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妫川文集-龙关战事
0.00     定价 ¥ 58.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200168488
  • 作      者:
    周诠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妫川文集”是对延庆文学创作的一次大检阅和汇总,也是延庆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标志,更是当代延庆文艺工作者留给历史的文学记忆,其中收录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大部分都是在全国文学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过的,有不少曾结集出版,其中还包含了许多曾获得过全国奖项的作品。它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学水平,其中有的作品甚而达到了中国当代文坛的艺术水准。 本书是其中一册。 周诠创作的《龙关战事》具体收录了《小权力》《生死界》等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周诠,本名周建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延庆区作家协会主席。1993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作品》《清明》《解放军文艺》《啄木鸟》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白乙化》,小说集《生死界》《爬台阶的鱼》。作品曾获梁斌小说奖、妫川文学奖。《白乙化》被改编为长篇广播剧在北京文艺台播出,根据其中篇小说《龙关战事》改编的电影正在筹拍中。
展开
精彩书摘
夜里,徐昆躺在炕上,梦见他在巍峨的龙关长城上行走,看见一个日本军官笑眯眯地向他走来。两人握手的时候,日本人的胳膊突然变成了一条蟒蛇,往自己脖子上盘绕。徐昆拼死挣扎,嘴上连骂三声,才从噩梦中醒来。
“徐团长,你咋了?做梦啦?”孟排长问。
“一做噩梦就骂人,老毛病了。”徐昆下地倒了口水,喝下去,发紧的嗓子舒服了些,重新躺到炕上,伸手去拉灯绳,就听到门外响起零乱的脚步声,肃杀感瞬间挤进了破败的小屋。
前一天,也就是腊月初八,徐昆奉命到锁阳关下的三贤庙工作,途中住在上虎村。住在上虎村老乡家的还有孟排长和警卫员小马,八区的白代表前来迎接他们。会开到后半夜才结束。躺下后,徐昆听小马聊了两句龙赤地区的长城,就睡着了,还做了噩梦。醒来后喝水,上炕,熄灯,日伪军突然包围住处,令人猝不及防。徐昆从门缝儿里看到院里人头攒动,个个端着枪,顿生疑团——这个疑团比冬日里冻在缸里的黏馍馍还硬,但他来不及多想,立刻去腰里摸枪。他们四个人有两把枪,徐昆一把,孟排长一把。孟排长的枪里只有三颗子弹,徐昆把自己的子弹扔给他一匣,跟外面打起来。开始是徐昆射击,后来警卫员小马从他手里夺过枪,把他护在身后,自己跟敌人打起来。小马有一颗手榴弹,但是他不急于扔出去,总想着最后跟敌人同归于尽。两分钟过去了,徐昆觉得凶多吉少,开始烧文件。白代表搭手一起烧。小马的右手食指被打断了,改用左手射击,可是没有一点准头儿,白白浪费了两颗子弹。情急中,白代表不烧文件了,站起身蹿到小马跟前,夺过手枪,一抬手就打掉了一个伪军头儿。孟排长也打到一个鬼子兵的肩胛骨。
白代表是附近连庄会的头头,为了安全起见,迎接徐昆时没有带枪。鬼子和伪军很贼,他们爬上屋顶,用镐头把房顶刨了一个洞。情急中,孟排长和白代表只好向不同方向射击,应接不暇,子弹很快打光了。
鬼子和伪军蜂拥而至。小马忍住断指的疼痛,趔着身子去拿掖在腰里的手榴弹,却被冲在最前面的鬼子一枪托砸在头上,晕了过去。此时,屋里全是鬼子兵和伪军的得意,好像他们抓到了八路军总司令。徐昆看着他们骄狂的样子,嘴角浮起一丝鄙夷。
去龙关的路上,天已放亮,朝霞映红了天际,古老的城墙在晨曦中逶迤沉雄,生机勃勃。徐昆脚戴镣铐,望着远处的土长城,飘忽的心忽然变得沉实起来。他摸了摸腰裹,笔记本还在,他轻轻叹了口气——那上面有他昨天夜里睡前记下的一段话:
龙赤地区有三段长城,一段是北魏长城,一段是北齐长城,一段是明代长城。北魏长城东起后城乡滴水崖,西经雕鹗、三岔口、龙关进入宣化,系土筑长城,全长五十多公里。
徐昆是平北军分区四十团副团长。他被抓进龙关监狱的那个晌午,院子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先是中国话对中国话,后来是日本话对日本话,仿佛发生了瘟疫,令狱卒们惊慌失措。聒噪与喧嚣归于平静的时候,他们被押进了最北边院子东房的一间屋子。屋子很小,两米见方,像个笼子,憋屈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四个人站在地上,能听到彼此间的呼吸。西墙上的通风孔有六○迫击炮的炮口那么大,寒风像蛇一样从孔里钻进来,冲散了屋里的混浊与沉闷。
日本人对龙关很重视,认为龙关与满蒙接壤,战略地位重要,其得失关系到华北的布局。他们在龙关驻了四个中队,五六百人,由松井中佐带领,还有两个警察中队、三个特务队,总兵力两千多人。
龙关监狱是日本人的模范监狱。它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坐北朝南。这里原来是一个地主家的宅院,改成监狱后,院墙上方拉着铁丝网,由外入里要经过一道大铁门。一进的院子也称前院,住着普通犯人;二进的院子称作中院,住着战场俘虏;三进的院子为后院,住着要犯——日本人认为最有转化价值的中国军官。前院的犯人流动性强,其次是中院的,最后才是后院的要犯。鬼子兵、伪警察三十六人,分住各院,配固定岗、流动哨。前院和中院,监舍都是十间,其中东西房各三间,北房四间。其余的北房是审讯室、转化厅(也称改善厅)、值班室和日伪宿舍。后院的北房有十间,比前面两进院子的北房多出一间,但监舍也只有四间,其余六间是值班室、转化厅、狱长室、宿舍、伙房,伙房占了两间。后院的东西房同样做监舍,算起来有监舍十间。犯人们喜欢把监舍叫作笼号。每个笼号住三至五人,整个监狱拢共有囚号一百二十多人。徐昆住在后院东房靠北的那间。身高一米八五的他躺在地上,总觉得腿脚伸不直——脚下躺着身体微胖的白代表,徐昆怕踢到他。他们坐了一下午,屁股都坐疼了,晚上再坐着就吃不消了。
“狗日的,房子弄得跟鸟笼子似的,没法睡!”徐昆小声骂道。
“没关系,我和老白坐墙角儿凑合一下,你们两个睡。”孟排长也发现了问题,从地上爬起来,重新坐在墙角。
“坐牢还能好受啊?!”紧挨着徐昆的白代表没好气地说,身体慢慢地往起站。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脸阴得能拧出水来。P2-4
展开
目录
龙关战事
小权力
生死界
徐小伍的四分之一人生
岛国故事
跋 长城脚下的文学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