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走近八闽瑰宝
0.00     定价 ¥ 52.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55023609
  • 出 版 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精彩书摘
  《走近八闽瑰宝》:
  你好,武夷山
  张建光
  1999年12月1日当地时间10时,摩洛哥西部古城马拉喀什市国际会议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全委会正在举行,表决通过申报国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议程马上开始。会场内21个主席团成员围着圆桌正襟危坐,列席的数十个申报国代表焦躁不安,他们身后千里万里以外的各国申报地的人们更是翘首盼望。
  这是一个世纪性的等待,真可谓“千年等一回”。
  “如果不成功,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武夷山指挥部一班人可以跳大王峰了。”
  1998年6月的一天,一份由国家建设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外交部联合署名的文件送到了国务院总理们的案头。从6月17日至2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温家宝很快做出圈阅,最后由时任总理朱镕基圈阅同意并加盖方章。至此,中国政府郑重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书面表示,推荐武夷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套厚厚的中英文申报文本随之送达联合国。
  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后,遗产地可以得到资金技术上的帮助,极大地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受到国际社会的保护,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不能成为军事进攻的目标。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地数量当时在全世界排名第4位,这与文明发祥、锦绣山川的古老国度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世界遗产在福建省是个空白,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对福建省、对闽北有着重要意义,但最大受益者是武夷山自己。在此之前,经过历届班子努力,武夷山已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家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称号,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飞机腾飞,铁路开通,名声鹊起,特别是1998年成功地摘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桂冠,让武夷山崛起在望。如果说这表明武夷山已跻身于全国名山大川之列,那么申报世界遗产就意味着武夷山走向世界,真正实现“武夷山属于世界,全人类共有同享”的境界。
  这是20世纪赋予武夷山的最大、最难得的一次机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武夷山人不会辜负历史和时代。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了形势,冷静地看到申报所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时间紧——从向联合国递交文本到实地验收仅8个月;面积大——申报总面积为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申报的遗产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协调难——申报区域中省管的单位有数十个,还有4个区、4个乡镇(场)、10多个村;资金缺——需投入的资金在亿元以上,申报伊始,仅有省政府承诺支持的650万元。“万一不成功,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正如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省长办公会上所言,‘·如果不成功,我们武夷山指挥部一班人可以跳大王峰了。”申报世界遗产是国务院直接给武夷山人下达的任务,省里、南平市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此时的武夷山是前有艰难险阻,后无退路,别无选择。全市紧急动员起来,成立了申报“世遗”工作委员会,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指挥部,5套班子成员几乎全部投入申报工作中。一时间,“世遗”成了全市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真正成为武夷山天字第一号大事。全市申报世界遗产的誓师大会如期举行,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提出了“举全市之力,作世纪一搏”的目标。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大战就在这略有几分悲壮的气氛中拉开了攻坚帷幕。
  “必须用科学的、美学的语言,同时符合国际惯例的思维形式来表述武夷山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价值。”
  世界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其价值具有真实性和唯一性,即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是人类公认的最优秀的物质遗存。武夷山的景观人文哪些最能展示世界遗产性的价值呢9
  ——“碧水丹山,珍木灵草”。那位中国文学史上一人独占两个成语风采的江郎,用生花妙笔如此赞来。“千崖竞秀、万壑争流”则是闽中南朝享有盛名的顾野王所誉。“三代之下孔子”的朱熹将武夷山的风景名胜概括为“峰峦岩壑,秀拔奇伟,清溪九曲,流出其间”。后人更以“奇秀甲于东南”称之。
  ——典型的丹霞地貌。晚古生代到中三叠纪,在西部以岩浆岩和火山岩构成的以黄岗山为主干的崇山峻岭,海拔在千米以上高峰112座,在东部断陷盆地中沉积厚达2000余米的白素系紫红色砂岩、沙砾岩,形成风光秀丽的九曲溪和碧水丹山的景区36峰。由于地质构造、流水侵蚀、风化剥蚀、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使武夷山成为同类地貌中山体最秀、类型最多、景观最集中、山水结合最好、视域景观最佳、可人性最强的景区。
  ——“鸟类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物种资源极为丰富,有些野生动物还是武夷山所独有。从20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学者就进入武夷山采集标本,生物界若不懂武夷山挂墩的将被视为无知,保护区内还有当年外国学者传教的教堂。武夷山的模式标本大量保存在伦敦、纽约、柏林、夏威夷等地的著名博物馆内。1987年加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4000多年的独特人文景观。百越族后裔古越族生活遗迹;闽越国的历史风云;朱子理学的形成和兴盛;冲佑观145位任过提举主管的当时著名的官员、学者、文人;碧水丹山问自唐以来遗留的440处古摩崖石刻;从元代创立御茶园开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古汉城的王城、宋代古街、清代民居,“五宜五不宜”的武夷山建筑风格,都反映了历史上已消逝和还在影响人类的文明,具有世界性的特殊普遍意义。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山水
你好,武夷山/张建光
飞跃中的湄洲岛/何少川
海上环游鼓浪屿/章武
感受福鼎山海/何少川
闽西有山日冠豸/黄文山
文化名山九日山/唐颐
金湖是我师/章武
坛坛罐罐满山涧/张茜
亲水天堂的前世今生/方友德

第二辑
古迹
解码万寿岩/景艳
五千年前的那颗太阳/沉洲
辉耀武夷的朱子文化/马照南
武夷茶路情连世界/南强
罗星塔·中国塔/章武
站在木兰陂前/林思翔
长门炮台与壶江岛/施晓宇
走读定海古城/石华鹏
泉州天后宫散记/吴建华
千年古港再续华章/何少川
站在“海丝”起点上/林思翔
沿八卦沟走一走/杨少衡
三树菩提/陈慧瑛

第三辑
建筑
大地上的华美乐章/黄文山
田螺坑的土楼神话/张冬青
永定土楼: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许怀中
古卷沧桑诉风流/哈雷
编木为虹再圆廊桥新梦/景艳
国保廊桥“百千万”/林爱枝
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楚欣
蔡氏古民居与数学思维/蔡天初
我心驰神往的“闽南红”/哈雷

第四辑
技艺
漳州布袋木偶与徐竹初/陈济谋
一缕悬丝系千年/李建民
木偶·跨越千年的传奇/戴冠青
探访连城绝活的传人/马卡丹
古城寻韵/刘志峰
横抱琵琶声声慢/黄锦萍
福船的隔舱之密/缪华
造船业双雄/尚昱
鲤城小巷故事多/黄种生
“妆糕人”传承在洛江/何少川
意匠生新千年焕彩/黄文山
闽都传统手工技艺/沉州
漳浦剪纸如是观/朱谷忠
传承与创新中的柘荣剪纸/唐颐
火凤凰——平和克拉克瓷涅椠记/李建成
千年丰场戏与板凳龙/黄锦萍
梦里清歌萦东山/朱谷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