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漂流记
0.00     定价 ¥ 32.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31746362
  • 作      者:
    屠岸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屠岸(1923年11月23日—2017年12月16日),本名蒋壁厚,笔名叔牟,江苏省常州市人。1946年肄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曾任《戏剧报》编辑、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及副总编、总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2011年11月,获得“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奖。著作有《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屠岸诗选》等;译著有惠特曼诗集《鼓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历史剧《约翰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本书是翻译巨匠屠岸先生的首部长篇作品,在他13岁即创作完成,这是一部忠实于事件原貌的“记叙文”,从一个少年眼中讲述战争年代的独特记忆。

展开
精彩书摘

《漂流记》新版序

这本小书,是抗日战争初期一九三七至一九三八年笔者与家人逃难避祸经过的文字记录。写作过程已在《〈漂流记〉:一点说明》中说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的战争,是为保卫中华民族、保卫人类尊严、抵制并击退日本侵略暴行的伟大人民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的战争是残暴的侵略战争,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人类的反动战争。日军肆意屠杀中国的和平人民,强奸中国的和平妇女,抢劫中国人民的血汗财产,烧毁中国百姓的房屋和城市建设。日本充分暴露了他们兽性的、非人的凶残本性。当年英国曼彻斯特的记者田伯烈(H.J.Timperley)来华采访后于一九三八年出版的《外国人目睹的日军暴行》一书中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向世界公布称,“发觉事态之惨,殊出人意料”,一千八百万难民“被埋葬在黑暗与风暴之中”,日本侵华乃是世界“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最近中国吉林省新发掘出日本侵华军来不及销毁的档案,是日军侵华过程中自己写下的记录,内容涉及实施南京大屠杀、强制性奴隶(“慰安妇”)、向731部队“特别移送”人员以供做活体实验、残酷奴役劳工等伤天害理、骇人听闻的罪行。这批档案相当于日军的“自供状”,为他们的罪行提供了原始证据,可谓铁证如山。

笔者当年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日本侵略军迫近家乡江苏常州时,随家人逃难,一路上记下了所见所闻,文笔幼稚,但难得的是,所记的都是历史的真实。虽然没有直接的战场经历,但所写的一草一木都是真实的。若非亲身经历,不可能这样写出。它排斥了任何虚构与渲染,因此,它也就是历史。

它原是一本记事簿,是为了自己回忆时有个依据,从没有想到要正式出版。现在,北方文艺出版社决定出版这本小书,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为了使读者获得更多认知,除了保留原有的插图外,还增加了若干图片和文字说明,以及一幅逃难行踪路线图。

感谢北方文艺出版社的好意和责任编辑安璐女士的辛劳,感谢所有愿意翻阅这本小书的亲爱的读者。


屠岸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三日

《漂流记》:一点说明

这本《漂流记》写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记的是当时我与全家逃难的经过。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同年,“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我原在上海中学求学,此时正返回故乡常州度暑假。日本侵略军沿京沪(今沪宁)线向南京方向进攻,迫近无锡、常州。当时我十三岁,是初中二年级学生。我随家人从常州逃到镇江,再逃到武汉、新堤(今洪湖市),后又经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乘轮船于一九三八年一月返回上海,住在法租界姨母家。其时上海已经沦陷于日军,但英、法租界日军不得进入,故称“孤岛”。我在逃难期间,一路记下所见所闻所历,途中时写时辍。到上海后,作追记补充,完成于一九三九年六月,其时我已十五岁。原稿用自来水笔(今称“钢笔”)写于一练习本上,附有插图若干,均为途中我和家兄孟厚(荣哥)的写生之作。这个本子除缺失十二页外,至今保存完好。今日略作整理,作一本小书,约十二万字,打印成册,复印若干份,以赠亲友。所谓整理,仅改正错别字,补正漏字,将某些学校或机构的简称改为全称(怕读者不明),此外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增加了第二十四、二十五两条注释和一项“附录”(《漂流记》中的人物)。当时稚拙的文风和童年的幼稚想法,一概保留,以存原貌。书名《漂流记》曾想改为《逃难记》,现决定不改。当年手稿上写了个笔名:叔牟,也保留。


屠岸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三日

?


展开
目录

《漂流记》新版序?/1

《漂流记》:一点说明?/3

第一章 归故乡常州之后?/1

第二章 前黄之行?/4

第三章 逃难前?/27

第四章 风雨夜程?/36

第五章 风尘中的省会——镇江?/42

第六章 浩渺的长江?/46

第七章 大都会中之彷徨者?/55

第八章 巧 遇?/66

第九章 小火轮中?/72

第十章 大镇——新堤?/78

第十一章 异乡的生活?/90

第十二章 新 居?/99

第十三章 返 道?/112

第十四章 奔走在武汉?/127

第十五章 铁道线上——粤汉铁路?/130

第十六章 珠江之畔?/143

第十七章 南海一小岛——香港?/149

第十八章 天涯畅言?/155

后 记?/167

附 录 《漂流记》中的人物?/170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