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政治的新科学 导论
0.00     定价 ¥ 5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42666192
  • 作      者:
    [美]埃里克·沃格林(Eric,Voegelin)
  • 译      者:
    孙嘉琪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1901-1985),20世纪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生于德国科隆,就读维也纳大学,并成为该校法律系的政治科学教授。为了逃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他携妻子移民美国,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沃格林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1942年加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政府学院。1958年接受慕尼黑大学邀请,继任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科学教席。1969年回到美国,加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并在此工作直至1985年1月19日去世。沃格林一生出版和发表了相当多的著作和文章,最终汇集成34卷本《沃格林全集》。
展开
内容介绍

《政治的新科学》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之一,也是沃格林*为著名的作品。本书源于1951年沃格林在芝加哥大学所作的一系列有关代表问题的讲座,

该讲座主题为“真理与代表”,后来以“政治的新科学”为标题在1952年出版。全书由6篇讲稿构成:1. 代表与存在;2. 代表与真理;3. 罗马帝国中的代表之争;

4. 诺斯替主义:现代性的本质;5. 诺斯替革命:清教徒的案例;6. 现代性的终结。

本书的出版在当时被视为一个重大事件,沃格林由此确立了他在美国的学术声誉,《时代周刊》甚至把它作为一期的封面故事,发表了书中那篇当时引起广泛争议、

至今仍影响深远的文章——“诺斯替主义:现代性的本质”。

沃格林对于政治科学的思考,是对人类存在的整全研究,是人类在实在结构之中的参与。它并非基于抽象的西式理性,而是基于普遍人性的政治理论,基于更广泛、深刻的历史理解,

他更加赞同不同文明与文化的特殊性。

《政治的新科学》出版至今已经将近70年,沃格林所提出的各种存在性问题,对于当今在全球化舞台上占据突出地位的中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政治的新科学》是沃格林著作中得到广泛阅读的一本,数十次再版重印,其“令人震惊的书名”很可能是其成功的一个理由。
  这本书激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兴趣,以致《时代周刊》以标题“新闻和约阿希姆的孩子们”作为其30周年特别文章。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为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匿名评论说:这本书必须被视为半个世纪以来关于欧洲政治特征具启发性的著作,这是一本强有力且生动的书,足以使人们对其主要论点同意与否变得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布莱希特(Arnold Brecht)在多处写道:“本世纪中叶,在政治科学中对实证主义、科学方法和相对主义的反抗正朝前推进。现在发现,这种反抗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表达,竟然出现在沃格林教授这本短小难读但却丰富而重要的著作中。”耶鲁大学政治科学家达尔(Robert A.Dahl)尽管全然排斥沃格林的观点,但也不得不承认沃格林是“有着极大学问的作者,因为他运用公元3世纪文献的技巧胜过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运用《纽约时报》”。
  ——摘自埃利斯·桑多兹(Ellis Sandoz)教授《沃格林革命》
展开
精彩书摘
  《政治的新科学 导论》:
  总结。存在的定义。论代表制度。当代代表理论的地方褊狭主义
  在这种层面上对代表的分析已经就此结束了。下面我们可以简要总结一下。
  我们先后分别讨论了基本要素意义和存在意义上的代表。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过渡是必要的,因为仅仅描述一个政治社会的外部实现并没有触及其存在的根本问题。于是对存在条件的探究,引向了关于接合的诸多问题以及对接合类型与代表类型之间的密切对应的理解。该分析的结果可以用这样的界定来表达,即当一个政治社会在将自己接合起来并产生一个代表之时,这个政治社会就开始存在了。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界定,那么代表性制度的基本要素类型就只涵盖到某种特定的接合与代表类型的外部实现。因此,在批判科学中,最可取的就是将“代表”这一术语的使用限制在其存在意义上。只有以这种方式限制其使用,社会接合才能被明确视为存在上的首要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清楚地了解到传统上所谓的代表制度能够发展起来的那些极为特殊的历史条件。我们之前已经暗示,它们只出现在古希腊一罗马和西方文明之中;而它们发展的条件是以个人作为可代表单元的接合这种最初的方式形成的。伴随着这一分析,随后出现了一些目前无法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人民”这一符号,福蒂斯丘的“人民的意向”及其内在论的内涵,还有这样一种封闭的王国与在教会中人的属灵性代表之间的关系。这些尚未回答的问题,我将在这些讲座的后半部分集中讨论。
  然而,对这些概念适当地进行分殊,则证明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关切问题。基本要素问题与存在问题之间的不充分的区分,被视为是政治实在中的一个事实。作为一项在实在中实际发生的事情,这一混乱引发了一个关于它自身的问题。一种特殊的接合类型对“代表”这一符号的持续篡夺,乃是政治和文明地方褊狭主义的症状。当这种地方褊狭主义模糊了实在的结构时,它们就变得非常危险。奥里乌强烈地暗示,在基本要素意义上的代表绝不是抵御一个社会存在性瓦解和进行重新接合的保障。当一个代表没有履行其存在性的任务,其地位在宪制上的合法性并不能拯救他;用汤因比的话来说,当某个具有创造力的少数派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少数派时,它就有被新的、有创造力的少数派所取代的危险。在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漠视,乃是导致我们时代西方社会严重的内部动荡及其强烈的国际反响的重要因素。我们自己的外交政策是加重国际失序的一项因素,因为它真诚却幼稚地努力通过将基本要素意义上的代表制度传播到那些不具备代表制度运行所需的存在性条件的地方,试图来治愈这个世界的罪恶。这种面对其后果仍然顽固不化的地方褊狭主义,对于科学家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人们不能将导致持续战乱的西方民主国家的古怪政策,用个别政治家的软弱来进行解释——即便这种软弱有强烈的证据予以支持。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前言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代表与存在
第二章 代表与真理
第三章 罗马帝国中的代表之争
第四章 诺斯替主义:现代性的本质
第五章 诺斯替革命:清教徒的案例
第六章 现代性的终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