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罗马:一个帝国的故事 一部对罗马历史的热情阐述
0.00     定价 ¥ 62.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05754010
  • 作      者:
    [英]格雷格·伍尔夫
  • 译      者:
    王班班
  • 出 版 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专业学者写就的单卷本罗马史。

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


展开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格雷格·伍尔夫(Greg Woolf),英国古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专门研究铁器时代晚期和罗马帝国。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古代史罗纳德·J. 梅勒讲席教授。此前,他曾在伦敦大学、莱斯特大学、牛津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任教。先后当选伦敦古物研究学会会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著、编多部著作,如《古代世界的文化与权力》(Literacy and power in ancient world)、《蛮族的故事》(Tales of the barbarians)、《古代城市的生与死》(The life and death of ancient cities: a natural history)。

译者简介

王班班,德国海德堡大学“物质文本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古代史与碑铭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希腊碑铭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君主制的回归

在有皇帝前,罗马就有了一个帝国。本书的前一半已经讲述了它如何诞生的故事。一座与其他城市竞争的城市,先是奋力控制意大利,再是西方,最后是整个地中海盆地及更多地方。或者一如罗马人自己更常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民族赢得了对人居世界其他民族的领导权(imperium,arche, hegemonia)。罗马人将其想成一个集体之功:元老院与人民,罗马及其盟友,城邦的人与神协力成功。直到最后阶段,个人领袖们才从西庇阿、法比、梅泰利、埃米里·保利及其他大家族中涌现出来。苏拉、庞培以及恺撒的当权,从事后来看,似乎就是君主制的征兆。 大将军们提供了帝国急需的资源与政策协调。皇帝们在这件事上做得更好,而且他们还带来了和平。在公元2世纪初(亚克兴战后约一个半世纪)写作的元老阶层史学家塔西佗,讽刺地把共和政府表现为在罗马君主制的宏大叙述中的一段短暂偏离。但无论是他还是他同时代的其他元老们,都没有实际反对诸恺撒统治的迹象。皇帝业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必要一环。

本章讲述罗马人是如何不再担忧,并开始热爱他们的新王的,即使这些新王从来未能让罗马人以“王”的名义称呼他们。这一权变对身居罗马城的罗马人最为关键。希腊人乐于使用basileus(王)一词,埃及人把他们当作pharaoh(法老),各地的外省人都把家姓“恺撒”以及元老院于公元前27年授予屋大维的特别头衔“奥古斯都”作为君主的同义词。第一个皇帝明白,不宜进行公开革命,但帝国最初的三个世纪中,君主制逐渐从暗处来到明面。我们仍将早期帝国称为元首制时期,因为皇帝们在此期间仍使用princeps(元首)之称。不过,君主制的所有要素从一开始就已完备,这点已成共识。这些要素包括:宠臣、顾问、秘书与卿相组成的核心圈;宫廷密谋(因为决策皆出宫中);中央对信息的集中与对资源的掌控;以宫廷为中心的恩庇关系网;世袭继承原则(尽管这一原则在一段时间后方得认可)。

一如所有君主政体,罗马帝政的历史也是一部宫廷争权夺势的历史、一部代际冲突的历史、一部性与政治纠缠冲突的历史、一部实际上的与疑似中的密谋的历史,但也是一部稳定性非凡的历史。虽说“皇帝不崩于榻”(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大体不差,但对许多皇帝个人的谋杀似乎也确实鲜少撼动体系本身。正是因此,本章的大量篇幅都关涉这发展中的制度,而非身居宝座之上那些着实多彩有趣的人物。本章的叙述和第13章有所交叠,那里将考察帝国的外在层面,尤其是战争与外交。那段故事将是谨慎稳固统治和有限前进扩张的两个世纪,而随后3世纪的危机全然出乎皇帝们的意料,帝国经过一世代还多的时间才从中恢复。帝国在来自欧洲北方的入侵与和重整旗鼓又怀攻略之心的波斯帝国的战争带来的双重压力中几近崩溃。而幸存下来的事实上已是一个新的帝国。它的故事将在第15和第17章中讲述。不过,凡此种种转型期间,皇帝其人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从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皇帝开始当然是合适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