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山泉:让·弗洛莱特
0.00     定价 ¥ 59.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67586406
  • 作      者:
    马赛尔·帕尼奥尔
  • 译      者:
    马忠林,孙德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法国当代文学大家、法兰西学院院士马塞尔·帕尼奥尔晚年的力作。
2、古希腊式的悲剧,寓于人类命运的不解之谜,以普罗旺斯的真实血肉炽烈重演。
3、献给“外乡人”的苍凉挽歌,群山亘古沉寂,一如它们的深邃灵魂。
4、法国电影史上不朽名片《恋恋山城》的文学原著。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马塞尔·帕尼奥尔(1895-1974),出生在法国南方欧巴涅镇的一个教师家庭。大学学业结束之后,曾在马赛和巴黎任英语教师。后来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发表讽刺喜剧《托帕兹》,一举成名。稍后,他又完成了著名剧本《马赛三部曲》:《马里留斯》(1928)、《法尼》(1929)、《凯撒》(1931),从此蜚声文坛。1946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接着,他又转向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有《小天使》(1934)、《面包师傅的妻子》(1938)、《掘井人的女儿》(1941)等传世。这一系列成功的电影剧本的创作充分显示了这位普罗旺斯人的艺术才华。到了1935年,他又重新回到戏剧创作的道路上来。1946年,发表了气魄宏大的五幕话剧剧本《犹大》。帕尼奥尔的小说创作,主要有自传体系列小说《父亲的荣耀》(1957)、《母亲的城堡》(1957)、《秘密时光》(1960)、《爱的时光》(1977),以及长篇小说《山泉》等。马塞尔·帕尼奥尔同时还是一位翻译家。他的译作主要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牧歌集》。

译者简介
马忠林,1937年生于吉林辽源。1958年,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毕业后,被选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出国汉语师资外语培训班,学习法语。曾赴柬埔寨磅湛王家大学、几内亚科纳克里美景学校,任教学翻译。1975年,调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任汉语教师,直至1997年退休。其间数次赴法国,在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三大学任汉语教师。出版的翻译作品有:《生活在等待他》([法]罗曼·加里),《左拉》([法]阿尔芒·拉努),《山泉》([法]马塞尔·帕尼奥尔,又名《玛侬姑娘》)。

孙德芗,1940年生于河南濮阳。1958年,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历任吉林市、一高级中学、长春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1975年,调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任汉语教师,直至2000年退休。曾赴法国,在巴黎蒙日洪中学任汉语教师。出版的翻译作品有:《山泉》([法]马塞尔·帕尼奥尔,又名《玛侬姑娘》)。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发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乡村的一个真实故事。生活在繁华城市里的税务员让•弗洛莱特,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到他一心向往的“左拉笔下的天堂”——他的出生地巴斯第德白房村,准备开始他梦想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过生活的画卷并非如他所想的那样轻松顺利地展开。这个古老村庄的家族关系盘根错节,日常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村民们处心积虑地追逐自认为的“利益”,为那位想要实现理想生活的税务员的悲剧命运定好了旋律、基调与音符。
展开
精彩书评
帕尼奥尔则长于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以一种略带距离的温情和天生的幽默情怀,描写小人物的种种生活境遇,在他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一种生活的睿智,一种加缪在描写托尔教堂倒映在索格河中时感受到的“智慧”。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

帕尼奥尔从《马利尤斯》等“马赛三部曲”起步营造自己的充满南方情调的人道主义,随后在乔诺的影响下,从马赛转向内地,从《泉水玛侬》(1952)起,他又发挥天马行空的创作灵感为普罗旺斯谱写内容广泛的史诗。
——安德烈·巴赞(法国电影理论家)

帕尼奥尔没有向我们复述真实的神话故事,而是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事件的乡愁式的回顾文本。
——斯拉沃伊·齐泽克(当代著名哲学家)

帕尼奥尔的作品似乎总洋溢着南方明媚的阳光,温暖宜人。
——朱晓洁(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

在作这么一些老生常谈时,他的目的似乎不在于让人保持听故事的要素:紧张感,而是让人像品味一杯香气馥郁的清茶,微笑之中缓缓地点头。
——王璞
展开
精彩书摘
巴斯第德白房村是一个有一百五十多口人的小村庄,坐落在埃都瓦勒山脉的一个支脉的山峦之中;距欧巴涅镇约四公里……有一条土路通向那里。土路在陡坡上爬行,从远处望去,仿佛是从天上垂下来的一条白带子。村庄靠山的那一面,只有一条崎岖的驴骡走的山路,从这条山路上又分出几条羊肠小道,曲曲弯弯,通向天边。
巴斯第德白房村有五十多幢房屋,互相毗连着。所谓白房村,也只剩下名字而已,房子早已经不白了。它们都排列在五六条小胡同的两边。为了躲避那灼热的太阳,胡同的路修得很窄,没有人行道,路面也没有铺沥青。为了避免密斯托拉风 长驱直入,胡同也就变得曲曲折折了。
不过,面对着东边的峡谷,倒有一块狭长平坦的空场,靠深谷的一边,用条石砌成了六米多高的石墙。空场上面筑有石栏,还有一排很古老的梧桐树,人们管这儿叫“林荫大道”,老人们常来树荫下坐坐,聊聊家常。
林荫大道的中间,有一个很宽的十二级的台阶,连着被房屋围起来的小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饰有石刻贝壳的小供水塔,它是使这个村庄诞生的母亲。五十年前,从马赛来的一个“避暑者”(他在打猎季节偶尔到这里来两三次)留给山民们一小袋金币,这样人们才得以把这个地方唯一的一个大山泉的晶莹闪亮的泉水引到小广场上来……从那时候起,散落在山沟里和山坡上的一些小农户逐渐迁移,围着小供水塔定居下来,于是这里变成了一个村庄。
整个白天,人们都可以看到,在供水塔的水龙头下面摆着一些小罐和带双耳的大瓮,旁边站着姑娘和媳妇们,她们一面倾听着清澈的泉水落入水罐时奏出的动听的音乐,一面交换着当天的新鲜事儿。
在广场的周围,有几家店铺:咖啡香烟店、杂货店、面包点心店、肉店,然后是门大敞着的木匠铺,它的旁边是铁匠铺。教堂在后边,看上去很破旧,但它的历史并不悠久,并且矮小,它的钟楼绝不比其他房屋高。
一个小胡同离开广场,向左边延伸,通到另外一个撒满绿荫的空场,矗立在空场旁边的是村子里的最大的建筑物。
这个建筑物是村政府所在地,同时共和党人联谊会也设在这里。联谊会的主要活动就是发行彩票和组织滚球比赛。每逢星期天,滚球比赛都在两个空场的梧桐树下进行。

巴斯第德人身材都比较高大,健壮。他们虽然出生在距马赛老港只有二十公里的地方,可他们并不像马赛人,甚至与马赛远郊区的普罗旺斯人也不一样。
巴斯第德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姓氏少,人们在他们中间只能找出五六个姓来:昂格拉德,沙贝尔,奥利维叶,卡斯卡韦尔,苏贝朗。为了避免混淆,人们在名字的后面不是加上家族的姓氏,而是加上母亲的名字,如庞菲尔•福蒂耐特,路易•艾蒂安耐特,克拉里吕斯•莱娜。
展开
目录
一 巴斯第德白房村
二 苏贝朗家的爷俩
三 “扎水泡”和偷猎者
四 一枚铜钮扣
五 大打出手
六 倍受煎熬的乌高林
七 克来斯班人
八 “偶然事故”
九 “挠人姐”的回信
十 城里人的鞋印
十一 让•弗洛莱特一家
十二 往他要摔下去的方向推他
十三 神秘的水泥管
十四 富于幻想的实干家
十五 继承来的钱不是好东西
十六 滚球场上议论纷纷
十七 上帝派来的使者
十八 “傻子”计划
十九 布朗梯也
二十 一件稀罕物
二十一 这可能是一种灾难
二十二 头三脚算是踢开了
二十三 上帝眷顾驼子
二十四 走上正轨
二十五 友谊
二十六 到村里做弥撒
二十七 谚语和老农的话
二十八 伐木工
二十九 算他走运
三 十 圣灵山的诅咒
三十一 心事重重的庞菲尔
三十二 可怜的让先生
三十三 问题解决了
三十四 神秘的黑漆标记
三十五 这农场值多少钱
三十六 一个可怕的故事
三十七 爆破
三十八 人家的遗产
三十九 这里永远是让先生的家
四 十 慷慨
四十一 玛侬的悲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