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金融基础设施经济学分析
0.00     定价 ¥ 69.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04999931
  • 译      者: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系由多个国家央行和主要市场参与者的专家合作撰写的金融基础设施领域论文集。本书探讨了基础设施体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则,归纳和整理了一些先进的分析工具,包括模拟分析、网络分析、经济行为人模型、监测指标构建和交易分析等,能够为国内该领域的分析员和从业者提供一些理论框架和基准方法。本书还具体探讨了中央证券托管机构风险、证券交易支付体系模拟、跨境证券结算、担保品充足性度量、全额结算的流动性节约机制等热点问题。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作用

 

3 第一章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金融体系的支柱

3 摘要

3 什么是支柱?

4 对金融市场的作用

6 各种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功能

6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历史性形成

6 从符木到硬币再到外汇银行

7 汇票——欧洲首个支付工具

7 公共外汇银行作为中央银行

8 清算所的出现

9 中央证券托管机构的出现

10 早期发展情况小结

10 对经济福利的影响

10 定义基础设施

11 基础设施的成本与外部性以及商业模式

11 关于增长的几个问题

12 商业模式

12 社会效益

14 社会成本

15 分析方法

15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未来趋势

16 参考文献

19 尾注

19 作者介绍

 

21 第二章 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稳定中扮演的作用:概览

21 摘要

21 引文

22 金融稳定、系统风险和FMI:重要定义

23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23 FMI 和金融稳定:基本原理和相关案例

24 货币政策实现和支付系统

25 系统流动性的使用和支付系统

25 证券结算系统失灵

26 欧洲和美国的回购市场

27 场外交易衍生品市场的国际改革

27 CCP 和“太互联而不能倒”问题

29 数据缺口和透明度问题

29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

30 原则

30 原则:关键视角

31 金融当局之于FMI 的作用

3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31 英格兰银行

32 墨西哥银行

32 加拿大银行

32 新西兰储备银行

32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

33 西班牙中央证券结算公司

33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33 法兰西银行

34 欧洲中央银行

34 日本银行

34 FMI 监管改革的国际协调

35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36 参考文献

38 关键术语释义

38 附录: 中央银行、市场监管机构和其他有关当局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职责

39 尾注

39 作者介绍

 

41 第三章 规范全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实现跨国交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41 摘要

41 引文

42 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 理论基础、成就与监管影响

42 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优势与挑战

44 对国际FMI 的监管

54 国际标准

59 国际FMI 监管的未来

63 结论

63 参考文献

66 关键术语释义

67 作者介绍

 

68 第四章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身披闪亮铠甲的骑士?

68 摘要

69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介绍

69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类型

69 支付系统(PS)

69 证券结算系统(SSS)

70 中央对手方(CCP)

71 中央证券托管机构(CSD)

72 交易数据库(TR)

72 一般性讨论

73 金融基础设施的动态变化

73 流动性

74 担保品

74 系统性风险

76 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76 增加流动性和抵押品需求的驱动因素

77 后果和挑战

78 潜在应对措施: 效率

79 潜在应对方法: 客户解决方案

81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83 参考文献

84 附录: 缩写含义

85 作者介绍

 

第二篇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分析工具和应用方法

 

89 第五章 运用并行化处理提升支付系统模拟效率

89 摘要

89 引文

90 支付系统的模拟

90 影响支付与证券结算系统模拟效果的因素

91 缩短模拟运行时长

92 识别流程中可并行化处理的部分

93 实验设置

94 实验结果

95 探讨

96 结论

97 参考文献

98 作者介绍

 

100 第六章 使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交易数据进行模拟实验:越少越好?

100 摘要

100 引文

101 背景

101 模拟研究的焦点

102 模拟实验中时间跨度的限定

102 我们该如何优化?

106 模拟方法

107 结果

107 使用的数据

107 使用的统计指标

108 模拟实验的结果

109 模拟速度加快

111 加总级别和流动性级别如何影响模拟实验的速度

111 总结

113 参考文献

115 关键术语释义

115 附录:支付结算模拟器的使用

117 尾注

117 作者介绍

 

118 第七章 哥伦比亚主权证券市场的多层网络

118 摘要

118 引文

119 背景

121 数据集

122 研究方法

122 网络的主要连接特性

125 网络内部的重要性

126 主要结果

131 未来研究方向

132 结论

134 参考文献

137 关键术语释义

138 尾注

140 作者介绍

 

142 第八章 信用卡市场的过度自信现象

142 摘要

142 引文

144 模型

145 信用卡发卡机构

146 消费者

148 计算实验

148 设置

150 模型结果

154 结论和未来研究

155 参考文献

157 关键术语释义

157 尾注

158 作者介绍

 

159 第九章 支付时序相关指标的实施

159 摘要

159 引文

160 背景

162 指标定义

162 金额加权平均支付结算时间

163 支付延迟

165 实施方法

166 支付类型

167 支付属性

169 清除数据中的干扰因素

169 数据加总层级

170 交易流向

170 输出数据的图形化表示

171 指标输出结果的评估

171 金额加权结算时间

172 支付延迟

173 输出结果评估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用途

174 模拟研究分析

175 结论

176 参考文献

177 尾注

177 作者介绍

 

178 第十章 墨西哥金融基础设施的日间流动性

178 摘要

178 引文

180 背景

182 流动性供给机制

186 流动性供给规则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日间相互作用

189 结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189 参考文献

191 关键术语释义

191 尾注

192 作者介绍

 

第三篇 各类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经济原理分析

 

197 第十一章 支付系统分析——中央银行视角

197 摘要

197 引文

198 广义概念上的支付系统分析

198 研究问题

199 中央银行在支付系统中不同角色的重要性

200 对具体支付系统的分析

200 研究问题

202 分析方法

203 分析对象

204 中央银行在支付系统中不同角色的重要性

204 支付系统数据的使用

204 金融稳定

205 货币政策

206 国民经济核算

206 数据来源整合

206 中央银行视角

207 独特的研究问题

207 数据访问特权

208 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

208 参考文献

211 尾注

211 作者介绍

 

212 第十二章 支付体系中的流动性节约机制与结算流动性:日本新一代实时全额结算( RTGS )项目的经验借鉴

212 摘要

212 引文

213 支付系统的发展历程

213 支付系统的全球发展历程:超越支付系统安全性与效率间的权衡取舍

214 从DNS 到RTGS 的转变

214 混合系统的引入

215 具备流动性节约机制(LSM)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218 BOJ -NET 新一代实时全额结算系统项目经验借鉴

218 RTGS - XG 项目概述

221 重建日本支付系统

224 RTGS - XG 对流动性的影响

227 与CHAPS 算法的比较

229 LSF 账户中流动性充足的原因

230 结论

230 RTGS - XG 的优势

231 新功能对银行结算行为的影响

231 进一步改善流动性节省效应

232 未来研究方向

232 参考文献

233 关键术语释义

233 作者介绍

 

234 第十三章 中央对手方:监管实践的挑战

234 摘要

234 引文

235 从CCP 的发展历程看其运作方式

235 第一步:以限制性会员( RestrictedMembership) 和交易保证金制度规范对手方行为

237 第二步:通过轧差提高效率

238 第三步:合约更替、集中计算保证金、损失分摊——建立真正的CCP

240 CCP 有多少种安全保障措施?

241 安全保障措施之一:违约概率最小化

241 安全保障措施之二:违约损失最小化

242 安全保障措施之三:损失分摊

243 最重要的保障措施:流动性风险管理

244 CCP是否超越了对手方风险管理的职能定位?

248 CCP监管实践还面临哪些挑战?

249 参考文献

251 关键术语释义

252 尾注

253 作者介绍

 

255 第十四章 所有权、激励机制和中央对手方风险的监管

255 摘要

255 引文

257 CCP:风险控制选择

257 CCP风险控制的三个层次

260 CCP风险控制的非监管性决定因素

262 CCP风险控制模型

263 不受监管的CCP

267 受监管的CCP

271 讨论

271 交易后市场结构的发展

272 各产品市场的发展

274 CCP 风险管理策略和监管的启示

276 结论

277 参考文献

280 关键术语释义

281 尾注

282 附录

283 作者介绍

 

285 第十五章 小心缺口:全球市场和加拿大市场的担保品不足问题

285 摘要

285 引文

287 名义价值、流通中的担保品和总信用敞口

289 担保品缺口

293 结论和政策建议

294 参考文献

294 关键术语释义

294 尾注

295 作者介绍

 

296 第十六章 中央证券托管机构在欧洲交易后领域的角色转变: CSDR和T2S 的影响

296 摘要

296 引文:CSD 的职责、CSDR 的影响以及T2S 的实施

297 现代CSD 服务( 包括SSS 职能在内)

299 中央托管机构在交易后链条和跨境证券结算中的关键角色

300 提升交易后基础设施的效率、整合、安全性和公正性的进展

302 CSDR 和T2S 对中央托管机构的影响

302 《中央证券托管结算机构管理条例》(CSDR)

303 CSDR 对中央托管机构的影响

304 欧元系统的创新: T2S

307 T2S 对CSD 的影响

309 结论

309 参考文献

311 关键术语释义

311 作者介绍

 

312 第十七章 中央证券托管机构及证券清算与结算: 业务操作与公共政策关切

312 摘要

312 引文

314 证券所有权: 从无记名债券到电子簿记的发展简述

314 纸质簿记与基于账户的电子簿记

315 国内和国际CSD 的建立

317 交易结算: 成本与风险管理

318 本金风险和DVP

319 操作成本、替代风险与多边轧差

321 流动性风险与证券借贷

323 结算何时终结? 交易失败之谜

325 政策关切: 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325 证券清算与结算的系统性风险

326 证券交易服务的复杂性、竞争以及效率

328 结论

329 参考文献

332 关键术语释义

332 尾注

334 作者介绍

 

335 第十八章 解析全球衍生品市场:交易数据库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335 摘要

335 引文

335 历史

336 欧洲

337 美国

337 亚太地区

338 展望

340 文献综述

340 市场微观结构

340 系统性风险及蔓延效应

343 参考文献

343 尾注

344 作者介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