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作为一种新型交易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背后的风险尚未充分释放,一旦市场开放而监管没有同步,将会形成巨大的漏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既要“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又要“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故此准确把握程序化交易实质,规范引导其健康发展,已成为摆在我国金融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书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程序化交易机理及其市场影响进行解读剖析,对程序化交易的风险监控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剖析程序化交易内在机理。本项目利用技术分析原理,围绕规则设计、过程监控、回顾测试和绩效评价四个方面对程序化交易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打开程序化交易“黑匣子”的同时提供了风险监控的抓手。第二,探究程序化交易的市场影响。本项目对程序化交易引发的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和市场公平性问题展开定量分析,既对国外已有研究做了深入拓展,又结合了我国市场实际的特征。第三,建立程序化交易风险监管方案。本项目利用技术分析风控指标计算程序化交易策略风险,利用多因子风险模型考察程序化交易系统性风险,这些均是本项目在程序化交易风险监管方向做出的新探索。本研究成果,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已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交流沟通。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