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求实数舍家为国献真情
——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群英谱
◎孙志强 鄢来雄
2020年,世界扶贫减贫事业瞩目东方。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发展双重阴霾之下,中国脱贫攻坚伟业硕果累累,光耀世界。
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报告显示,按现行国家贫困标准,自1978年末至2019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7.7亿人,下降至551万人,累计减贫逾7.6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0.6%。按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计算,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特别是在2020年,在高效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和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信守承诺,进一步加大扶贫减贫工作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木秀于林,必须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这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关系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
2020年7月20日,一场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专项普查活动拉开帷幕。而确保普查过程过硬、数据质量过硬,成为脱贫攻坚普查这件大事的核心要求!
有一种动员叫“躬亲”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针对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大型专项普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这是一件大事。要为党中央适时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搞好脱贫攻坚普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对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多次做出批示。
2019年10月,国务院成立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亲任领导小组组长。2020年3月、6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会议、电视电话会议先后召开,胡春华副总理在会上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举措、细化落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普查任务。必须将质量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贯穿始终,确保普查质量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8月3日,胡春华副总理亲赴西藏自治区考察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
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成立以来,他和国家统计局其他局领导多次深入各地一线,调研督导脱贫攻坚普查工作。2020年7月20日,脱贫攻坚普查第一批现场登记首日,他通过现场视频连线,详细了解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勉励广大普查工作者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扎实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各项工作,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普查数据支撑,作出统计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多次主持召开面向各地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重点任务,研究解决重要问题,推动落实关键环节。国家统计局各位局领导、总师分赴21个省、自治区脱贫攻坚普查一线,走村访户,查看实情,督导指导,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为将者,躬亲致胜。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率先垂范,激发起各级各地广大普查工作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大江南北、雪域高原,各地普查一线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普查英豪,汇聚成一股坚强的力量,奏响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时代之歌。
有一种使命叫“准确”
将质量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贯穿始终!
脱贫攻坚普查前所未有,无经验可循。普查方案顶层设计的科学严谨与否直接关系到普查质量。
2019年8月以来,负责牵头设计《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方案》的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办领导小组办公室方案与方法设计组,与相关部委反复沟通,快速组织多地试点,反复修改方案,集中攻坚,用3个月的时间就开创性地设计出了一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目标,切合各地实际,以“本地回避,互不交叉”为组织实施原则的普查方案,为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提供了制度和方法保障。2020年1月,针对各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方案组又在第一时间赶制出了27套视频培训教材,为后续普查工作的正常推进争取了大量时间。
“普查方案从草案到最后定稿,比较大的修改不下30次”,国家统计局住户办副主任吴伟介绍说。
有了科学的方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