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物质的匮乏在奥斯汀幼小的心灵中势必会产生一定影响的,幸而她更多的时间是沉浸在文艺的世界中,这多少能够降低贫穷的生活带给她的身心伤害。她在16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出了一本《英格兰史》,而这种写作的冲动是来自对当下教条式的历史课本编写的不满,而希望能有一种更有趣味的历史解读方式。姐姐卡桑德拉还为奥斯汀的《英格兰史》绘制了插图。在这部不算太成熟的历史书编写中,奥斯汀显露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趣味横生的语言天分,这为后来她进行小说创作累积了经验。
女孩的虚荣心只是在她生命中某些闲暇的缝隙中,悄然滋长,偶尔触碰下敏感而高傲的奥斯汀的心。
1798年,她在写给卡桑德拉的信件中不无自我指涉地说:“在世界的这个角落里,还有人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这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唯一的幸福天堂在肯特,那里的人都很有钱。”而这一贫如洗的生活的拥有者,显然是奥斯汀自己,当然也包括她的姐姐。
哥哥爱德华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好运气,得以摆脱贫穷的生活。他被对奥斯汀一家有恩的奈特夫妇相中,希望乔治·奥斯汀能够将爱德华交由奈特夫妇作为他们的继承人来抚养,这意味着爱德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有钱人。
奥斯汀显然对哥哥生活境遇的改变感到高兴,也希望有天能够得到一笔遗产,或者变得有钱。那时候的英国,很多古老的贵族或者有历史的家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亲戚关系,说不定哪个穷困潦倒的小伙子就是某位伯爵的远房亲戚,而如果伯爵又恰好没有子嗣,伯爵死后的遗产显然都会属于这个小伙子。而奥斯汀的家族也算名门,一笔从天而降的遗产还是有希望的。
天真的小奥斯汀在为哥哥爱德华感到欣喜若狂的同时,只稍稍幻想了一下,就马上把注意力转到了哥哥送给她的礼物上。奥斯汀很少收到礼物,当她得到一样新东西的时候,她会比别的女孩子更加欢呼雀跃,毕竟这不是她这样家庭的女孩常常遇到的事情。每次有了买衣服的机会,虽然只能买一件,但是奥斯汀还是高兴地欢呼,并细细挑选,希望能买到一件完美无瑕的衣服,这样的话就能穿很久、很久。女孩子对衣服都会有一种情结吧。成年以后女孩的个性比较成熟了,对衣服的狂热肯定会有所减轻,对衣服的或克制或狂热的态度才会定型。而少女时代,无论以后会有怎样或朴素或奢靡的穿衣经,都一律会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自己穿得很好看的样子。奥斯汀自然也不例外。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看到衣柜中自己的衣服会不高兴,因为里面有一半以上都是她讨厌的,她每次穿上这些衣服都是对着镜子照了又照,但到出门的最后时刻她还是换下了,又穿上之前穿得有些磨损的衣服。她实在羞于穿着它们出去见人,甚至看到那个有些破旧的放衣服的衣柜,都让她感到羞愧脸红。
一定有某些时刻,她穿着并不太合体的旧衣服,出现在某个人家举办的舞会上,甚至被不太友好的人小声嘲笑,这对奥斯汀来说是对自尊心多大的伤害!幸而她心灵手巧,总是和姐姐卡桑德拉一起尝试修改自己的衣服,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式来改,总比不懂时尚的母亲随意缝制的要好。
在成年后的奥斯汀写给卡桑德拉的信件里面,甚至有很多地方也谈到过穿衣打扮的各个方面。尽管很多研究者很不希望伟大的女作家将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反复提及,但对一个女人来说,这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
展开
——简·奥斯汀
★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作家是简·奥斯汀。
——《哈利·波特》作者杰克·罗琳
★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这位大师(莎士比亚)的,无疑就要数简·奥斯汀了,这位女性堪称是英国之骄傲。
——批评家托-巴·麦考莱
★在所有伟大的作家中,她的伟大之处是最最难以捕捉到的。
——弗吉尼亚·伍尔芙
★最喜欢简的小说。意犹未尽地深究了一下她本人的情感经历,于是我“沦陷”了……那些她的小说,我敢说,绝对是她一生情感的寄托。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