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俗文学史.下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802141711
  • 作      者:
    郑振铎著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馆自1897年始创,即着意译介西学,编纂课本,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务。
    迨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学界亟需高等书籍,本馆张元济、高梦旦诸先生乃与蔡元培、梁启超等学界前辈擘画宏图,组编诸科新著,以应时需。是为本馆出版学术著作之始。
    尔后数十年,幸赖海内外学人伐山开辟,林林总总,斐然可观。若文学,若语学,若史学,若哲学,若政治学,若经济学,若心理学,若社会学以及其他诸科学门类,多有我国现代学术史上开山之著、扛鼎之作。学术著作的出版使本馆进一步服务于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培植和民族新文化的构筑,而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光荣。
    五十年代以后,本馆出书虽以移译世界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先,而学术著作的出版亦未曾终止。近年来已先后有多种问世,今后拟更扩大规模,广征佳作,以求有为于未来中国文化的建树。
    转瞬百年。同人等因念本馆素有辑印各种丛书的传统,乃议无论旧著新书,凡足以反映某一时期学术思潮、某一流派学术观点、某一学科新的建树、某一问题新的方法以及其他足资长期参阅的作品,均拟陆续选汇为《商务印书馆文库》而存录之,俾有益于文化积累而取便学林。顾兹事体大,难免力不从心,深望各界读者、学界通人共襄助之。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后,郑氏与胡愈之等致信国民党当局抗议,险遭逮捕,乃入欧洲避难并游学,于英法两国之国家图书馆研读中外文学,初步接触外国民俗学理论。
    郑氏所撰第一篇冠以“俗文学”之名的文章《敦煌的俗文学》,发表于《小说月报》第二十卷第三期(1929年3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郑氏离沪入京,任教于燕京与清华两校。一九三二年在北平出版四卷本《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充分肯定民间文学、俗文学之地位,译出《民俗学概论》,毁于日军炮火。又译出英国民俗学家柯克士之《民俗学浅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4年)。至此郑氏之俗文学观逐渐形成。一九三八年终由迁至长沙的商务印书馆推出其大著《中国俗文学史》。此书“奠定了他的民间文学、俗文学理论体系,也为民间文艺学阵容中的‘俗文学派’奠定了基础”,“代表当时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何谓“俗文学”
  何谓“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
  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
  “俗文学”不仅成了中国文学史主要的成分,且也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中心。这话怎样讲呢?第一,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很狭小,--只限于诗和散文。——所以中国文学史的主要的篇页,便不能不为被目为“俗文学”,被目为“小道”的“俗文学”所占领。哪一国的文学史不是以小说、戏曲和诗歌为中心的呢?而过去的中国文学史的讲述却大部分为散文作家位的生平和其作品所占据。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何谓“俗文学”
第二章  古代的歌谣
第三章  汉代的俗文学
第四章  六朝的民歌
第五章  唐代的民间歌赋
第六章  变文
第七章  宋金的“杂剧”词
第八章  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九章  元代的散曲
第十章  宝卷
第十二章  弹词
第十三章  鼓词与子弟书
第十四章  清代的民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