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
(一)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透过纷纭万象、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的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国际社会的主流,代表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历史表明,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清醒认识时代潮流,对于如何实现人类解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正确的路线和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认清了时代主题,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使命,科学确定国家的发展战略。
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转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国际形势经历了由两大阵营的尖锐对抗到美苏两极争霸的变化,东西矛盾始终构成这一时期的世界主要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的全面对抗关系,成为左右当时世界局势的最深刻的矛盾。从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逐步恢复以及世界范围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日益突出。到60年代末,西方阵营已趋于四分五裂,而社会主义阵营也以中苏关系的破裂为标志走向解体。但是,两大阵营的消失并未带来东西矛盾的消除。相反,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追求世界霸权,彼此的战略利益存在根本冲突,因此,以东西矛盾表现出来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依然在深层次上制约着国际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发展。
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通过自强联合,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主力军。这表明,在70年代初东西矛盾虽然仍占据着世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但由于第三世界的兴起使得发展中国家与超级大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不断上升,从而使东西矛盾的地位相对下降,世界主要矛盾出现了从单一的东西矛盾向“东西南北”矛盾发展转变的趋势。从根本上讲,东西矛盾就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而南北矛盾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它既包括政治矛盾也包括经济矛盾。政治矛盾主要是开展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也是一个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经济矛盾则是一个实现世界共同发展还是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的问题。这两大矛盾的性质、特征以及以何种方式解决,不仅取决于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更取决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整个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这种变动和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进入了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期的新的历史时期,尽管局部冲突仍接连不断,但国际上制约战争的因素在不断增长,各国人民普遍要求和平,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反对战争,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一时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正日益凸显,主要原因是:第一,这是新科技革命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一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革命,这场革命至今方兴未艾,正在向纵深发展。它不仅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有效地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大大地拓展了它的社会功能,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特别是核武器等毁灭性武器的存在也是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武器、核竞赛不断升级,70年代形成美苏两个核大国的相对均势,双方都具备能瞬间全部摧毁对方的核能力,也具备把地球全部摧毁若干次的力量。核战争是全人类的灭亡而不再是政治的继续。这就使全人类为了共同的利益去制止核战争,实行核裁军和最终全部销毁核武器,保卫世界和平,保卫人类自身的生存。即使不发生核战争,就常规战争而言,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也在减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