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平面构成
0.00     定价 ¥ 49.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68040952
  • 作      者:
    苏亚飞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权wei指导,引领教学。依托相关院校,经相关专家指导,广泛联系全国专业领导、专家和老师,组编高质量的系列教材,以引领教学和人才培养。
2.立足课堂,方便一线。为方便一线教学,系列教材注重立足课堂,既有经典的传统专业教材,又有新兴的专业教材,且课件、PPT、挂图等配套元素齐全,融入了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符合教改主题,以探索、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能广泛适应各层次的教学需要。
3.反映改革,凝聚成果。由优秀的院校和老师牵头,带领各地各类院校共同组编,将教改要求和成果融入其中,反映新教学理念、要求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思想,层次分明,能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学要求。
4.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结合实际,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培养。有的教材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引导的编写模式,有的教材按照传统章节形式进行编写,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合适的理念和体例进行编写,力求使教材适应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需要。
5.任务驱动,任务导向,双证沟通。立足院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所编教材全面反映当前教学改革的成果,切实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展开
作者简介
苏亚飞,副教授,武昌工学院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教学内容及结构。全书共分为6章,第一章为认识平面构成,主要介绍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的由来及发展、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与工具;第二章为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主要介绍点、线、面元素;第三章为形式美构成法则,主要介绍了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权衡五种形式美表现;第四章为形的规律性构成形式,主要介绍了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四种构成形式;第五章为形的非规律性构成形式,主要介绍了特异、密集、空间、肌理四种构成形式;第六章为平面构成的构成形态与训练,该章节主要针对点、线、面元素、规律性的构成形式、非规律性的构成形式进行思维训练,以项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作训练,案例作业设计精彩,信息量丰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认识平面构成
第一节 定义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研究视觉语言的,是二维形态设计的基础训练,是创造形态的一种表现方法。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学的基础课教育,始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装潢、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通过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组织形、创造形的能力。
平面设计中的形包括自然形和抽象形,平面构成主要以研究抽象形态为主要训练目的。平面构成是在特定空间内,用一定数量的不同或相同的抽象形态,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和美学法则,构造新形势和新形态的过程。
平面构成虽然不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它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第二,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对视觉效果进行重新设计或者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
根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因此,平面构成可以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构成。自然形态的构成是以自然本体形态为基础的构成,这种构成形式保持了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几何形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其构成方法是以集合形态为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抽象形态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基本的内容之一。

(自然形态:大自然中从来不缺乏构成美感,沙粒是点,是沙漠中细小的构成元素,由无数颗沙粒形成的沙漠,可以理解为由点元素集结成的面,造物主将无数个点沙漠塑造成面的构成。)

(抽象形态:抽象形态被巧妙的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这幅壁画作品以马赛克为表现材质,马赛克充当了点元素。)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由来及发展
构成概念是在各种艺术运动和风格流派的不断演变中建立发展的。1907年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张含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构成理念在艺术作品中的初次体现。不同于以往的单角度写实表现手法,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打破传统,采用多角度观察人物的方式,并将观察后的不同侧面融合在单一平面中,以此来表达完整的人物形象。这种结构上的解析、重新构成的表现方式,不仅是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的重大转折,更是引发了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转折,引发了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转折,预示着立体派的诞生。

(《亚威农少女》,立体派,毕加索。1907年,纽约现代美术馆藏。
《亚维农少女》是一件意义重大的油画作品,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其后,构成概念更是经历了荷兰的风格派、俄国的构成主义,直至德国包豪斯学院时期才形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的知识体系。
风格派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晚期的荷兰,其作品多以几何造型为主,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简化的抽象形象来表现艺术理念。在这些作品中,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以独特的水平线与直线的分割、原色与非原色的组合形成极简的绘画图式。而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的《红黄蓝椅》则是将这种纯粹的设计理念适用于实际的产品设计中。

(蒙德里安《红黄蓝构图》,1917年,布上油画,海牙格米博物馆藏。)
(“看着大海、天空和星星,我通过大量的十字形来表现它们。自然的伟大深深打动我,我试图表达那种浩瀚辽阔、宁静和谐、协调统一。”——蒙德里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平面构成
第一节 定义平面构成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由来及发展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与工具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第一节 点
第二节 线
第三节 面
第三章 形式美构成法则
第一节 变化与统一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第三节 对比与调和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第五节 比例与权衡
第四章 形的构成形式——规律性
第一节 重复
第二节 近似
第三节 渐变
第四节 发射
第五章 形的构成形式——非规律性
第一节 特异
第二节 密集
第三节 空间
第四节 肌理
第六章 构成形态与训练
第一节 点、线、面元素训练
第二节 规律性的构成形式训练
第三节 非规律性的构成形式训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