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特色文化产业扶贫问题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例
0.00     定价 ¥ 5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21806908
  • 作      者:
    熊正贤,吴黎围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熊正贤,湖南武冈市人,博士(后),教授,硕导,博士后合作导师,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并任重庆市文化与旅游协会副会长等多个学术兼职。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六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CSSCI期刊二十余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次,成果获省部级三等奖两次,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多次。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要求,提升到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中国的扶贫开发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战略进程,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世人瞩目的显著成就。2013~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每年减贫幅度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实际增长10.7%。同时,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加快,特色农牧业、资源精深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等不断壮大,对于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以上,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农村低保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部贫困地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施贫困人口免费就业服务、贫困地区就业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武陵山区是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类型多、致贫原因复杂,但本质上还是文化贫穷,即思想文化和教育落后,核心价值缺失。因此“扶贫先扶志”,文化扶贫可以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基础性、造血性的作用。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通过文化扶贫尤其是特色文化产业扶贫,让老百姓在参与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从而建立自信心,并改变当地的文化生态,增强创新创业氛围,促使贫困人口逐步实现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武陵山区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突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契合当地人文和自然生态条件,是一种符合区情的内生性、造血性和可持续的扶贫方式,在“十三五”扶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贫困地区和群众强化脱贫的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创意人才技能,发展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宽脱贫攻坚路子。值得期待的是,特色文化产业必将在脱贫攻坚最后阶段做出重要贡献,并探索出一些有效途径和模式。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整体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 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特色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和贫困减缓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第三节 产业扶贫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武陵山区致贫因素与扶贫现状
第一节 基本区情
第二节 武陵山区贫困现状与致贫因素分析
第三节 武陵山区扶贫成效与经验

第四章 武陵山区特色文化概况与评价
第一节 武陵山区文化概况
第二节 武陵山区典型的特色文化类型
第三节 武陵山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评价

第五章 武陵山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绩效评价
第一节 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扶贫绩效
第二节 武陵山区特色演艺产业的扶贫绩效
第三节 武陵山区特色工艺产业的扶贫绩效

第六章 武陵山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挤出现象
第二节 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误区

第七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制度建设,以资源优化促扶贫
第二节 研究特色文化产品扶贫的需求侧规律,以产业红利促减贫
第三节 探索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供给侧规律,以品质建设促脱贫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