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乡贤记忆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214153067
  • 作      者:
    沈成嵩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3
收藏
内容介绍
  《乡贤记忆》是由一组组乡间人物的故事组成,他们中有蚕娘、渔夫、牛倌,有说书先生、田园诗人、私塾先生、农村教师,有县委书记、乡镇企业家、战斗英雄,有小媳妇儿、老祖母、庄稼汉,把江南地区的乡间贤人描摹得活灵活现。
展开
精彩书摘
  《乡愁乡韵系列:乡贤记忆》:
  俗话说,世上三样苦,开船、打铁、磨豆腐。我认识一位开班船的老板娘巧娥。
  巧娥开的是夜班船,俗称“两头红”,当红日西下时,从乡镇起航,搭载客人和货物,经过夜航,于次日红日东升时到达县城。客人在床上舒舒服服睡一觉,等于住了一宿“水上旅馆”,就能进城办事,夜晚,再搭“夜班”返回。
  这夜班船原先是巧娥的丈夫经营的,谁知这个赌鬼,将货款卷逃还了赌债,不知逃到哪里去了。没办法,巧娥请了“铺保”,挨家挨户上门求情,打了欠条,按了手印,决定“夫债妻还”,接手了“开夜班”的业务。
  巧娥的夜班进城后,按照乡镇商贩的要求,跑县城的酱园、槽坊、南北货店、布店、山地货行、瓷器店、茶叶店、花席店、五金五洋店,将乡间要进的货一一打理,交给搬运的“脚班”,在太阳下山前送到船上,送进货仓,第二天早晨到乡镇后,再送给各家各户……做这项交易,是十分辛苦的,费心、费力、费精神,一个班次来回,巧娥一夜只能睡半夜觉,得到些辛苦钱,大部分用来还债。
  巧娥为人和善,见到客人总是一脸笑,一双黑溜溜的眼睛,一笑两个“酒塘”,乡里人都叫她“黑牡丹”。
  开班船,巧娥既是老板,又是伙计。撑篙、摇橹、背纤、扯蓬、落帆、抛锚,搭跳板,什么苦活、重活,一点儿也不比伙计少干。白天人们见到她,总是脚步匆匆、心事重重。她管的账目,上家和下家,都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从来都不错一笔账,不误一件事。
  解放前夕,我在县城读中学,每逢周末就坐夜班船回小镇度假,第二天晚上原船返回。
  巧娥家的木船被桐油罩得黄澄澄的,能装20吨。它吃水浅,船底阔而平。除了船头露天,其余分做头舱、中舱和后舵三部分。
  头舱和中舱中间铺了木板,上面睡客,下面载货。后舱是船家摇橹的地方,左右各有一把橹,每把橹有两个人服侍,一个摇橹柄,一个“吊帮”,这就是“双浆双橹”的“快班船”了。后舱下面,既是巧娥的卧室,又是船上的小厨房。
  在夜班船上过夜,是温馨的事。
  客人初上船,巧娥就客气地给每人送上一杯大麦茶,还有瓜子、花生、蚕豆等等的小吃。船舱里有栀灯,愿下棋的,可以下棋,其余的客人就聚在一起讲故事。
  船上讲故事,大多和水有关,但不管怎么讲,不能犯船家的忌,“倒茶”只能说“上茶”,“盛饭”只能说“装饭”,“翻身“只好讲“转身”,要避开“翻”、“沉”、“撞”这些不吉利的话。
  故事开头总离不开“精”,鲤鱼精、黑鱼精、河蚌精、虾子精、白蛇精……说着说着就说到“鬼”了。
  这“鬼故事”是越讲越怕人,越是怕人还越是要听,特别是小孩子最想听也最怕听“淹死鬼”的故事,故事越讲越慢,孩子们急着问,“后来呢”、“后来呢”……再后来就是鼾声一片……
  这巧娥的船上真的“闹”起“鬼”来了。中舱的后面有个小舱,本来是为了照顾带家眷的旅客的,有钱的老伴也能享受小舱的待遇,现在据说有“鬼”,没人敢住了,大家都挤到大舱来。
  可是我们家的账房先生偏是个“不怕鬼”的汉子,他自告奋勇一个入睡小舱,第二天醒来说“一点没事”。
  有次坐夜班船进城,我也壮胆要和他一起住小舱,他吓唬我,“你不怕鬼?”我说,“你不怕我就不怕。”
  半夜,我在被子中好像轻轻听到一下铃响,碰一下,竟是只滑溜溜、软绵绵的小腿,脚上好像戴了银镯,我一吓,假装睡得死死的,打起了呼噜。吓得发抖的魂魄在“心口塘”里飞进飞出,一夜汗毛紧竖,浑身惊汗湿透。
  第二天早上,看见巧娥正抱着孩子喂奶,小家伙的脚踝上系有银镯。
  巧娥放下小孩,从锅里端出两碗油煎鸡蛋,笑着将一碗端给了账房先生,一碗给了我。我也笑着,心里想:“呵,原来是你在闹鬼啊。”
  ……
展开
目录
牛倌
秧师
“塘灰官”
菜农渔夫
蚕娘
船娘
茶婆婆
补碗匠
擦背大师
挑水佬
乡邮员
“洋龙鬼子”
“老来青”
“老树桩”
茅匠
土地公公
小呆子打铁
私塾先生
故事大王
说书先生
乡村编剧
放水员
网上飞的人
刻纸大师
长荡湖上鹅司令
弹棉花佬
卖豆腐花佬
阉猪佬
农民科学家
巧姑
小红妈
乡村教师的楷模
为农民画灵魂的高手
一位老妈妈七十年的思儿梦
“开一天”饭店的国家一级厨师
“识宝回子”
……
后记:弘扬乡贤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