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簧斋里的中古文史与北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第一辑
陆云诗中的曹魏遗音
——说《为顾彦先赠妇往返》四首其四的音乐描写
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共有四首,徐陵《玉台新咏》收录之 a,而《文选》卷二五“赠答”类选录了其中二首,题作“为顾彦先赠妇”。李善所作解题说:“《集》亦云为顾彦先,然此二篇,并是妇答,而云赠妇,误也。”所谓《集》,就是指《陆云集》。《隋书》卷三五《经籍志》载:“《晋清河太守陆云集》十二卷,梁十卷,录一卷。”李善所见,或即此本。看来《文选》的题误,由来已久。李善的意见是正确的。这种低级错误的发生,是因为与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二首(见《文选》卷二四)发生了混淆。类似的情况在《文选》中有不少,如陶渊明《饮酒》诗被误题为《杂诗》,与陶渊明的《杂诗》混淆。萧
a(清)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上册,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19—122页。
《选》编纂工作的粗糙可见一斑。其实,陆云的这组诗在东晋时代就已经是驰誉诗坛的名篇了。其一之“我在三川阳,子居五湖阴。山海一何旷,譬彼飞与沉”四句,为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所本:“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二句,为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所本。其二之“悠悠君行迈,茕茕妾独止。山河安可逾?永路隔万里”四句,为陶渊明《赠羊长史》“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所本 a。可见陶渊明对陆云的这组诗是非常欣赏的。后来其中的第二、第四两首进入《文选》和整组诗进入《玉台新咏》,更标志着其诗歌经典地位的确立。刘运好先生所撰《陆士龙文集校注》择善而从,也以《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这一诗题为正。对于这四首诗,刘先生的校勘、注释、赏析与汇评,都非常全面、深刻,能够集文献整理的工夫与诗学审美的精髓于一体,令人钦佩。这里,我仅就此组诗的第四首所反映的音乐史问题加以分析。全诗共20句,其中有10句是对音乐的描写:
a 陶诗化用陆云诗,上举例一和例三,古直已经揭示出来,分别见其《陶靖节诗笺定本》,台湾广文书局1999年版,第71页、第63页。
西城善雅舞,总章饶清弹。鸣簧发丹唇,朱弦绕素腕。轻裾犹电挥,双袂如雾散。华容溢藻幄,哀响入云汉。知音世所希,非君谁能赞?
这10句诗隐含着关于魏晋音乐史的重要文化信息,了解和理解这些信息对于正确解读陆云这首诗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目录
001.“再包一个!”(代序)
第一辑.
003.陆云诗中的曹魏遗音
.....——说《为顾彦先赠妇往返》四首其四的音乐描写
017.弓弦初音与龙马精神:马头琴的前世今生
029.才绝与痴绝:晋人吟咏艺术发微
055.诗乐的交响
.....——重读蔡琰《悲愤诗》二章
073.“曲长朔管如鞭吹”:中国古代的胡笳艺术
第二辑.
089.中古时代的扬雄崇拜
100.中古时代的翟氏家族及其“通家”
109.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安徽省东至县南溪古寨考察记
117.“历山苍苍,菊水泱泱”:对陶渊明与东流之关系
...的历史考察
.....——写在第二届“中国·东至陶公菊花节”后
136.佛教考古大发现述闻
144.关于茂县羌人传统文化遗存的调查报告
152.黄鼙浮浪远,钓屿芜波明
.....——从一首明代的钓鱼岛诗谈起
第三辑.
161.望尽天涯路
166.大中华文库《世说新语》序
172.《世说新语》批语辑稿序
175.马头琴和女儿山
.....——黄奋生教授学行小记
184.“明驼足”与“长征志”
.....——马鹤天和他的《内外蒙古考察日记》
204.和与爱:山中来信
211.海角之思
216.女娲炼石补天处
221.《中古作家年谱辑要》序
224.断臂的维纳斯
227.流水深情
234.力之《昭明文选论考》跋
236.六士新说陶渊明
第四辑
243.崇尚征实,锐意创新
.....——评《六朝文学丛书》
248.古代家族文学研究的力作
.....——评《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
251.神的存在与神的远去
.....——评《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
260.关于人类文学经典的沉思录
.....——评《论经典》
271.文学史家的“会通之义”
.....——评《魏晋经学与诗学》
第五辑
279.痴望的男孩儿
282.回归与创新
295.偷换的流年
299.幸福的我与我的幸福
304.平安夜,圣善夜
317.“悠逸双鱼福接天”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