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临床综合医学研究
0.00     定价 ¥ 55.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57876111
  • 作      者:
    刘广明,邵汝标,李聪
  • 出 版 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精彩书摘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由于细菌直接侵入中耳引起的中耳黏膜及骨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改变。病变范围包括咽鼓管、鼓室,并可延及乳突气房,致成急性乳突炎。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邻近结构鼻、鼻窦、腺样体、扁桃体炎症或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婴幼儿抵抗力低,中耳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喂奶姿势不当等,是易患中耳感染的因素及诱因;在不清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擤鼻、咽鼓管吹张、鼻腔冲洗及鼻咽部填塞时,致病菌可循咽鼓管侵犯中耳,鼓膜创伤致细菌经外耳道进入鼓室;或血行感染亦可引发本病。致病菌常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比例下降,而金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增加,幼儿则以嗜血流感杆菌更为多见,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也可致之,感染主要通过三种途径:①咽鼓管途径:最常见;②外耳道鼓膜途径: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创伤,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③血行感染:极少见。
  一、临床表现
  根据病理变化进展,本病病程可分为感染期、化脓期、融合期或并发症期和消退期。
  1.感染期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咽鼓管、鼓室和乳突黏膜及骨膜充血肿胀,中耳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致鼓室内液体增加,压力升高,鼓膜膨隆。
  临床表现开始为耳塞,迅速进展为耳痛,小儿多有发热,烦躁不安哭闹等,患耳听力减退、耳鸣。检查可见鼓膜边缘、锤骨柄充血及光锥标志消失,随鼓室内压力增加,鼓膜膨隆,听力呈传导性耳聋。
  2.化脓期病变进展,鼓室内压力继续增加,使鼓膜毛细血管受压,造成局部贫血及小静脉血栓形成,鼓室内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坏死,大量积脓,鼓膜终致穿孔,脓液经穿孔排出。临床表现于鼓膜临近穿孔前呈现耳内剧烈跳痛,一旦穿孔耳内出现流脓,疼痛减轻,体温下降,听力可有好转。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多量粘脓分泌物,鼓膜穿孔常位于紧张部前下方,多为针尖大小,或由于穿孔处黏膜肿胀,而仅表现为一搏动性小亮点、鼓膜仍红肿增厚。X线检查,乳突气房由于黏膜充血、水肿、积脓,呈云雾状模糊,但无骨质破坏现象。
  3.融合期或并发症期化脓病变由鼓室波及乳突全部气房,由于黏膜肿胀及黏稠分泌物积存,可致鼓窦入口完全阻塞,妨碍乳突充分引流,乳突气房内充满水肿、肉芽性黏膜及脓性分泌物,而致压力增加,使气房骨骼及周围骨板渐被吸收,形成融合性乳突炎,并可向周围扩展引起并发症。
  临床表现于耳流脓后症状无缓解,或缓解后发热及耳痛又复加重,小儿可伴高热惊厥,或全身中毒症状,精神食欲欠佳等。检查可见耳后鼓窦区乳突皮质有压痛或肿胀,外耳道后上壁塌陷,鼓膜表现与前述相同,或由于外耳道后上壁下塌及松弛部高度红肿膨隆,而影响全部鼓膜观察,耳道内常有多量脓性分泌物,有并发症发生时,可表现有骨膜下脓肿、面瘫、眩晕、脓毒血症及脑膜炎等。X线片或CT示乳突气房模糊,气房间隔不清或消失,呈现骨质融合破坏。
  4.消退期经适当治疗或鼓膜穿孔引流,急性感染病变逐渐消退,分泌物迅速减少,黏膜充血肿胀逐渐消退,鼓膜小穿孔可自行愈合,不遗留瘢痕,或形成萎缩瘢痕,成为鼓膜薄弱处,此期患者体温已趋正常,耳痛渐消失,流脓停止,听力渐恢复。鼓膜检查充血减轻至消失,正常标志恢复,小穿孔愈合后多不遗留听力障碍。
  二、常规检查
  1.卡他期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2.化脓期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辨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
  3.穿孔期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4.恢复期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三、诊断常规
  (一)诊断要点
  主要症状为耳痛、耳漏和听力减退,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因此,要详细检查鼓膜,以明确诊断。临床症状及检查所见随病理改变而不同。
  (二)鉴别诊断
  1.外耳道炎、疖肿主要表现为耳内疼痛、耳郭牵拉痛、外耳道口及耳道内肿胀,晚期局限成疖肿。
  2.急性鼓膜炎大多并发于流感及耳带状疱疹,耳痛剧烈,无耳漏,听力下降不明显。检查见鼓膜充血形成大疱。
  四、治疗常规
  1.全身治疗着重于抗感染治疗,一经诊断,立即开始全身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若已流脓,应做耳内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用药量及用药时间应充足,流脓停止不能作为停药指征,用药期应在2周左右或流脓停止后5~7日,其他治疗包括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对症给予止痛药及退热药。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耳鼻咽喉疾病
第一章 耳部疾病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二节 先天性聋
第三节 内耳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 鼻部疾病
第一节 鼻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鼻出血
第三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
第三章 咽科疾病
第一节 慢性咽炎
第二节 急性扁桃体炎
第三节 咽部溃疡
第四章 喉部疾病
第一节 喉外伤
第二节 喉内部伤
第三节 急性喉炎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第三节 病毒性肺炎
第四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五节 肺脓肿
第二章 气流阻塞性肺疾病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
第二节 支气管扩张症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第四节 肺不张
第三章 肺源性心脏病
第一节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四章 其他肺部疾病
第一节 呼吸衰竭
第二节 自发性气胸
第三节 结节病
第四节 尘肺
第五节 肺结核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
第一节 营养不良与呼吸系统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营养支持

第三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 胃部疾病
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二节 急性肠梗阻
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
第二章 肠道疾病
第一节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
第二节 结肠癌
第三节 直肠癌

第四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泌尿系结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肾及输尿管结石
第三节 膀胱结石
第四节 尿道结石
第二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
第一节 肾肿瘤
第二节 膀胱肿瘤
第三节 前列腺癌
第四节 睾丸肿瘤
第三章 肾上腺外科
第一节 皮质醇增多症
第二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癌
第四节 肾上腺囊肿
第四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