3.6 简约的原点 / 131
Part 4 心灵“素”汤
4.1 素食女生与肉食男生 / 137
4.2 与母亲大人的餐桌角力战 / 141
4.3 大病一场后,重新学习聆听身体的声音 / 145
4.4 27 岁的我学会的 27 件事 / 149
4.5 因为热情,所以主动 / 153
4.6 享受身心静下来的时光 / 158
4.7 抑郁过后的平静 / 161
4.8 素·爱 / 166
Part 5 累积飞行里“素”
5.1 在世界的角落寻找美味和自己 / 173
5.2 别习惯台北口味成自然 / 179
5.3 在宜兰扫净内心的杂音 / 184
5.4 纽约的素食时尚 / 188
5.5 游得像个巴黎人 / 192
5.6 濑户内海的极简之美 / 198
Part 6 回归初心
6.1 素食,只是一个开始 / 205
6.2 改变生活的练习 / 211
6.3 给自己的信 / 213
谢 辞 / 217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