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今天就开始极简生活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18073313
  • 作      者:
    舒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能帮助你获得整洁干净的房间和轻松自如的精神世界,还能收获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进退有度的人生之旅。
更适合中国读者——欧美与日本的极简主义与中国国情略有偏差
更适合当下社会——个人难以逃离信息泛滥与铺天盖地的广告
更适合年轻读者——更低的物欲更早带来无比丰富充盈的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舒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科学传播讲师;
女性专栏作者。
关于极简,她认为极简不是禁欲,更不是苦行僧主义,极简不是否定物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物,为生活本身服务。身边没有繁冗的杂物,头脑里没有恼人的杂念,我们才能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生命中重要的人,以及那些让自己变得更幸福、更美好的事。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典型的高富帅,掌管150家店铺,拿着7位数薪水,有一个美丽的妻子,20多岁就买了豪宅名车。他是工作狂,一周工作80小时,一年工作362天。但是,他每天需要服药才能入睡。直到母亲去世,妻子因得不到关怀提出离婚,他感到无比伤心挫败,他说:“过于追求物质,我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然后,他丢掉了家里90%的物品,他的生活里只剩288件物品。两年后,他成为畅销书作者。他说:“我丢掉了90%的东西,生活却幸福起来。”
至美其实就是极简主义,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事,大部分的人都和自己是无关的,我们一生做任何事,走过任何澎湃的人生,都会归于极简。让生活简单一点,把目光和思想从物质转移至内心,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我们会更容易感受到平静与幸福。
展开
精彩书摘
囤积换不来真正的安全感

格雷厄姆是纽约的一位科技新贵,坐拥豪宅名车,他甚至有专门的买手帮他选购家具。然而,这种疯狂购物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格雷厄姆就对此感到无趣和麻木了。

当新奇的物品再也无法让格雷厄姆产生一丝一毫的兴奋感时,他开始扪心自问: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拥有了财富之后,我比过去更焦虑了?更让格雷厄姆痛苦的是,房子及其里面添置的各种物品,似乎正在一步步地“越位”,成为他的主人。因为,格雷厄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它们。

看到格雷厄姆的经历时,你是否留意到了一个细节?格雷厄姆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拥有了财富之后,我比过去更焦虑了?”我相信,这个问题不只是格雷厄姆一个人的困扰,它可能是很多人,也许就是当下的你和我,正在向自己发出的疑问。

在我们的社会里,存在着一种观念:拥有足够多的财物,才能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这样的想法有其道理——解决温饱的食物和水,能够保暖的衣物,可居住的房子(无论租或买),这些都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生理需求。然而,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已经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并拥有了那些东西。既如此,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不安呢?

答案就是,我们把需求和欲望、安全、舒适混淆了。许多人拼命地奋斗,为的就是拥有丰厚的收入、可观的存款、宽敞的房子,以及更多的生活用品。仿佛,获得了这一切,就能获得长久的安全感,甚至不惜牺牲正常的作息与业余生活。

真的拥有了这些,就能换来想要的安全感吗?

看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朋友,应该对里面的“小官巨贪”赵德汉印象深刻。这个骑自行车上下班、住简陋的筒子楼、吃炸酱面对付晚饭的吝啬小官,实则在一栋别墅里私藏了贪污来的上亿现金。没错,都是现金。

在贪污罪行被揭露的那一刻,赵德汉说:“我一分钱都没花,全在这儿,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我们看得出来,赵德汉真正的需求并不是金钱,因为他可以心安理得地过着朴素的日子,且贪污来的上亿资金,他分文没动。他真正想要的是,囤积金钱给他带来的安全感,只要闻着这些钱的味道,看着它们一点点地增加,他就觉得安全。早年的贫穷经历,物质上的匮乏,已经在他心里扎根了。这种匮乏,让他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当他用权力换来了大量金钱,他依然没能拥有安全感,因为他只敢囤积而不敢花。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师玛格丽特·克拉克表示,安全感与物质财富具有支持性的关系。但是,为了得到安全感,人的心理也很容易失去平衡。

如何来理解这番话呢?人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会为自己争取生存的资源,如食物、衣服、住所等,这些东西组合起来,才会让人感到安全。如果对某种安全感的来源过分看重,就会不自觉地忽视其他的心理需求。

克拉克教授及其同事,通过两项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上述结论。

他们还发现,那些在个人关系方面无法感受到安全感的人,通常都会觉得,拥有物质财富会让自己更有安全感。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囤积物品的习惯,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相信这些东西可以给你安全感。

亲爱的,现在你应该知道了,那不是事实。不要再过分依赖金钱和物质去弥补安全感,那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始,再说说格雷厄姆,他是如何解决焦虑问题的。

答案是这样的:格雷厄姆卖掉了他的大房子,选择住在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床可以折叠到墙上,餐桌是可伸缩的,他有6件白衬衫,10只浅碗……是的,他没有那么多的物品了,但他却比以往过得都要舒适。

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一面镜子,囤积外物往往是想填补内在的匮乏。很可惜,金钱和物质无法帮你实现这样的愿望。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与他人建立亲密友爱的关系,来自对真实自我的接纳,也来自对眼下所拥有之物的欣赏与珍视。

试着从囤积中走出来吧,将你拥有的东西极简化,尊重真正的需求,和真实的自己相处,才能慢慢在心底里长出安全感,那是任何外物都无法击碎的“盔甲”。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刚开始尝试极简生活时,我把“扔”当成了核心。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把家里彻底整理一番,旧的衣物、鞋子、书籍、物品,不喜欢的全部扔掉。不过,我在购物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实体店,依旧会对那些“感觉还不错”的东西下手。

然后,我就掉进了一个“怪圈”,不断地扔,又不断地买,周而复始。结果就是,家里的物品不过是以新换旧,并没有减少太多,而我的时间和精力,依然被那些外物捆绑着。

极简生活需要“断舍离”,但真正的“断舍离”是什么?那时的我,懵懵懂懂。

后来我发现,像我一样片面认识“断舍离”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些网友分享说,几乎把家都要“扔”空了,表面看起来是轻松宽敞了不少,可过后才发现,有些还需要用的东西,也一并被扔掉了,还得重新购买。

如果我们的“扔”,只是为“买”创造更充分的理由,这样的“断舍离”,其实毫无意义。想要开始极简生活,享受极简带来的美好,我想还是应该先弄清楚“断舍离”的真意。

在“断舍离”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断”,何谓“断”呢?

在我看来,“断”,就是断绝那些不需要的东西,不让它们进入自己的生活。换而言之,就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是哲学家说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不停止盲目添置物品的行

为,再怎么扔,都只是以新物代替旧物,没有本质的区别。

“断”的核心,表象在于物质,实则在于心灵。

我们在内心深处能否对物品的价值进行理性判断——它仅仅是我想要的(欲望),还是我真正需要的(需要)?这是一个重要的自我提示。心灵上的“断”,就是要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只专注于最简单质朴的必需品。

有了这样的自我提示后,我们就会逐渐清醒:如果一件物品只是出于想要(欲望),却没有实际的用途(价值),或者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低,把它带回去的结局会怎么样?可以想象得到,就是被束之高阁,任由它侵占家里的空间。而我们却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为这个没有太多实际用途的物品,消耗时间和精力去收拾整理。当这样的物品一件接一件地被带回来,家里的空间就会越来越拥挤,越来越逼仄。

新鲜有趣的物品,总是层出不穷的,身处在万花筒一样的世界,我们时刻都要面对诱惑。“断”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识别出欲望的面具,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为我们对很多东

西的追逐,通常都不是源于需要,而是因为被欲望牵制,或是随波逐流,抑或出于世俗虚荣,才陷入了对物质的迷恋中。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阳台梦,坐着舒适的摇椅,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吹着徐徐的微风,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或咖啡,眺望着远方……可回到现实中,我们的阳台往往变成了晒衣坊、杂物室、储物间,囤积着一堆不用的物品,而自己却要小心翼翼地才能找到一处下脚之地。

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这样的生活,主角还是我们自己吗?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时,不妨回想一下:支撑自己这一天生活的物品到底有哪些?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有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样的反思,往往会让我们惊讶,就如同苏格拉底到闹市

逛了一圈,最后感叹: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展开
目录
极简生活 day01 持有≠美好≠享受  001
持有与美好,不是对等的  002
最大的浪费是物不尽其用  006
极简生活 day02 不舍丢弃的根源  009
房间的样子,折射出生命的样子  010
丢掉了旧物,就像丢掉了过去  013
极简生活 day03 人与物品的关系  017
物品越多,消耗的能量越多  018
再见吧,毁人的“伪精致”  021
囤积换不来真正的安全感  024
极简生活 day04 断舍离的真意  027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028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031
离=脱离对物欲的执着  034
极简生活 day05 添置物品的法则  037
选择必需的、品质好的物品  038
绝不因价格便宜而去购买  042
让打折的必需品待在商超  045
极简生活 day06 回归理性的消费  047
爱自己不只是“买买买”  048
在心里列一个购物清单  051
借助记账做好预算支出  053
极简生活 day07 腾出生活的空间  057
定期进行杂物大清理  058
扔掉那些重复的物品吧  061
分类收纳提升整洁度  063
极简生活 day08 来一场衣橱革命  067
不买衣服的100天计划  068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衣服  071
跳出“没衣服穿”的坑  074
极简生活 day09 最低限度的携带  077
以极简的方式去旅行  078
出行简配“身手钥线钱”  082
极简生活 day10 不做手机的奴隶  085
尝试关闭“朋友圈”  086
控制微信聊天的时间  089
精简手机里的APP  091
极简生活 day11 逃离泛滥的信息  095
有选择性地看社会新闻  096
不轻易被广告牵着走  099
偶尔回归断网的生活  102
极简生活 day12 放弃无效的社交  105
真正的朋友寥若星辰  106
拒绝无效的社交  109
不必逼着自己合群  113
极简生活 day13 保持自己的节奏  117
以自己的节奏为主轴  118
勉为其难的事请拒绝  122
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  126
极简生活 day14 少说没有价值的话  129
言简意赅,达意则灵  130
话说得太多容易惹麻烦  133
唠叨是最无用的语言  135
极简生活 day15 保持办公桌的整洁  137
整洁是一种仪式感  138
告别乱糟糟的办公桌  140
极简生活 day16 念起即动不拖延  143
拖延是另一种囤积  144
快速行动5秒钟法则  147
该解决的问题即刻处理  151
极简生活 day17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153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154
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157
摒弃一切干扰与杂念  160
极简生活 day18 成为高效能工作者  163
真正有效地利用时间  164
抓住最重要的那件事  167
高效的番茄工作法  170
极简生活 day19 恰到好处的孤独  173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174
爱,不妨“半糖主义”  177
极简生活 day20 认真对待每一顿饭  179
再见了,情绪性进食  180
认真对待每一份食物  183
品尝食物本真的味道  187
极简生活 day21 简而美地过生活  189
简单中蕴藏的美好  190
放慢脚步,品味生活  193
感受身边的小确幸  19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