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智能电网安全
0.00     定价 ¥ 32.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16221297
  • 作      者:
    桑杰·戈埃尔
  • 译      者:
    程乐,刘樊,刘曙元,裴佳敏
  • 出 版 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程乐

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所长、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法律话语与翻译中心主任、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Discourse主编,在多本期刊担任副主编或编委。发表论文100多篇、著作40多部。

王春晖

博士,教授,我国知名信息通信战略与法律专家。任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时建中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法律顾问,电信法起草专家组副组长,商务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谈判专家咨询组成员(召集人),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主任,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部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曾任国务院法制办反垄断法修改审查专家小组专家。

张延川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信息通信行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工作。曾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专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获邮电部科技进步奖、信息产业部邮电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等10余项。

桑杰·戈埃尔(Sanjay Goel),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信息技术管理专业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十三五规划项目“网络法律话语经典译丛”之一,介绍了网络威胁、网络物理威胁、智能计量威胁以及智能电网的隐私问题,且讨论了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的手段和标准。此外,还探讨了智能电网实施中的法律问题,尤其是隐私(欧盟数据保护)。

本书对智能电网安全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认为当前形势下注重利用技术手段保护用户的隐私、加强行业监管、统一立法标准等措施对维持与促进智能电网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
精彩书摘
  《智能电网安全》:
  二、安全问题
  智能电网由传感器、监视器、设备网络以及用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计算机组成。所有这些都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分析人员发现了与智能电网相关的计算机安全系统所面临的五大挑战,其中包括大量敏感的用户信息、分布式控制设备、缺乏物理保护、行业标准薄弱以及大量依赖电网的利益相关方。与其他典型电力系统一样,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机密性需要保护消费者和运营数据;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在计量和计费的消费者层面以及运营层面都要求完整性;可用性意味着无论系统状态如何,电源都会继续由用户传输和接收。
  智能电网面临着与所有复杂计算机网络都相同的安全挑战,因此需要确保网络的周界防范和可视可信。根本问题在于,鉴于整个网络规模较大且相互连接,蠕虫和病毒可能会迅速传播。而且,由于网络的分散性,有大量易受攻击的目标。另外,SCADA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不足。例如,西门子公司仍然使用硬编码密码来访问控制系统,这些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大规模的安全漏洞。管理密码通常进行了预编码,并且从未改变原始设置。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进入网络的入口点,包括从被感染的设备渗透、基于网络的入侵、使供应链受损以及恶意内部员工。
  除了第三方专门攻击和入侵之外,智能电网仍面临几个威胁,包括通过窃取数据侵犯隐私、盗电、扰乱服务、物理性损坏设备、拒绝服务以及市场欺诈。侵入智能电表、无线通信或窃取公用事业公司服务器的数据可以获得详细的用户消费计量信息。该信息对于公用事业公司的计费、需求响应和负荷预测是必要的。然而,相同的信息可以揭示个体的生活方式。每个电器具有独特的用电署名,可以从显示用户从事活动的总体使用模式中提取,包括计算机办公、看电视、洗澡和烹饪等活动。雇主、营销人员、保险公司以及犯罪分子可以将这些信息用于不同的目的。营销公司可以将该信息用于有针对性的营销或引入非竞争性定价。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判断用户的日常工作或家庭情况,例如,在房屋里没有人或者仅有一个人时进行盗窃或其他犯罪。通过篡改电表或在破坏加密密钥后改变信息来更改电表读数时,可能会发生窃电。
  三、安全威胁对智能电网的影响
  通信中的细小破坏(约5%)可以造成重大延迟问题,导致操作性能大幅下降。已经为智能电网中的通信技术定义了若干指标,包括分组递交率(#递送/#预期)、平均端到端延迟和平均数据包跃点数(中间节点数)、成功的断开请求比率(#断开请求已发送/#断开请求已发布)。需要定义并保证这些指标的极限值,以确保电网的无缝接人。除通信延迟问题外,关键问题是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能会被破坏。有一些机制可以检测到基于其他传感器数值的数据损坏。然而,攻击者可以使用足够多的传感器处理数据,以致数据损坏难以察觉。这种攻击不是随机而是相互协调的,不可能按顺序来避免检测。为了攻击成功,黑客需要知道控制中心使用的测量检测和分析技术。
  智能电网广泛依赖于广域监测系统(WAM),并根据GPS定位对网络中分布式传感器的数值进行空间分析。测量设备可能伪造GPS定位,导致基于伪造数据而产生错误的控制决策,其结果根据攻击的广度可能会由轻微至严重。可以通过制造干扰来伪造GPS数据,使GPS接收器丢失信号,然后使用提供虚假信息的较高相关峰来创建错误信号。虚假数据可以阻止控制者接收故障信号或者提供错误的故障定位,延迟电源线的检修和恢复。电压尖峰可能被伪装,并且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电压尖峰,导致控制者产生错误的纠正措施,造成电网不稳定。可以伪造干扰的坐标以防止三角测量并延迟故障位置的识别。由于消息定时在智能电网中至关重要,因此攻击者可以使用合法手段来延迟消息并导致拒绝服务或引发故障。攻击者可以用虚假数据冲击数据流并严重降低性能。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实施智能电网所面临的安全挑战
第一节 智能电网架构
第二节 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和威胁
第三节 确保智能电网安全
第四节 减轻信息物理的威胁
第五节 减轻智能电表的威胁
第六节 减轻数据操作的威胁
第七节 减轻隐私威胁

第二章 欧洲视角下智能电网和智能计量系统中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欧盟关于智能电网和智能计量系统行动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
第三节 智能电网和智能计量系统的欧盟监管框架
第四节 欧盟能源监管领域的行为主体
第五节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框架
第六节 智能电网和智能计量系统与数据保护法的相互作用
第七节 智能电网和智能计量系统中个人数据保护的非约束性欧盟监管框架
第八节 隐私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工具
第九节 消费者赋权
第十节 案例研究
第十一节 结语:要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