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简明创伤骨科治疗学
0.00     定价 ¥ 45.5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57848453
  • 出 版 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遍流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迅速攀升,加之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等的发生,创伤病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创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也在明显加剧。为了满足广大创伤骨科医务人员的临床需要,编者在参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编写了《简明创伤骨科治疗学》。
  《简明创伤骨科治疗学》是一本紧紧围绕创伤骨科诊疗策略的书籍,其在强调科学性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原则,主要讲述了骨折总论、上肢创伤、下肢创伤、脊柱及骨盆创伤、周围神经与外周血管损伤。
  《简明创伤骨科治疗学》内容丰富、贴近临床、实用性强。希望对从事创伤骨科的临床工作者提供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简明创伤骨科治疗学》: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是指从小转子以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的部分。股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目前治疗方法不一,理想的治疗的方法应该是既能维持骨折的良好复位及固定,又能尽快恢复下肢的关节活动及负重功能。
  【伤因与病理】
  股骨干只有遭受强大暴力后才能引起骨折,造成骨折的暴力可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直接暴力,可引起横行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可引起斜行或螺旋形骨折。股骨干周围血运非常丰富,骨折后出血较多,易出现休克,也易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在早期诊治时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各部位的股骨干骨折,骨折的移位根据肌肉的牵拉及不同暴力而异,产生相应的畸形,股骨上1/3,近折段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及髋关节外旋诸肌的牵拉而产生屈曲、外旋和外展移位,而远折端受内收肌牵拉向上、向内、向后移位。股骨中1/3骨折,断端除重叠畸形外,主要按暴力的撞击方向成角,远折段可因内收肌牵拉向外成角。股骨下1/3骨折,近折段内收向前移位,远折段受腓肠肌及后关节囊牵拉向后屈曲,骨折端可损伤或压迫后方的胭动静脉及坐骨神经。
  【分类】
  股骨干骨折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骨折的形状分类。
  1.横行骨折骨折线与股骨干轴线的垂直线之间夹角<30°,多由直接暴力引起。
  2.斜行骨折骨折线与股骨干轴线的垂直线之间夹角>30°,多由间接暴力引起。
  3.螺旋形骨折骨折呈螺旋形,多由旋转暴力所致。
  4.粉碎性骨折骨折处有2块以上骨块,如砸伤、压伤及火器伤。
  5.青枝骨折为不完全骨折,多见于儿童。
  【临床表现及诊断】
  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患肢剧痛,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出现休克。检查患肢大腿明显肿胀,肢体短缩,局部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远侧肢体多表现外旋。摄X线片可明确诊断。对股骨下1/3骨折,应注意检查足背动脉、足趾活动及皮肤感觉情况,以确定有无神经血管伴随损伤。同时应注意检查髋关节及膝关节情况,以免漏诊这些部位同时存在的损伤。
  【治疗】
  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成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两大类。在具体治疗方法的实施上,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具备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要求等加以选择。
  1.非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上与成年人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迅速,塑形能力强,只要在维持对线情况下,短缩不超过2cm,无旋转畸形,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1)垂直悬吊皮牵引:亦称Bryant牵引,适用于4岁以内的儿童。将双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垂直悬吊,牵引重量以臀部稍离开床面为宜。一般牵引3~4周即可去除牵引,患儿再卧床1~2周,无须进一步治疗。对于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但对位要求不高,1~2cm的重叠反而会克服骨折完全对位后将来伤肢生长过长的缺陷。因为骨折将促使伤侧骨骺因充血而生长过速。如果年龄过大,或下肢过长,不适宜用此方法,因血液供应达不到足趾可引起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牵引时应经常检查双足趾的血液循环和感觉有无异常,以防止发生此类并发症。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骨折总论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骨折的固定
第三节 骨科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第二章 上肢创伤
第一节 锁骨骨折
第二节 肩关节脱位
第三节 肱骨干骨折
第四节 肘关节脱位
第五节 腕骨脱位
第六节 掌骨骨折

第三章 下肢创伤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
第二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第四节 髋关节脱位
第五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第六节 胫骨干骨折

第四章 脊柱及骨盆创伤
第一节 颈椎损伤
第二节 骨盆骨折

第五章 周围神经与外周血管损伤
第一节 臂丛损伤
第二节 桡神经损伤
第三节 正中神经损伤
第四节 尺神经损伤
第五节 上肢血管损伤
第六节 下肢血管损伤
第七节 四肢静脉损伤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