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选(2018年度卷)
0.00     定价 ¥ 9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68920025
  • 作      者:
    管洪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全面收集了2018年重报集团所有获奖优秀新闻作品,集结了该年度新闻业务重要成果,反映了重报集团冲击中国新闻奖过程中各报刊网所作出的努力,既是对新闻工作年度业绩的一次大检阅,同时也是冲击中国新闻奖的一次实战演习,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新闻业务培训的实务教科书。
展开
精彩书摘
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
——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
重庆日报记者(集体)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渝中古诗探秘
“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一首清代诗人何明礼的《重庆府》,生动地描述了渝中半岛的繁华盛景。
渝中半岛,两江环抱,远在周朝时期,即为巴国国都。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半岛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留下过众多文人雅土的足迹。
“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系列报道的第一站自然便从这里开始。
渝中古诗知多少
众多诗作谁开篇
此次采访界定的“古诗”是指辛亥革命以前创作的反映重庆的诗歌。那么,描写渝中半岛的古诗有多少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真正梳理清楚以渝中为题材的古诗数量是个难题。
主编过《重庆通史》的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巴县历代诗歌选注》主编之一林永蔚、主编过《历代巴渝古诗选注》的巴渝文化研究专家熊笃都表示,目前没有确切的描写渝中半岛古诗的数量统计。记者发现,目前也没有一本专门集纳渝中古诗的专著。
通过采访收集,记者也只掌握了几十首反映渝中的古诗。为什么现在收集到的吟诵渝中的古诗不多?
专家认为,一是文字记载的关于古代巴渝文化的史料并不多;二是古代巴渝几经战乱,尤其是张献忠攻破重庆古城后,很多史料散佚:三是明清以前,文人墨客多是从水路路过渝中,在此少有停留。
“时至明清,大量移民进入巴渝地区,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繁荣,本土与寓居重庆的文化名流,共同推进了重庆的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这才出现了一个高潮。”周勇介绍。
追根溯源,能否确定描写母城的第一首诗歌究竟是哪一篇呢?
“根据我研究的史料表明,李白是有明确记载的吟咏渝中的第一位诗人,《峨眉山月歌》是吟咏渝中的第一首诗。”周勇表示,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有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里所提到的“渝州”,即今天重庆主城的渝中区。这首诗是李白写于唐开元年间出蜀途中。在此之前是否还有描写渝中的诗歌?周勇称,他暂未发现。
对此,也有学者认为,现在还无法证明唐代以前没有文人写过渝中.李白是否为吟咏渝中第一人,尚需进一步考证。
唐代之后,陆续有文人在诗作中开始提及今天的渝中区,北宋的苏轼、南宋的范成大等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关于渝中的诗作。
“老人歌”中显文脉
洪崖洞里诗作丰
“重庆历史上四次大规模的筑城都在渝中半岛。”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袁东山介绍,其中,南宋重庆知府彭大雅为抗击元兵,组织军民弃泥墙改用砖石砌墙,并扩大了重庆城的规模,延伸到了通远门、临江门一带,重庆母城格局就此形成。
如何了解当年筑城的情景呢?元代著名文学家袁桷的一首《渝州老人歌》就反映了这段历史。
林永蔚介绍,诗中“小儿舞槊红离离,大儿挽车上栈迟。渴饮古涧之层冰,暮宿古松之危枝。渝江之水人马瞬息渡,排石列栅犹支持”等数句,描写了当时军民修筑城池的情景。
“对于修筑重庆城,史料中曾有记载,但以诗歌来反映的却不多见.袁桷的这首诗具有弥补史料不足的意义。”林永蔚说。
古诗中对渝中半岛关注较多的地方是哪里?据记者调查,洪崖洞要算一个。
明代洪崖洞地僻人稀,一派田园风光,城内数条小溪交汇于此,沿崖而下,构成“浓翠滴空蒙”的佳景,有苏轼、任仲仪、黄庭坚题刻数篇。“洪崖滴翠”在明代就被列为“渝城八景”之一,不少诗人在此留下佳作。
清代四川川东道张九镒诗云:“手拍洪崖肩,洞壑认仙踪。”奉节知县姜会照赞叹:“自是仙崖张画景,岚光一片袅清风。”曾修订“巴渝十二景”的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更有诗作传世:“洪崖肩许拍,古洞象难求。携得一樽酒,来看五色浮。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阳里,波光点石头。”
如今这里已被建成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以颇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成为渝中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金碧不知何处去
“第一山”中觅余香
重庆古城的最高处在哪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说是金碧山.有诗为证。
金碧山在何处?据考证,就在今天新华路、人民公园一带。金碧山上原有座寺庙叫“崇因寺”。此寺建于北宋,山门外有一座石牌坊,上书“第一山”三个大字。王尔鉴曾作诗云:“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
在“巴渝十二景”中,排名首位的就是“金碧流香”。王尔鉴曾著文称,金碧山上,“每轻风徐过,馥馥然袭袂香流,寻之并无花木,岂心清闻妙香耶?”
既然没有花木哪里来的妙香呢?这飘了几百年的“香”究竟从何而来?
有趣的是,王尔鉴、周开丰、姜会照三位清代诗人各自以《金碧流香》为题,用诗歌写出了心中的答案。
王尔鉴在诗中写道:“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意思是金碧山的香味是从月宫里飘来的。
周开丰觉得:
展开
目录
上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绝壁上的“天路”(存目)
百姓故事(存目)
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
用“红船精神”凝聚力争上游的力量
中篇:年度优秀新闻奖获奖作品
2018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年度优秀新闻作品
总书记提到的这些“重庆宝贝”已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存目)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性斗争性(存目)
重庆一副县长与干部儿子的微信聊天记录,在网上传开了……
看效果·数说 五组数据了解一下山清水秀的重庆(存目)
凝视过5000具尸体,从死亡出发去理解生
拐走主人儿子当亲生养了26年保姆赎罪
“重庆脊梁”系列报道
“重庆都市民宿调查”系列报道
重庆经济发展的“加减乘除”系列报道
约否?“智博会”即将开启,这封山水邀请函请收下(存目)
下篇:月度优秀新闻奖获奖作品
2018年1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摔跤吧!校长
一位护林员的芳华30年
等了43年,渝贵铁路将大两南接入全国高铁网
山城!三城!一条铁路带来的三城汇聚(存目)
我是渝商当自强(存目)
朱明跃是如何变成猪八戒的
跪着手术!他们以最庄重的姿势确保一个生命的成功诞生
智能化助力产业升级大数据连接产业与城市
文山会海磨去了田坎干部的本色——璧山、合川基层干部工作状态调查
2018年2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今年回来方便,车子能开拢屋”
风雨交加的夜晚我跟蒋教授爬上34米高的风力发电机
“雁归大巴山”系列报道
“新春走基层·零点的重庆”系列报道
民警被刺牺牲后续:他救过的孩子找了他20年,如今也是一名警察
女列车长的“一眼千里”:每次奔袭1600公里与丈夫相聚两分钟
为了一个承诺,他寻找了60多年
正在消失的厨房:在线订餐一年用户近3亿
抗癌厨房里的百味人生
2018年3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春夏秋冬》 一段改革开放历史的无声证言
富豪建别墅送乡亲背后:揭秘北大猪肉王子的官湖村计划(存目)
汶川地震10年功勋搜救犬的黄昏
坎坷寻父75年“爸爸,我来红岩村看您了”
“马”上赚钱2018重马谁在赢利谁在花钱?
丢了睡眠的人
寻找重庆下一只“独角兽”
“今天我当班”系列报道
2018年4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中国首枚民营火箭含有重庆元素有望6月首飞
“山城”牌手表获德国天文台认证
大国工匠的惊世之作江海筑虹的大桥之梦——近3()00重庆人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
坚守 为了那一份责任——一家人和一座烈士墓的故事
这群重庆人攻克核心技术确保海底隧道120年不开裂
“网红重庆炼成记”系列报道(存目)
重庆88岁退休校长24年拾荒助学 “拾荒校长”吴定富入选“中国好人榜”
重庆两次突袭抓捕547人,谜底来了
重庆八中女副校长开车撞伤4人肇事者现身与重伤者家属见面
2018年5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江北取缔38艘非法餐饮船让一江碧水向东流
520特别策划:行千里,致广大,我爱重庆!(存目)
子女住新房父母独居危房?不准!否则巫溪县公检法要请你“喝茶”
寻光
后来的我们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特别报道
“麻花行动”:“陈昌银”快刀斩乱“麻”
重庆火了 网红地商标频遭外地人抢注
“严书记落马事件”系列报道
重庆人才工作亟待弥补几大“短板”
2018年6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重庆首例涉外器官捐献成功实施——他的生命在5个中国人身上得到延续
106公里河道上竟有30多个采砂场开州东河非法采砂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遭
到严重破坏
近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为何从这里踏上革命之路
沙漠里父与子:两名老种树人不一样的“父亲节”
救救我,老婆狂买保健品要拿扁担挑上楼
“渝中区旅游调查”系列报道
广告称“第一” 白乐天火锅被立案调查
“庆祝改革开放40年·资本市场篇”系列报道
“一场38年的等待”系列报道
工棚里的世界杯
2018年7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南中村改革再启程
看巫山如何变“金山银山”
乌拉世界杯系列H5(存目)
秀山锰矿电解液泄漏 “黑水”流人农田灌溉渠
40度高温,绑在摩托车上的八旬老人两个残疾孩子在等他
水电站收购骗局背后的孪生公文
“聚集重庆老品牌复出”系列报道
“如何将重庆人留在重庆避暑”系列报道
长江、嘉陵江、涪江洪峰过境重庆(存目)
2018年9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获奖作品
巨型稻在重庆首次试种成功
重庆探索建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
司法重整让重庆钢铁淬火新生
释放创新活力要摒弃以“帽”取人
“孙工厂寻亲记”系列专题报道(存目)
国内首次!法院跨省追飞机,慢新闻记者独家全程直击
民营医院易“生病”“病灶”在哪?
“重庆电商生死蝶变”系列报道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听他们的声音——小蓝莓专访外国驻渝总领事系列访谈(存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