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内蒙古新时期小说作家创作心理探赜
0.00     定价 ¥ 70.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105167548
  • 作      者:
    郭亚明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亚明,河北平山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全国“明德教师奖”,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荣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新时期小说创作论稿》《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一一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文学构建与嬗变》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蒙古好汉三艺”作为检验其是否为男子汉、是否为英雄人物的基本标准。“好汉三艺”,也称“男儿三艺”,即马术、射箭和摔跤比赛,借助这种竞赛形式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战斗力的目的。在这三项竞赛上获得冠军,格外受人尊敬。《蒙古帝国》中铁木真在迎娶孛儿帖的婚礼上,越图公子要求铁木真在“驯马、摔跤、射箭”三项考验中获胜才能迎娶“草原上的月亮”孛儿帖。《黄金家族的毁灭》中未到弱冠的七公子尹湛纳希,在大围猎中凭借骑术精湛、猎技娴熟、武艺高强立得头功,令德斯郎王爷喜出望外。《蒙古往事》中,成吉思汗让俘虏卜里孛阔和别勒古台摔跤,如若赢了可以免他一死。这些都可以折射出蒙古族人民尚“勇”尚“力”的英雄精神。这种崇尚“勇”和“力”,与蒙古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这种生活中,铸就了蒙古男儿的勇猛剽悍、豪迈爽朗,也形成了蒙古人民热爱充满豪气的赛马、摔跤等运动。在这种生活习俗的延续中,形成了蒙古族人民热爱、崇尚集勇气和力量于一身的英雄传统。第二,在战争中的勇敢顽强。在备类关于英雄的故事讲述中我们看到,没有一位英雄不是如此。事实上,这种精神在当时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主观条件,懦弱退却是绝不能打胜仗的。《成吉思汗密传》《蒙古往事》中描述的一些历史人物,像蒙古“四杰”(指的是成吉思汗部下的四位杰出将领,分别是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和赤老温)、“四狗”(也称“四獒”,分别是者勒蔑、速不台、忽必来、哲别)等,莫不具有这种勇敢顽强的英雄精神。第三,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无论是萨满教中英雄化的保护神还是史诗中的英雄主人公,他们都有着严格的善恶是非观点,对于善良的人、亲人及普通百姓,他们会奋不顾身地加以保护,而对于丑陋、凶恶的敌人,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消灭。《蒙古帝国——狼性征服》和《蒙古往事》都描写了成吉思汗广纳英雄和贤臣的标准,除了英勇善战之外,凡对前主人忠诚、不离不弃者,即使侵害了他个人的利益,也会毫不犹豫地收于帐下,他手下的著名战将如木华黎、纳牙阿等,均是如此。而对于绑着自己主人札木合去找成吉思汗邀功的两个仆人,被成吉思汗毫不犹豫地处死。蒙古人素以讲求信义为做人的重要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或人际交往中他们都按此理念要求自己和他人彼此间必须履行“性命般不相舍弃”的义务。也强调了英雄个体与群体、下级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首领的忠诚。“忠诚观”是衡量英雄们的道德尺度,是每一位英雄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如果不够忠诚,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中正与邪双方的对立又是忠诚与背叛的呈现。勿拉布和在王府章京的职位上恪尽职守,忠诚于王爷得到王爷府人们的信赖,在遇刺途中他更是以性命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被陷害之后他并没有仇恨王府对他的污蔑伺机报复,而是寻找洗清罪名的机会。勿拉布和身上的品质正是蒙古民族所尊崇忠诚观的最好体现,是人们心目中英雄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小说中阴谋的制造者纳森,首先揭露的是他对王爷背叛,其表现的伪善与奸诈,处心积虑讨好王爷,取得王爷的信任,之后制造血腥,造成了许多悲剧。不惜杀死王爷的母亲和女儿,最后甚至要杀掉小王爷——他的首领。他的行为正是蒙古民族所不齿的,带给人们的只有灾难,必然遭到痛恨与厌恶。希哈尔图与勿拉布和的坚固关系,同样是蒙古族人与人之间讲求信义的体现,希哈尔图的全力以赴帮助勿拉布和,勿拉布和把自己最好的搏艺教给希哈尔图,他们共同对抗敌人,找出真凶,达成同盟,互不相弃,彼此之间履行忠诚的义务。此外,还有《狗祭》中的老骆驼巴图老人,他正义善良,宁肯死去也不会玷污自己的气节和声誉,与“邪恶势力”不共戴天,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这些都是闪烁在巴图老人身上的蒙古族崇高的品质。
  第四,坚忍不拔。蒙古族坚忍不拔的品质源于顺应自然、适应自然,有时也要与自然抗争的过程。无论是蒙古族至今传唱不息的英雄史诗,还是今天赞颂英雄的小说作品,对于蒙古族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无不表现着他们生生不息、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东归英雄传》是表现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面对遥遥无边的东归路,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强敌,这个勇敢的部族明知前方在等待自己的是严寒饥饿,是厮杀、死亡,却仍然放弃了所有的财产,毅然踏上了回家的路。无论是面对雪途中无数次的雪崩,面对沙俄女皇派出的强大军队,都无法动摇他们的意志,他们用生命诠释着蒙古族坚忍不拔的品格。因为坚忍不拔是对一种伟大信念的坚守,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正因为这种面对绝境仍然坚强乐观的品质,才使他们跋涉万里,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内蒙古新时期小说文化呈现的多元性
一、传统民俗的全景式展现
二、文学中宗教信仰的完整呈现
三、开放视域里的民族精神传承

第二章 内蒙古新时期小说作家的叙事情怀
一、民族历史叙事
二、婚恋叙事
三、内蒙古作家的摇篮-《花的原野》小说中的主题叙事

第三章 内蒙古新时期小说作家的生存思考
一、天人合一和因果报应
二、作家生态理想的投射

第四章 内蒙古新时期小说作家的绿色情怀
一、草原意象——精神的港湾
二、城市意象——文明中的荒漠
三、内蒙古新时期小说意象的独特性
四、内蒙古新时期小说意象独特性的生成机制

第五章 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的民族话语
一、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的民族话语建构
二、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民族话语的嬗变

第六章 《多布库尔河》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民族话语比较研究
一、民族想象与个人化写作
二、《多布库尔河》与《额尔古纳河右岸》民族文化的自我观照与书写
三、《多布库尔河》与《额尔古纳河右岸》跨族别的民族话语差异言说

第七章 内蒙古新时期达斡尔族小说作家创作心理的嬗变
一、新时期达斡尔族小说作家创作心理的特征及成因
二、新时期达斡尔族小说作家创作心理的嬗变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