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乡村建设行动 : 县级场域中的知与行
0.00     定价 ¥ 7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14236200
  • 作      者:
    王立胜
  • 出 版 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以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实践

※站在新起点谋划城乡发展,探索新时代城乡融合经验

※立体审视过去青州发展的优势,为乡村建设提供实践指南

※县域发展一线工作的心得与思考总结,有实践有理论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立胜,哲学硕士,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哲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中共潍坊市委副秘书长,中共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青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潍坊市副市长、山东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喀什地区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喀什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对策奖、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多年在县域发展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的总结,全书分5篇16章,即产业发展篇、环境整治篇、生态改善篇、公共服务篇、文化传承篇;全书对2005年——2010年间青州的发展实践做了回顾,结合当下,全面、立体地审视过去青州发展的优势,系统总结推动青州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治理与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概括提炼了青州县域发展的主要经验,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大背景,从哲学层面总结了一套方法论的具体实践和运用的现场记录,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和见解,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工业发展的主体,是招商引资的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家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以下是我对企业和企业家提的几点希望和要求,主要是强化几种意识。

一是强化机遇意识。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在流动着,只要流动就有机遇。意识不到这一点,企业就很难有所发展、有大发展,因为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就是盘活、利用这些要素和资源的过程。只有具有强烈机遇意识的企业家,才能发现机遇、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振兴工业已经下了最大的决心,将工业振兴列为青州市四大工作重点之首,并且出台了若干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对环境治理的决心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一个重大机遇,就看企业家们怎样把握和利用。

二是强化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有能力的表现,正视问题是有勇气的表现,解决问题是有水平的表现。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什么企业,问题都客观存在、永远存在。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企业才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发展之魂。企业家要强化创新意识,理念要创新、思路要创新、机制要创新、管理要创新,就是办一件具体的事情也要创新,否则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创新的举动来源于不断学习,因为不学习就很难跟上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就谈不上创新。企业家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自觉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提高创新的本领。

四是强化人才意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最好的企业家不一定拥有最好的员工,但他能将每个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树立“大人才”观念,树立改革改制无止境的观念,通过改革改制激发和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要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关键是要有适合他的岗位,这是第一追求。企业家要有创新意识,要能够管理,关键是管理,让大家都发挥积极性。要有识才之眼、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胆,真正盘活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

五是强化责任意识。从本质上说,人就是责任的载体,作为企业家,比普通人占有更多的公共资源,理应比普通人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定是一个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成熟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长不大、做不强的。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之源。聪明的企业家会随着财富的增加注意与其他利益群体的良性沟通和互动,从行业发展、生态环境、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把个人富裕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让企业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商求利,大商谋道;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企业家必须承担更高的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自然环境、消费者、股东、员工等有一种整体的考虑和持续的责任感。市里出台优惠政策,各部门、各单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应珍惜机遇,乘势而上,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更多地回报社会,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永葆生命力的根本。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尽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各企业一定要树立靠诚信求发展的理念,自觉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纳税,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企业支持政府的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以及服务社会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要善待职工,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按时发放工资,按规定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打造团队精神,推动企业发展。


展开
目录

产业发展篇

第一章 振兴工业 

第二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三章 加快提升服务业 

第四章 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第五章 切实做好改革、对外开放工作

环境整治篇

第六章 推进城市建设 

第七章 加强农村社会公共管理 

第八章 打造最优软环境 

生态改善篇

第九章 推进生态名市建设 

第十章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公共服务篇

第十一章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十二章 扎实做好民生工作 

第十三章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文化传承篇

第十四章 做好文化宣传工作 

第十五章 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十六章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