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宗教哲学
高尼罗的迷失岛
据说在大海深处有座岛,其名为迷失岛。人们盛传这座岛拥有各种各样无法估量的财富与宝藏,比传说中的任何一座金银岛都更富有;那里既没有物主也没有居民,它所储藏的丰富宝藏,远胜其他所有有人居住的国度。
现在若有人告诉我存在这样一座岛屿,我当然很容易理解他的话,没有任何困难。但是倘若他继续说下去,就像进行逻辑推理似的:“由于你毋庸置疑地相信它存在于你的理解之中,你就再也不能质疑这座比其他任何岛屿都更完美的岛存在于世上某处。而且由于它不仅在你的理解中最为完美,在现实中也最为完美,因此它一定存在。因为如果它不存在,那么其他任何真正存在的岛屿就会比它更完美,如此,你所理解的最完美岛屿也就不再是最完美的了。”我该相信他吗?
出处:高尼罗,《为愚人辩》。
Gaunilo. "In Behalf of the Fool." C. 1078. As rendered in Anselm' s Basic Writings. 2nd edition. S.N.Deane, trans. Chicago: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1962. As reprinted in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From St. Anselm to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AlvinPlantinga,ed. Garden City,NY:Anchor Books,1965:7-13,11.
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首先应归功于安瑟尔谟[《宣讲》(Proslogion),1078],如下所示:我们能够设想上帝,其为一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一个东西在现实中实际存在要比一个仅仅在我们心中存在的东西更加伟大;因此上帝实际上存在。简而言之,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其更伟大者”。不同于设计论证(参见《佩利的手表》),其诉诸对经验事实的感知[一个后验(a posteriori)论证],安瑟尔谟的论证仅仅需要理性的概念[一个先验(a priori)论证]。
高尼罗曾写了篇对安瑟尔谟有关上帝存在证明的反驳文章,“迷失岛”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高尼罗说道,“一个人试图以这样的推理向我证明这座岛真的存在……我应当相信他只是在开玩笑”(11)。有人也许认为高尼罗的反驳只是表明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想象某物就使它真的存在:我们能够想象最美丽的岛屿,但不意味着它不得不存在。然而,对该反驳的质疑不止于此,因为安瑟尔谟没有简单说上帝是最美丽的——他说的是上帝是最无与伦比的,并且成为最无与伦比的本身就不得不包括存在。但是,高尼罗说,这不是必需的:完美并不必然蕴含着存在。确实,为什么不呢?是什么使存在的某X就一定比不存在的某x更伟大呢?是否存在总是比不存在更好呢?
有人可能也会质疑安瑟尔谟论证中显现的循环倾向:如果你已定义上帝是某种存在之物(并且安瑟尔谟也确实称“可设想的最伟大”包括了“存在”),岂不是在开始证明之前就预设了答案?
在安瑟尔谟对高尼罗的一篇回复文章中,他声称,“绝不能将不能设想有比其更伟大者理解为除了比一切都伟大者之外的任何东西”(21)。他因此确信了基督教有关单一上帝的观念。但他为什么据此就推导出独一无二的特征以及存在这一性质呢?“可设想的无与伦比者”与“比一切都伟大者”存在着些微但明显的不同(安瑟尔谟似乎交替地使用这两个词汇);两个事物(或更多)同样伟大并且没有比它们更伟大之物了——这能够设想吗?不能吗?
帕斯卡的赌注
如果存在上帝,则其是无限地不可理解:因为他既没有部分也没有边界,与我们毫无关系……
那么谁又能指责基督徒们不能为他们的信仰给出理由呢?他们不正是在宣扬一种不能给出理由的宗教吗?……让我们考察一下这个观点:“上帝存在,或不存在。”然而,我们该倒向哪边呢?理智于此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我们之间(基督徒和无神论者)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一场赌博正在上演,在这无限旅程的尽头,胜负终见分晓。你会将赌注押在哪边呢?根据理智,你不能选择任何一方;根据理智,你也不能放弃任何一方。
既然你必须选择,那就让我们看看怎样才能让你损失最小。你有两件东西可输:真与善;你有两件东西可赌:你的理智和意志,你的知识和幸福;而你的天性又有两件东西需规避:错误和苦难。如果非选择不可,你的理智不会因你选了一边而非另一边就有所损失。这一点已经明确。但是你的幸福呢?让我们衡量一下赌上帝存在一方的利弊吧。评估以下这两种可能:如果你赢,你就赢得了一切;如果你输,你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出处:布莱兹·帕斯卡,《沉思录》。
P25-2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