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能力概论》将“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看作“区域发展能力”的特殊范畴,基于经济学视角,将其界定为特定区域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资源和条件,由该区域内的要素聚集能力、要素配置效率、产品竞争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共同决定。区域发展能力形成的过程,表现为区域内要素聚集能力、要素配置效率、产品竞争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普遍提高。在开放和区域非均衡条件下,市场将形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的负激励;旨在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形成自我发展能力的制度激励,同时受到市场激励的影响。1995-2013年各省(市、区)的区域发展能力指数(RCDI值)表明,我国RCDI值省域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序格局。综合理论逻辑和经验研究结论,西部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逻辑是“优先以制度激励要素聚集”。但深度贫困地区,制度与市场激励都具有典型的“去要素聚集”特征,这使发展能力问题从“区域”转换为“人口”,因而具有了鲜明的政策含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框架较强的理论张力和丰富的经验含义,同时运用经验数据和经验事实展开经验论证以及RCDI测算的较强应用性和借鉴性等,都构成了该书的独特贡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