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贯彻“健康di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为宗旨,记录了传统体育游戏的历史传承、组织形式,分析了游戏的锻炼价值、文化内涵,探索了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实施路径,从而达到以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学生魂魄,以传统体育磨炼学生体魄的教育目的。
“踢毽子”“打尜儿”“撞拐”“跳房子”“打花棍”等50年前流行的体育游戏还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吗?它们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哪些作用?如何才能融入学校体育工作中?
本书以传统体育项目为切入点,通过网络检索、文献研究、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形式,挖掘半个世纪前通州孩子们的体育游戏,根据游戏的组织形式、运动特点,按照走跑、跳跃、投掷、对抗、表演五个类别整理成册,构筑了课题研究的基础。
第一部分 传统体育游戏
第一章 走跑类传统体育游戏
第一节 滚铁环
一、历史起源
滚铁环是一种中国汉族传统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国,直到九十年代末完全消失。铁环通常是用一根细铁丝弯成一个直径约66厘米的圆圈制成,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作“车把”。讲究者还会在铁环上套上数个小环,铁环滚起来时,小环会在铁环上滚动,发出悦耳的声音。比谁跑得快时,几个人同时出发,滚着铁环拼命往前跑,快者胜;比谁慢时,停在原地不动,必须保证铁环不倒,时间长者胜。
二、游戏方法
玩法是用铁钩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钩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控制铁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滚铁环的技术一学就会。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等。滚铁环是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娱性强,还可以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因滚铁环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民族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中,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项目。
三、锻炼价值
荷兰的运动专家在1976年指出滚铁环比赛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性、肢体的协调以及眼力等。滚铁环可以练习平衡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也可以提高四肢活动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有一个无忧的童年。在各种电子游戏泛滥的时代,一味开发儿童智力的同时,大多数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体格上的训练。同时,市场上能让孩子运动起来的玩具很少,少数的几种也是价格很高且玩法复杂,受场地限制不太实用。相比之下,廉价而又方便实用的铁环,不限场地,随处可玩,运动量大而又灵活多变,能让孩子在游戏中运动,在运动中成长,给他强健的体魄,灵巧的身躯,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精力。
第二节 放风筝
一、历史起源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制成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哲人墨翟(约公元前476—390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开封、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阳江并称中国六大传统风筝产地。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
二、北京的风筝文化
北京的风筝文化相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了当时倾城男女“各携纸鸢”,清明扫墓后施放较胜的盛况。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载:“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青蓝色,中按提线三根,大者背着风琴或太平锣鼓,以索绕,顺风放起,昼系线条,夜系红灯,儿童仰首追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样各别,哪吒、刘海、哈哈三圣、两人闹戏、蜈蚣、鲇鱼、蝴蝶、蜻蜓、三阳开泰、七鹊登枝之类。其最奇者,雕与鹰式,一根提线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
通州作为京东重镇,彼临天津,漕运发达,自古就有放风筝传统。目前此项运动愈发盛行,运河文化广场、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等地都是放风筝的好去处。通州区永乐店镇临沟屯村制作的风筝远近闻名,已经成为风筝制作专业村。
三、游戏方法
一个人拿好风筝,用手抓住风筝骨架的中心条,站在风筝背后或侧后,将风筝举起。使风筝略向前倾斜5~10度,往前跑。另一个人右手拿线拐,左手拿风筝线,并把线慢慢放出10~20米,线要拉紧,等到风力适宜时,持风筝的人轻轻一松手,拿线的人随着风筝上升的方位和风势,不断调整自己站的位置,并调整放线的速度和长度,使风筝借助人的拉力和风力冲上蓝天。
拿线的人分几次把线放出180~200米,待风筝飞到天上就平稳了。风筝停止放飞回收线时,绝不能操之过急,要顺着风势和风筝的方位不断调整,慢慢地把线绕到线拐上。注意别把线拉断。当风筝快要落地时,另一个人要把握时机,接好风筝,免得风筝直接摔在地上造成损坏。
四、锻炼价值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消除冬日气血瘀积,达到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和弱视。放风筝也是一项健脑运动,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仅仅处理好放风筝和风向风速的关系,就得让放飞者动一番脑筋。放风筝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放飞时,大脑高度集中,无疑会消除内心杂念,放飞者极目蓝天,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此外,春季草长莺飞,触目皆景,放飞风筝,如同一次人与自然的美好对话。
五、文化内涵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
唐 元稹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风筝》
唐 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目录
第一部分 传统体育游戏
第一章 走跑类传统体育游戏… …………………………………… 1
第二章 跳跃类传统体育游戏… …………………………………… 12
第三章 投掷类传统体育游戏… …………………………………… 22
第四章 对抗类传统体育游戏… …………………………………… 32
第五章 表演类传统体育游戏… …………………………………… 40
第二部分 传统体育实施路径
第一章 传统体育游戏的价值… …………………………………… 56
第二章 传统体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 58
第三章 传统体育在课外活动中的实施路径… …………………… 70
第三部分 传统体育实施案例
《助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越过一定高度横绳》教学设计… … 76
《两脚依次跳短绳》教学设计… …………………………………… 79
《侧面进入跑“8”字—进绳时机》教学设计… …………………… 82
《小足球脚内侧踢球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 86
《双手正面垫球》教学设计… ……………………………………… 90
《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设计… …………………………………… 92
《车轮跳》教学设计… ……………………………………………… 96
《脚背正面接球》教学设计… ……………………………………… 99
《脚内侧推踢球》教学设计… ……………………………………… 103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