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人智慧,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从古希腊到当代,它代表了西方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精华,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我们对待不同的文明,需要取长补短、交流互鉴、共同进步。如习近平指出:“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寻求文明中的智慧,从中汲取营养,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对于增进各国人民友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本丛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深入考察西方哲学经典,汲取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提供较为丰厚的理论资源和文献翻译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智慧则是创造知识的力量。智慧的光芒,一旦被点燃,顷刻间便照亮人类幽暗的心灵,散发出启迪人生的精神芬芳,创造出提升精神境界的力量。
古往今来,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对智慧的渴望,一天也没停止过,人们不断地攀登时代精神的高峰,努力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对智慧的挚爱。热爱智慧,从中汲取营养,需要不断地交流互鉴,克服认知隔膜,克服误读、误解和误译。习近平指出:“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莱布尼茨说,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
展开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