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文品:如何培养卓越口才》:
“知识就是力量”。说话表达要有力度、有气势,就要有丰富的学识、阅历,对表述材料要充分熟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像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伟人和名人那样谈吐睿智、幽默,都是以学识渊博和阅历丰富为基础的。
追本穷源,一个口才好、善于表达的人,必须经常在知识积累上下功夫。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兴趣,积累讲话的素材,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知识丰富、熟知材料是自信自如表达的基础条件,正所谓“充实,是自信的前提”,而“自信,就是力量的源泉”。
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过,哪一天我们对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语言方面的富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具体学习、锤炼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呢?下面介绍几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1.多读书,多看报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报纸、杂志和书籍。在读书看报时,备一支笔、一些卡片纸和一把剪刀,把所见到的好文章或让自己心动的话语殛出来,或剪下来,或摘抄在卡片纸上。每天坚持做,哪怕一天只记一两句,也是很有意义的。日积月累,在谈话表达的时候,你也许就会不经意地用上它们,从而使自己讲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2.善于学习
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认真地去吸收,另一方面要好好地去运用。懂得如何运用,可以使一句普通的话发挥出惊人的效果。学习吸收的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应用,不能应用的吸收毫无意义。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穷书万卷常暗诵”,吟咏其中,则可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兴味。摸熟语言的精微之处,则会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则会获得丰富的词汇,自己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亦会不请自来,这并非天方夜谭。其要我们潜心苦读,勤记善想,揣摩寻味,持之以恒,就能尝到醇香厚味,如果反复地用,不断地学,久而久之就可以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他”了。
3.注意搜集并积累警句、谚语
在听别人的演讲或别人的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句、谚语。把这些话在心率重复一遍,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资料就越来越多,说话表达也就越来越条理清楚,出口成章。
4.提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就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时的敏锐性,丰富自己的学识与经验,并增强自己的想象力与敏感性。随着表达能力的提高,你的生活也将丰富多彩,整个人的个性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提高,从而成为一个善于说话、长于表达的高手。
总之,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可使人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当众讲话,听众能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表述者也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充分占有材料。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人在说话中有一些毛病。虽然这些毛病不具有决定意义,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谈话和表达效果。
一般人在交谈表达中常常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和克服的。
1.多余的口头禅
有些人喜欢在交谈中使用太多或不必要的口头禅。例如,一些人喜欢在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一类词句;另一部分人喜欢加太多的“坦白地说”“老实说”一类的套语;也有人喜欢老问别人“你明白么?”或“你听清楚了么?”还有人喜欢说“你说是不是?”或“你觉得怎么样?”如此等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