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麦迪逊政治理论研究
0.00     定价 ¥ 89.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20144766
  • 作      者:
    张国栋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国栋,山西人,1982年生。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现任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讲师、行政管理系副系主任。曾获得“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年佳作奖”。在政治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现代视角下韵论语》等。目前的研究兴趣是政治哲学与当代制度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詹姆斯·麦迪逊是美国的“宪法之父”和第四任总统。他吸收古今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精华,将其凝合为复合共和制的方案,并将此方案落实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对麦迪逊来说,建立这个新的政治制度,不仅是建立一部静态的宪法,而且也是建立一个能动的政府。这一宪法非常成功,稳定地存续至今;但这一政府在美国建国之后的运动与变迁迫使麦迪逊彻底重构了自身的政治理论。
  麦迪逊的政治理论与政治现实的复杂互动为现代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对国家银行的反对,使美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备受挫折,最终只能以美联储的独特形式出现;他为解放奴隶而提出的方案,成为今天的利比里亚共和国的前身;他对防御性战争的坚持,是现代国家纷纷将“战争部”改称“国防部”的前因。他在联邦制和单一制之间的惊人摇摆,对理解欧盟的发展不无启发;而他关于“舆论主权”的思考,可以说揭示了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推特治国”。
展开
精彩书摘
  《麦迪逊政治理论研究》:
  西部新州
  将政治制度与奴隶制在运转中联系起来的,主要是西部新州是否要建立奴隶制的问题。如王希所说,“引起南北对立的最主要问题仍是密苏里妥协案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即奴隶制是否能被允许在新增加的联邦领地上发展”①。在美国建国初期,不断加入的新州在奴隶制问题上主要根据地理位置采取立场,南部新州都允许了奴隶制,而北部新州都禁止了奴隶制。是否允许奴隶制被视为各州自己的内部问题,与联邦政府没有关系。最初使奴隶制成为联邦政治制度运行中一个重要问题的,是密苏里地区是否要允许奴隶制的争议。如王希所说,“在1819年2月,当位于路易斯安那购买领土上的密苏里要求以蓄奴州的身份加入联邦时,奴隶制问题便成为南北双方争执的一个重大难题,导致了一场宪政危机”②。当时自由州和蓄奴州的数量恰好相等,均为11个,在参议院代表人数相等,因而在此问题上相持不下。参议院各州代表权相等,本来是小州为了制衡大州而在制宪会议中提出的,没有人预料到它会成为南方制衡北方的手段。
  可以想象,如果宪法按照麦迪逊最初的设计,根据平等代表权来设计政治制度,那么北方由于经济发展人口更多,自然会在立法机构中获得更多的代表权,很容易就可以在此类问题上挫败南方,做出一系列的安排禁止奴隶制在西部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使奴隶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自然消亡。正是美国独特的参议院政治制度阻碍了这一进程的实现,并使南北方持续冲突,最终导致了整个政治制度的危机。在密苏里的问题上,南北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形成了所谓的“1820年密苏里妥协案”。
  南北之争
  这一妥协使南北双方的冲突,正式上升到了政治制度的层面。在此之前,奴隶制问题主要是一个道德、社会和经济问题,而非重要的政治问题。在此之后,奴隶制问题正式进入了政治议程,并且使南北双方的对立正式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我们很容易将美国南北双方的政治对立和冲突视为理所当然。但这其实是一个后来才出现的新问题。在杰斐逊和麦迪逊当政的时代,美国南北方都是农业社会,在许多方面存在共性,两方并没有发展出强烈的彼此不同的意识。所以,杰斐逊和麦迪逊的共和党可以成为南北双方共同选择的政党,一度形成一党制政府。即使后来共和党分裂,形成的两党也都是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政党。正如今天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体制下一样,各地区的选民具有偏好,但没有哪一地区(南方或北方、东部或西部)仅仅支持某一政党,也没有哪一政党仅仅代表某一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别,并不会导致地区之间的严重政治冲突。
  使南北双方的政治冲突正式形成并不断加强最终导致联邦解体的,并不仅仅是因为双方的经济、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所以,奴隶制并不一定导致南北双方的政治冲突(麦迪逊等人设计的政治制度力求避免这种冲突,并且一度运行良好),也不一定导致联邦解体和南北内战。
  历史学家一度认为奴隶制自然会导致南北内战,但这一认识已经受到了挑战。①当代历史学家探寻南北冲突的原因,在经济因素之外,又加上了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因素。如布林克利所说:“两大地区如此深刻的仇视究竟如何形成?一方面,冲突反映了地区间不同的经济利益和领土利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南北方各自信念的不断加强。”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麦迪逊政治理论的渊源
一 麦迪逊的直接理论先驱
二 影响麦迪逊的理论思潮

第二章 麦迪逊政治理论的基础:复合共和制的存在理由
一 麦迪逊与新共和政府的建立
二 麦迪逊论共和政府的目的
三 麦迪逊论联邦制大共和国的优点
四 麦迪逊论强政府的必要性
五 麦迪逊论强政府的分权

第三章 麦迪逊政治理论的主体:复合共和制的具体制度
一 麦迪逊的限权政府理论
二 麦迪逊的三权分立理论
三 麦迪逊的联邦主义理论
四 麦迪逊关于《权利法案》的理论

第四章 麦迪逊政治理论的转变
一 从主张无党争共和国到论证政党的正当性
二 从主张单一制国家到主张州权
三 从主张人民主权到强调舆论的重要性
四 麦迪逊政治理论转变的原因

第五章 麦迪逊论政治制度的运行
一 麦迪逊和美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运行
二 麦迪逊和1812年战争
三 麦迪逊和美国的经济发展
四 麦迪逊论奴隶制与美国的危机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一 麦迪逊年表
二 《联邦党人文集》的结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