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外人文精神
0.00     定价 ¥ 9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20155366
  • 作      者:
    孙伟,等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伟,男,山东临沂人,哲学博士,2008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儒家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早起中国余古希腊宇宙观比较研究”、201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基础类重点项目“基于郭店楚简的早期儒家心性论问题研究”;主持并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国家人类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暨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优秀类项目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外人文精神》尝试在比较哲学的视野下对中外人文精神进行研究。这意味着,中外人文精神的研究不能仅仅研究各自思想本身,更要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一方思想如何对另一方思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或辩护,借此解决理论解读中的困境和难点问题,庶几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及东西方哲学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提供一条可能途径。
展开
精彩书摘
  《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外人文精神》:
  罗马人是天生具备政治、法律直觉的民族,他们为自己树立的种种理想和品质,极好地体现了现代国家所谓的“公共生活”的典范。从现代欧洲国家历史文明发展的角度而言,十五到十八世纪,所谓文艺复兴,很大程度上也包括对罗马文化的复兴。就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文教思想来看,现代意义上的(欧洲)国家与古罗马也极更为接近。
  但是,如果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相比,古罗马的哲学思想和精神魅力仿佛存在于灯盏的影子之下。或许因为古希腊哲学的智慧之光在西方哲学史上太过夺目,又或许是因为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在西方后世影响之长久深远,相形之下,古罗马时代的哲学无论与古希腊哲学相比,还是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成就相比,都略显黯淡。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忽略了这个时代的哲人与哲学思想,因为每个时代都以自己独特的姿态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我们要更好地懂得人类思想与生活状况以及为何成为今天的模样,若不能很好地以史为鉴,以历史上关键阶段及其重要人物和思想为切人点,便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自身及当下的理解与判断,更何况,古罗马在西方历史上曾经如许辉煌,对西方后世在现实制度层面影响如此巨大,所以,要准确认识西方当今乃至我们自身的思想问题,古罗马尤其值得关注。
  我们在铺展古罗马的思想图景时,将重点介绍西塞罗的思想,因为他为古罗马做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为古希腊所做的事情,奠定了罗马人的精神底蕴。一方面,西塞罗在传播古希腊思想方面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他又改化古希腊思想,使之融人他对政体、法律等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对于西塞罗哲学思想的探讨,我们将集中在他的一部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想著作——《论共和国》。
  哲学并非罗马本土的产物,对于罗马人而言,哲学属于舶来品。西塞罗《论共和国》中的一位对话者曼尼利乌斯提到一个传说,几乎可以算作罗马人接触哲学的最早记录(11.28-29)。他提出,据说罗马的第二任国王努马是毕达哥拉斯的门生,或者至少属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但是这一传说的提出当即被斯基皮奥否定,因为根据历史年代判断,直到努马死后一百四十年,毕达哥拉斯才第一次来到意大利,斯基皮奥指斥这传说完全是愚蠢、荒谬的虚构。曼尼利乌斯得出结论:“我们不是靠海外舶来的科学,而是靠本地固有的美德变得富有教养。”由此可见,古代罗马本土精神品性曾经和哲学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张力。
  公元前161年,罗马曾经发生过正式驱逐哲人和演说家的事件,事件的政治背景并不清楚,但是到老加图“驱逐”哲人一事已经有了清楚的记载。事情发生在公元前155年,希腊派遣三名哲人出使罗马,分别是学园派的卡涅阿德斯(Carneades)、逍遥学派的克里托拉乌斯(Critolaus)、斯多阿学派的第欧根尼(Diogenes),在当时四大哲学派别中,只有伊壁鸠鲁学派没有派遣代表。西塞罗指出,之所以派这些人作为使者,大概主要因为他们的论辩技巧。这些哲人不仅在外交事务中运用论辩技巧,并且也对公众发表有关哲学论题的演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人文精神的概念界定及历史演变
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二 近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
三 现代哲学中的人本主义

第二章 儒家哲学中的人文精神研究
一 儒家的天人观
二 儒家的道德教化学说

第三章 道家哲学中的人文精神研究——以老庄生死哲学为中心
一 老子思想中的生死哲学
二 庄子思想中的生死哲学

第四章 古希腊人文精神思想的起源
一 古希腊哲学的起源
二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三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
四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五章 古希腊人文精神研究——以《理想国》中的“正义”争辩为中心
一 克法洛斯:正义就是“欠债还钱”和“有话实说”
二 玻勒马霍斯:正义就是“帮助朋友”并“伤害敌人”
三 色拉叙马霍斯: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四 格劳孔兄弟:正义不过是弱者的恐惧

第六章 古罗马哲学中的人文精神研究——以西塞罗为中心
一 希腊哲学各流派的思想
二 希腊化哲学中的西塞罗
三 西塞罗的《论共和国》

第七章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文精神研究——以萨特与梅洛-庞蒂现象学比较为中心
一 生平与著作
二 不同的现象学之路
三 意识与身体——梅洛一庞蒂与萨特现象学比较
四 对时间问题的探讨

第八章 中西人文精神比较研究——以人性论研究为例
一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人性观
二 荀子的“性”与“义”
三 实践智慧与“义”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