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了“系统”的含义,也重新梳理建构了语言理据的定义及其分类体系,揭示了构词理据作为词义系统成因的学科价值,在理念观点、观察角度、论证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将哲学、符号学、普通语言学、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理论融为一体,以跨学科、跨分支、贯古今的视野和方法推进了词汇学的学科理论探讨,有助于词汇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具有较高的语言学本体研究价值。
前言
第一章 语言理据研究的实质和分类
第一节 理据性与任意性
第二节 任意性决定了理据研究的实质
第三节 语言学理据研究的分类体系
第四节 语音理据的性质
第五节 同族词的衍词理据
第六节 语义关系理据:构词理据和句法理据
第二章 汉语构词理据研究的理论要件
第一节 汉语理据研究的基础条件和研究前景
第二节 构词理据的研究层面
第三节 具体理据的规约性
第三章 词汇语义关系及其结构的理论重构
第一节 以往的结构分类和构词理据的学科位置
第二节 重申语义关系的“结构
第三节 词汇语义关系和句法语义关系的分野
第四节 词汇语义关系研究理念的转向
第五节 词汇语义关系研究方法的转向
第六节 关系结构的理据类型及典型对象
第四章 时间性理据:动名偏正式语义关系的结构
第一节 “动+名”偏正式研究的核心问题和语义结构
第二节 无时间性的语义结构
第三节 有时间性的语义结构及其歧义机制
第四节 时间性划分开的两大类别:对立与互补的结构
第五节 小结:对动名关系的反思
第五章 空间性理据:名名复合词语义关系的结构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第二节 名名语义关系的空间性理据和结构类型
第三节 名名偏正式语义关系的判定和分类
第四节 语料考察和优势语义关系的特性分析
第五节 名名偏正式的语义功能和属性定语的形成机制
第六节 并列式和偏正式构词格局的变迁及其成因
第六章 概念距离的经验表征:“形+X”和“X+方位”的成词情况
第一节 实体属性与概念距离概述
第二节 “形+X”的成词情况和概念距离
第三节 “X+方位”的成词情况和概念距离
第七章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论
第一节 双音化与复合化的区分及其动因差异
第二节 汉语复合词的语义构词系统
第三节 语义构词的平行结构及其成因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壹 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分类及词目(6078个)
贰 汉语复合词语义平行结构一览表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