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世界名画中的大航海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108063441
  • 作      者:
    梁二平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梁二平

高级编辑,作家,海洋文化学者。20 世纪 80 年代起从事旅行写作,足涉中国各省,著有《关东风情》《中国风情》《旅游摄影》等著作。2000 年起,关注海洋文化,行走 50 多个国家,撰有海洋文化著作《谁在地球的另一边 — 从古代海图看世界》《谁在世界的中央 — 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败在海上 — 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海洋深圳 — 深圳海洋文化历史地标田野调查》《海上丝绸之路 2000 年》《海洋随笔十二家》《漂泊的船 — 流失海外的中国古船模研究》。另有《花样生活》《秀场与看客》《肢体的游戏》《身体的迷雾》《一米阳光》等散文集。部分著作译介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展开
内容介绍

关注全球化 1.0 时代的探险、贸易、殖民与战争,以及中国与西方的海上交流,撷取 120 余幅与大航海题材相关的世界名画,在细致观摩和广泛研读的基础上,“以画说史,以史论画”,串联起一部宏大而精彩的世界航海史。


展开
精彩书摘
  打败了法国舰队, 损失了海上英雄
  — 《纳尔逊肖像》 艾勃特 1799 年
  — 《特拉法尔加战役》 透纳 1824 年
  尼罗河之役令拿破仑丢尽了脸面,但他并没有灰心,1799 年 11 月 9 日,他发动军事政变,解散了无能的法国督政府,成立了自己任第一执政官的执政府。一年后,执掌法国政权的拿破仑接连战胜奥地利、俄国、土耳其,反法联盟被彻底打散。唯有大海那边的英格兰实力尚在,带头重新组织反法联盟。1803 年,法国与英格兰为首的反法联盟再次爆发战争。
  这一次,拿破仑决心攻入大不列颠岛,他原想用计把英格兰海军引到西班牙海岸,而后乘机登陆大不列颠岛。结果弄巧成拙,反被对手把法、西联合舰队堵在西班牙加的斯港内。前几年从尼罗河战役中逃生的维尔纳夫(Villeneuve)此时担任法、西舰队司令,开战之际,他听到拿破仑将派人接替他指挥时,竟在新司令官到来前率法、西舰队逃出加的斯港。港外恭候多时的英格兰舰队立即扑了上去,于是引爆了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一直把特拉法尔加海战作为长期陈设内容,有两个厅专门展示这场海战。二楼那个特拉法尔加海战厅里,有许多战争实物,最著名的是纳尔逊将军的礼服,那是他人生最后一战中穿的军服,上面有要了他命的弹孔。可能是我视力太差吧,贴着玻璃仔细看,也没能看到那个弹孔。这个厅里还有许多关于纳尔逊的油画,最帅的是历史公认的那幅“纳尔逊标准照”。
  尼罗河之战,纳尔逊打败了横扫欧洲的拿破仑,让英格兰上下备受鼓舞,皇室论功行赏,封纳尔逊为尼罗河男爵。于是,纳尔逊在海军医院的朋友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照相” — 给纳尔逊画像的莱缪尔·弗朗西斯·艾勃特(Lemuel Francis Abbott)并不出名,但他 1799 年画的这幅《纳尔逊肖像》,却画出了主人公的神韵。后世只要用到纳尔逊肖像,就一定用这一幅。
  艾勃特的这幅肖像淡化和回避了纳尔逊的残疾,把他画得很帅。纳尔逊 36岁时,在攻击法国科西嘉岛的卡尔维登陆战中,被弹片炸起的碎石打瞎了右眼。3年后,他受命攻击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右臂中弹被迫截肢,他成了“双重残疾”。这幅半身肖像把他的双眼都画得完美无缺,回避了画手,细看右边的袖子是别在胸前的。
  不过,纳尔逊并不因残疾而自卑,相反这些战伤令他更加迷人。他与英格兰驻意大利公使汉密尔顿夫人的火爆恋情轰动朝野。更有意思的是,1940 年丘吉尔下令拍摄由费雯丽、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电影《汉密尔顿夫人》,用这个三角恋的故事进行爱国主义动员,竟然大获成功。
  当然,真正使纳尔逊成为“皇家海军之魂”的是他接下来指挥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英格兰国宝级画家威廉·透纳画的《特拉法尔加战役》,在国家海事博物馆受到特殊礼遇 — 独占一个展厅,黑乎乎的屋子里只挂这一幅画。画的前边拦着一条绳子,旁边摆着三排长椅,观众可以坐在这里静静地欣赏。
  1824 年 透 纳 绘 制 这 幅 巨 作 时,1805 年的那场海战已过去近 20 年,但大师仍然将战争场面表现得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撑满了整个画面的旗舰胜利号浮在海面上,像一个祭坛上的祭品。此刻,有着三层炮位的胜利号已没有什么故事了。故事都发生在旁边正在翻沉的战船和救生船上。宏伟的胜利号与悲惨的法国沉船、救生船构成鲜明对比。一只绝望的手伸出水面,最后的呼喊被压在了海里,英格兰的旗帜掉到海面上。透纳没有表现胜利的喜悦,而是直面战争的悲壮,它是这场战役的主旋律,也是这幅画的主题。恰如当年英格兰海军通信兵回国报告的那样,“我们打了个大胜仗,但是纳尔逊将军战死了”。
  1805 年 10 月 21 日,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法、西联合舰队逃出了英格兰海军包围的港口,纳尔逊率舰队追击,他命令旗舰胜利号打出旗语:“英格兰期待我们,人人尽职尽责。”他自己写好了遗书,穿上佩戴勋章的礼服,登上甲板指挥作战。
  法、西联合舰队有战舰 33 艘,纳尔逊有战舰 27 艘。纳尔逊又一次采用他已熟练掌握的战术 — 抛弃战列线,用迅猛的游击穿插把敌人的战列线拦腰斩断。纳尔逊的舰队一开始便集中火力猛轰维尔纳夫的倍申达利旗舰,开战数小时后,倍申达利旗舰已完全瘫痪,法、西舰队秩序大乱。在激战中,法国勇敢号上的狙击手发现了穿将军礼服的纳尔逊,一枪将他打倒在甲板上。纳尔逊在痛苦中硬撑了三个小时,终于听到了胜利的消息 — 法、西联合舰队有 12 艘被俘,8 艘被摧毁,13 艘逃跑,打死敌人4000 多人,联合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生擒,英格兰舰队几乎没有损失。
  “海权之父” — 美国的马汉(Mahan)先生,曾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概括了这场战争:“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的失败者,并非法国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而是拿破仑;获胜的不单是纳尔逊,而是被挽救的英格兰。”这话说得太有海权意味了,它挑明了以法国为代表的陆上霸权,正败给以英格兰为代表的新兴海上霸权。这一仗,标志着“陆权时代”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海权时代”通过大航海的多种海上纷争,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
展开
目录
序言 大航海是世界的调色板

1.大航海序曲
奥斯曼帝国的东方盛宴
— 《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肖像》贝利尼 1480 年
— 《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宴请外国使节》佚名 1453—1481 年
大航海的启蒙者恩里克
— 《圣文森特祭坛画》贡萨尔韦斯 1460 年
记录西班牙发现美洲的最早画作
— 《航海者的圣母》费尔南德斯 1531—1536 年
哥伦布肖像之谜
— 《哥伦布肖像》塞巴斯蒂亚诺 1519 年
— 《哥伦布肖像》基尔兰达约 约 1520 年
— 《哥伦布肖像》阿尔蒂西莫 约 1556 年
哥伦布与伊莎贝拉的暧昧关系
— 《在国王前面的哥伦布》鲁茨 1843 年
探索欧印通道的葡萄牙航海家
— 《达·伽马肖像》佚名 约 1524 年
— 《达·伽马肖像》丰塞卡 约 1838 年
致敬征服南方海峡的人
— 《麦哲伦,你征服了著名的狭隘的南部海峡》佚名 16 世纪
— 《麦哲伦肖像》佚名 16 世纪
他抢到打开东方之门的钥匙
— 《葡萄牙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肖像》佚名1545 年

2.海权之争
切割地球的罗马教皇
— 《波吉亚公寓》平托瑞丘 1494 年
— 《亚历山大六世肖像》平托瑞丘 15 世纪
英格兰脱离教廷挑战海洋切割
— 《大使》荷尔拜因 1533 年
荷兰“依法”抢劫与《海洋自由论》
— 《格劳秀斯肖像》米雷费尔特 1608 年
英国海上“皇家领地”与《海洋封闭论》
— 《塞尔登肖像》佚名 约 1614 年
— 《塞尔登肖像》莱利 约 17 世纪 40 年代

3.谁来经纬地球
大哲也哭笑不得的世界图景
— 《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在讨论世界》壁画 伯拉蒙特 1477 年
— 《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在讨论世界》油画 伯拉蒙特 1488 年
仰望天空描绘大地的传统
— 《克劳策尔肖像》荷尔拜因 1528 年
— 《用一个直角器导航的寓言:阿维洛斯》委罗内塞 1557 年
锡利群岛海难与经度法案
— 《海军上将肖维尔爵士》达尔 1702—1705 年
钟表匠与皇家学会的较量
— 《哈里森肖像》托马斯·金 1765—1766 年
— 《哈里森肖像》塔萨特 约 1767 年
地图是最时尚的人文背景
— 《军人与微笑的女郎》维美尔 1658 年
— 《读信的蓝衣少妇》维美尔 1663 年
从地球到天球的科学求索
— 《地理学家》维美尔 1668 年
— 《天文学家》维美尔 1668 年
荷兰式爱国的地图情结
— 《画家与画室》维美尔 约 1666 年
— 《手捧水瓶的年轻女子》维美尔 1664—1665 年
世界地图三杰
— 《奥特里乌斯肖像》鲁本斯 1633 年
— 《墨卡托与洪第乌斯肖像》 佚名 1613 年
将地图商品化的布劳家族
— 《约翰·布劳肖像》罗苏姆 1654—1672 年
“四大洲”一体化的“清单”_ 078
— “四大洲”系列凯塞尔 1666 年

4.新海港与新海商
货币兑换店,新兴的“金融服务机构”
— 《货币兑换商和他的妻子》梅齐斯 1514 年
— 《店铺中的金匠,或圣埃利吉乌斯》克里斯图斯1449 年
— 《税吏与他的妻子》雷莫斯维勒 1537 年
汉萨同盟,海上商会的兴起与解体
— 《商人基什》荷尔拜因 1532 年
港口,夏天的港与冬天的集
— 《安特卫普冰冻的斯海尔德河》法兰克 1622 年
— 《海港落日》洛兰 1637 年
香料商,何以成为“米西纳斯”
— 《香料商人》凡·代克 约 1620 年
胡椒,由神药回归调料
— 《火鸡派和万历果盘》克莱兹 1627 年
烟草,来自新大陆的麻醉剂
— 《欢乐的醉汉》莱斯特 1629 年
— 《虚荣》斯滕韦克 1640 年
烟鬼,小酒馆里的烟民百态
— 《酒馆里》布劳威尔 1630 年
— 《吸烟者》布劳威尔 1636 年
烟具,新产业与新品牌
— 《镀金杯、锡壶与烟斗》海达 1635 年
— 《酒具与烟具》拉韦斯泰 约 1664 年
巧克力,一杯喝出幸福感的良药
— 《午餐》布歇 1739 年
— 《早晨巧克力》隆吉 1775—1780 年
东方人,阿姆斯特丹的“老外”
— 《东方人》伦勃朗 1635 年
远航,海上谁寄锦书来
— 《读信的女人》梅特苏 约 1665 年
— 《写信的男人》梅特苏 约 1665 年
呢绒,资本主义的一个窗口
— 《呢绒商同业公会的理事们》伦勃朗 1662 年
黑三角,最野蛮的海上“贸易”
— 《霍金斯肖像》佚名 1581 年
奴隶船,通往地狱的航行
— 《奴隶船》透纳 1840 年
一个在“条约”中萌生的新国家
— 《五月花号签署公约》菲利斯 1899 年

5 .东瓷西来
中国瓷器变身圣杯
— 《东方三贤朝圣》曼特尼亚 1490 年
众神狂欢中的华美“神器”
— 《诸神的宴会》贝利尼 1514 年
西班牙仿瓷,东西方泥巴的历史性互动
— 《煎鸡蛋的妇女》委拉斯凯兹 1618 年
— 《酒神巴库斯》委拉斯凯兹 1628 年
荷兰农民用的“低仿”瓷器
— 《农民的婚礼》勃鲁盖尔 1567 年
德国的高仿产品“斯特瓦尔德陶瓷”
— 《老鸨》维美尔 1656 年
万历瓷,克拉克船的海上瓷路
— 《万历瓷碗、玻璃杯、锡酒壶、橄榄和餐巾》崔克 1645 年
— 《一个锡水壶和两个万历瓷碗》崔克 1649 年
“姜罐”公案的荷兰图解
— 《静物:银执壶和瓷碗》卡夫 约 1656 年
— 《静物:晚明姜罐》卡夫 1669 年
中国的碗与法兰西的花
— 《四个要素和五种感官》林纳德 1627 年
— 《中国碗与花》林纳德 1640 年
改变世界餐具格局的中国瓷器
— 《摩登的午夜聚会》威廉·贺加斯 1732 年
— 《第六男爵鲍彻·莱肖像》乔治·纳普顿 1744年
英式下午茶与中国茶具
— 《野餐》雅姆·蒂索 1876 年

6.列强的海上争夺战
提香为教皇赞颂威土海战
— 《亚历山大六世送主教佩萨罗给圣彼得》乔凡尼、提香 1506—1510 年
威尼斯画家为何歌颂西班牙舰队的胜利
— 《西班牙拯救了宗教》提香 1572—1575 年
— 《勒班陀战役的寓言》委罗内塞 1572 年
— 《勒班陀战役》瓦萨里 1572 年
英国海盗偷袭西印度群岛
— 《德雷克爵士肖像》吉雷茨 1591 年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劳瑟堡 1796 年
— 《伊丽莎白一世与英格兰舰队》高尔 1588 年
英荷第一次战争中决定性大海战
— 《斯赫维宁根之战》贝尔斯特拉滕 约 1653 年
“海上屠夫”德·鲁伊特
— 《皇家亲王号投降》小威尔德 1666 年
— 《德·鲁伊特肖像》波尔 1667 年
“法国海军之父”黎塞留
— 《红衣主教黎塞留立像》尚帕涅 1640 年
— 《红衣主教黎塞留三面像》尚帕涅 1642 年
从皇家号到皇冠号
— 《黎塞留与神父约瑟夫和宠物猫》爱德华 18 世纪
拿破仑金字塔的罪过与失败
— 《金字塔战役》勒琼 1808 年
— 《尼罗河之战》惠特科姆 1816 年
打败了法国舰队,损失了海上英雄
— 《纳尔逊肖像》艾勃特 1799 年
— 《特拉法尔加战役》透纳 1824 年
拿破仑最后的航程
— 《拿破仑·波拿巴在去往普利茅斯的柏勒罗丰号上》伊斯特雷克 1815 年
海难激发出的浪漫主义开山之作
— 《美杜莎之筏》杰里科 1818 年
帆船时代的一曲挽歌
—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透纳 1839 年
维多利亚女王推广的海军服
— 《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温德尔哈特 1846 年

7.寻找北冰洋通道与南方大陆
伊丽莎白致大明皇帝三封信与“西北航道”
— 《伊丽莎白加冕像》佚名 约 1600 年
库克死在寻找“西北航道”的归途
— 《库克船长之死》韦伯 1784 年
— 《桑威奇群岛的酋长》韦伯 1787 年
— 《库克船长之死》佐法尼 约 1795 年
北冰洋通道的噩梦与美梦
— 《雷利的少年时代》米莱 1871 年
— 《西北航道》米莱 1874 年
库克船长寻找南方大陆的秘密使命
— 《库克肖像》佚名 1765 年
— 《库克肖像》丹斯 1775 年
— 《库克肖像》韦伯 1776 年
库克夫人一把火烧掉了最后的秘密
— 《伊丽莎白·库克夫人肖像》亨德森 1830 年
“南方大陆”成为画家的世外桃源
— 《马塔韦湾》霍奇斯 1776 年
— 《复活节岛纪念碑》霍奇斯 1776 年
— 《新西兰库克海峡斯蒂芬斯角的水龙卷》霍奇斯1776 年

8.沾光大航海的科学巨人
圣赫勒拿岛与南天星表
— 《哈雷肖像》穆雷 约 1687 年
站在库克肩上的植物学巨人
— 《班克斯、索兰德和奥麦》帕里 1775—1776 年
— 《班克斯与朋友们谈话》约翰·莫蒂默 1777 年
贝格尔号船长的魔咒
— 《贝格尔号在火地岛》马滕斯 1831—1836 年
达尔文的时间轴
— 《青年达尔文肖像》里士满 1840 年
— 《晚年达尔文肖像》科利尔 1881 年

9.艺术在东方
没有比丝绸更“洛可可”
— 《热尔森画店》华托 1720 年
— 《波兰女人》华托 1717 年
路易十五时代的“中国风”
— 《化妆》布歇 1742 年
— 《中国组画》布歇 1742 年
青花瓷引起的艺术公案
— 《玫瑰与银 : 产瓷国的公主》惠斯勒 1864 年
和服与团扇的诱惑
— 《穿和服的女人》莫奈 1876 年
浮世绘滋养的凡·高
— 《唐吉老爹》凡·高 1887 年
— 《花魁》凡·高 1887 年
— 《江户名所百景之龟户梅园》凡·高  1887 年

10.西儒东来与东儒西去
利玛窦为中国送来世界
— 《利玛窦肖像》游文辉 1610 年
西文东渡的领航员
— 《穿中国服装的金尼阁素描肖像》鲁本斯 1617 年
— 《穿中国服装的金尼阁油画肖像》鲁本斯 1617 年
卫匡国为世界描绘中国
— 《卫匡国肖像》沃蒂尔 约 1655 年
第一位拜见英法国王的中国人
— 《皈依上帝的中国人》内勒 1687 年
— 《托马斯·海德肖像》佚名 约 1687 年
准备去圭亚那种茶叶的中国人康高
— 《在海边阳台乘凉的中国人》德拉华尔 1821 年
乘中国木帆船参加世博会的广东老爷
— 《纽约港湾》塞缪尔·沃 1847 年
— 《女王在世博会开幕式上接见各国使臣》塞鲁斯 19 世纪 50 年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