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知道点世界文化:彩图版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03940545
  • 作      者:
    邓金林编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知道点系列丛书:知道点世界文化(彩图版)》由余秋雨鼎力推荐并作序。<br>    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br>    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呈现。
展开
内容介绍
    《知道点系列丛书:知道点世界文化(彩图版)》介绍了什么是“摩西十诫”?古代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种姓制度?潘多拉的魔盒里到底装有什么?吸血鬼真的存在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呈现,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世界文明的博大精深。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外文化是万仞群峰,我们不应该畏其高峻而仓皇躲开,更不应该看了两眼而自以为已经了如指掌。我们所能做的是,尊敬地在山脚下仰视,勤快地在山道口打听,简单说来,也就是:知道点。<br>    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作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卑琐的生理存在。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种荣辱感。<br>    但是,紧接下来的问题是,必须提防人们对于文史知识的沉溺。沉溺,看似深入,实则是一种以文化名义制造的灭顶之灾。中国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诱别人沉溺来谋生,很不道德。因此,必须在文化的群峰间标划一些简明的线路,在历史的大海中铺设一些浮标的缆索,使人们既领略山水之胜景又不至于沉溺。这种做法用一种通俗用语来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杂、太碎、太滥,只须“知道点”。
    ——著名学者 余秋雨
展开
精彩书摘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顺着哥伦布的足迹,踏上中美洲的土地,来到了玛雅部落。玛雅人委派翻译佳觉,向西班牙第一任主教兰多介绍了自己的文明。兰多被玛雅典籍中记载的事情吓坏了,认为这是“魔鬼干的活儿”,于是下令全部焚毁。经过这番浩劫之后,玛雅人一下子神奇地失踪了,他们灿烂的文化也随之成了千古之谜。<br>    300年后,年轻的美国外交官斯蒂文写了一本《旅行纪实——中美加帕斯和尤卡坦》,激起了人们研究玛雅文化的热潮,不少人致力于研究16世纪西班牙的那场浩劫后,仅留下的3部玛雅典籍和一些石碑、壁画等。然而玛雅的文字是那么古怪、那么难懂,数百年来,这3部天书一样的玛雅典籍,吸引着无数想要“打开”这“硬壳果”的人,但到头来,他们都只能望洋兴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研究玛雅文化,美国和苏联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还使用了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即使如此,到目前为止,据说也仅仅能认出其中的三分之一。<br>    1966年,有人根据已认出的这些玛雅文字,试译了奎瑞瓜山顶上的一块玛雅石碑,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它竟是一部编年史。令人惊讶的是这部编年史中记载着发生于9000万年前,甚至4亿年前的事情。可是4亿年前,地球还处在中生代,根本没有人类的痕迹,难怪那些欧洲的宗教狂人认为佳觉所介绍的玛雅文明是“魔鬼于的活儿”了。<br>    玛雅的文字连现代电子计算机都“敲”不开,而且他们的历史要上溯到4亿年以前。可见,他们绝不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其实他们很早就有了数系、纪年和古怪的历法。<br>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数系中的“0”这个符号的发明和应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者从玛雅文化的研究中发现,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已应用了“0”这个数学概念,而且玛雅数系的特点是20进位的,在石碑中竞出现了长达11位的大数字。例如在计时上,玛雅人有一个称为“阿劳东”的单位,就相当于23040000000个日。这样巨大的单位,只有在测量星际距离和星际航行时才需要。因而,玛雅的数系被人们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br>    每个民族一般都有一个纪元。罗马帝国的纪元以它的建立为起点;希腊以第一次古奥林匹克竞技为起点;基督教国家则以耶稣的诞辰为起点
展开
目录
    古文明的脉络<br>    玛雅文明之谜<br>    玛雅人的金字塔<br>    神秘的能场<br>    提卡尔国家公园<br>    失落的玛雅文明<br>    与神共舞的玛雅人<br>    外星人建成的马丘比丘<br>    英国史前巨石阵之谜<br>    无可逃脱的法老诅咒<br>    永恒的真身<br>    斯芬克斯的守护<br>    会说话的石碑<br>    神奇古都底比斯<br>    太阳之子埃赫那吞<br>    刻在泥版上的文字<br>    让人神往的“美索不达米亚”<br>    汉穆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br>    尼布甲尼撒二世<br>    “冒犯上帝的城市”巴比伦<br>    亚述帝国与 “血腥的狮穴”<br>    “宇宙之王”——居鲁士<br>    大流士改革<br>    《一千零一夜》<br>    推开异域之门<br>    流浪的犹太民族<br>    寻找“约柜”和“所罗门珍宝”<br>    所罗门的智慧<br>    所罗门的印章<br>    摩西“十诫”<br>    哭墙<br>    埋在“死人之丘”下的城市<br>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br>    《摩诃婆罗多》<br>    “吠陀文学”小释<br>    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br>    恶魔阿修罗<br>    伟大的阿育王<br>    纪念爱情的奢侈品——泰姬陵<br>    日本茶道<br>    “剖腹自杀”的真相<br>    假名文字的由来<br>    俳句<br>    浮世绘<br>    舞乐、歌舞伎和能乐<br>    朝鲜的文字变迁<br>    信仰之旅<br>    艺术宝库阿旃陀石窟<br>    “舍身饲虎”<br>    佛陀<br>    涅檗<br>    佛之“三毒”<br>    舍利和塔<br>    犍陀罗艺术<br>    吴哥古迹<br>    婆罗浮屠佛塔——印尼的金字塔<br>    希腊的光荣<br>    地下迷宫<br>    雅典卫城<br>    希腊国宝——帕特农神庙<br>    奥林匹亚赛会<br>    为美女而战<br>    马拉松<br>    斯巴达<br>    亚历山大<br>    改革家梭伦<br>    伯里克利与雅典<br>    贝壳放逐法<br>    雄辩家德摩斯梯尼<br>    希罗多德<br>    “助产”的苏格拉底<br>    阿喀琉斯与乌龟<br>    苏格拉底之死<br>    柏拉图<br>    只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br>    天父——宙斯<br>    《荷马史诗》<br>    《伊利亚特》<br>    诗人桂冠的来历<br>    古希腊悲喜剧的诞生<br>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br>    索福克勒斯<br>    欧里庇德斯<br>    《伊索寓言》<br>    希腊雕刻——《掷铁饼者》<br>    米洛斯的维纳斯<br>    罗马的梦想<br>    庞培古城<br>    罗马和母狼<br>    “白鹅拯救了罗马”<br>    法西斯笞棒<br>    “古代的坦克”——战象<br>    角斗<br>    古罗马斗兽场<br>    恺撒与埃及艳后<br>    奥古斯都<br>    图拉真纪功柱<br>    胜利者的建筑<br>    中世纪的十字架<br>    骑士<br>    十字军东征<br>    欧洲历史上的王冠<br>    英王称号的历史沿革<br>    英国的女王<br>    《马可·波罗游记》<br>    瓦斯科·达·伽马<br>    基督教的圣事<br>    阿门<br>    耶稣的十二门徒<br>    和平鸽和橄榄枝<br>    因信称义<br>    上帝死了<br>    圣诞节的起源<br>    十字架——“从野兽的标记”到“信仰的标志”<br>    耶路撒冷<br>    哥特式艺术与巴黎圣母院<br>    文学心灵的历史<br>    文艺复兴<br>    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br>    但丁<br>    薄伽丘与《十日谈》<br>    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br>    莎士比亚<br>    《哈姆雷特》<br>    弥尔顿与《失乐园》<br>    莫里哀与他的喜剧人生<br>    歌德——最后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巨人<br>    拜伦——忧郁的浪漫主义诗人<br>    “湖畔派”诗人<br>    雨果与他的《悲惨世界》<br>    司汤达——与政治同行的作家<br>    文学史上的拿破仑——巴尔扎克<br>    狄更斯<br>    俄国文学的始祖——普希金.<br>    果戈理<br>    托尔斯泰——死在寻找宁静之乡的路上<br>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br>    现代哲学与科学<br>    伏尔泰与启蒙运动<br>    尼采:唯意志论<br>    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br>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说<br>    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说”<br>    “知识就是力量”<br>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br>    揭开雷电之谜的人——富兰克林<br>    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br>    神奇的艺术旅程<br>    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br>    蒙娜丽莎的微笑<br>    罗丹<br>    莫奈与印象派绘画<br>    毕加索和《格尔尼卡》<br>    凡·高与他的《向日葵》<br>    与命运抗争的“乐圣”贝多芬<br>    肖邦与波兰音乐<br>    芭蕾舞的起源<br>    华尔兹舞<br>    绚丽奔放的西班牙舞<br>    别具风情的拉丁舞<br>    现代自由舞蹈之母邓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