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补出版市场空白。已出版同类书籍,多侧重综合能源服务及其理念、模式等,部分介绍了综合能源技术和案例,总体偏宏观、高端。尚未见系统性深入介绍智慧综合能源装备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书。本书的内容更实用,更有工程实际指导意义,可填补当前出版市场空白。
2、内容全。智慧综合能源工程领域装备种类多,专业跨度大,涵盖了电能的源网荷储、热能的源网荷储、冷热电三联供、集成管控系统等众多传统和新型设备,以及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等专业技术。本书基本涵盖了上述所有内容,可视为从业者的一本工具书、培训教材。
3、技术新。既汇集了行业内的多种新型设备及其原理技术,也包含了作者团队的最Z新研究成果,如子站型集成管控系统及其与各类新型主站系统的接口、储能电池的监测与消防技术、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智慧综合能源对碳中和目标的支撑、碳计量和碳监测等。
4、读者广。由于智慧综合能源领域本身多专业融合、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参与方多,加上本书实用性强、接地气和内容全、技术新的特点,本书适应的读者范围比较广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