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绪 论 1
章 转型与抉择 1
节 中国书法美学现代转型的筚路蓝缕 1
第二节 现代书法艺术的路径转换与美学重构 8
第三节 书法美学现代性的三重变奏 15
第四节 “卢辅圣难题”与中国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抉择 31
第二章 以启蒙为名 39
节 “学院派”书法的形式美学启蒙 39
第二节 邱振中与中国书法现代性的两副面孔 48
第三节 中国书法文化生态的反思与重构 63
第三章 结构与重构 80
节 “超稳定结构”与中国书法美学现代转型的境遇 80
第二节 从巫觋到大众:中国书法的文化形态主线 94
第三节 书法美学史重构:书法审美的心理形态主线 104
第四章 逸离之启示 115
节 日本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源起及其文化结构 115
第二节 逸离与化合:台湾书法美学的现代性理路 123
第五章 地域的书写 137
节 碑学视域下的离散书写 137
第二节 离散生命的图写与孤独情性的自证 146
第三节 主题与地域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刻字艺术 153
第六章 从区域到超越 162
节 国展机制与区域视野下的书法当代性 162
第二节 “源流互动”之中日书法比较 176
第三节 从“渡台悲歌”到跨界文创 180
第七章 一个人的绳纹时代 184
节 文艺学与美学视域下书法的可能性 184
第二节 启示与欣悦:后美学时代的书艺与诗意 210
第三节 书法:社会介入与关系美学 232
第四节 法 • 艺 • 道:概念与文化认同下的书法艺术 247
第五节 当代书法与书法的当代性 259
后 记 27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