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39648835
  • 作      者:
    黄复彩著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复彩,安庆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佛教》、《甘露》杂志执行主编。出版有:长篇小说《红兜肚》(获安徽省2007-2009社会科学奖文学类长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历史小说《梁武帝》,中短篇小说集《魂离》、《菩提烟魂》,散文集《心如明镜台》、《-花一世界》、《皖山禅话》、《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乌篷船》、《-河两岸》、《禅的故事》、《佛的故事》等十余种。其中《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一书被上海市教委推为“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
展开
内容介绍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
  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展开
精彩书摘
  他问老和尚:“师公你念的什么咒语,将来我也能替人家孩子治病。”
  老和尚把那咒语又念了一遍:“罗那多罗摩罗提离耽波罗提利吼楼寿无楼寿……”
  有一天,寺里又来了一个生病的孩童,戒如老和尚出门了,他就将佛前供水在那孩童的头上洒了几滴,然后将老和尚教他的咒语念了一遍又一遍,结果那孩童仍然高烧不退。他问师公:“我把你教我的咒语念了三遍,怎么一点也不管用呢?”老和尚哈哈大笑,说:“有那么简单吗?你得把那咒语念上八万四千遍,你把那咒语念过八万四千遍了,你的功夫也就差不多了。”
  大雪过后,从山外拥来一批民工,他们手到之处,一棵棵大树轰然倒地。这些民工砍遍了周围的竹木,又开始打起莲花塘山林的点子。戒如老和尚说:“这些山林是莲花塘祖业,不能让这些家伙乱砍滥伐。”那些日子,戒如老和尚带着朱毛和,盘着腿,坐在那道进山的小木桥上。远远的,一队民工来到山口,他们看到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坐在桥头,拦住去路,便叫着:“和尚,我们要进山挖野菜呢。”
  老和尚说:“药农进山闻药香,猎人进山闻腥臊。我还不知道你们干什么来吗?”
  有人走过来,他们用手推他,想把他推下桥去,又哪里推得动?那人知道,这和尚有些功夫,于是,他招了招手,又过来一个人,两人一起去搬老和尚。老和尚耸了耸肩,那两个人哎哟一声,先后滚进桥下的雪坑里。又有几个胆大的民工一齐过来,老和尚扭一扭腰,那几个家伙就像喝多了,站不稳,一个个从桥上落下去,好在桥下水不深,但他们却一个个被摔得鼻青脸肿。那批民工没辙了,他们知道用武的对付不了这个和尚,便改用文的。他们说:“和尚师父,放我们过去吧,我们也是为了生活啊。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你什么,还不行吗?”
  老和尚睁开眼来,说:“好啊,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他吩咐朱毛和:“毛和,给我捡些松球来。”朱毛和捡来一堆松球,老和尚指着那为首的民工说:“我想要你的耳朵。”说着,一颗松球砸过去,那为首的叫了一声,耳朵差点被削去半个。老和尚又指着另一个人说:“我想要你的鼻子。”一颗松球过去,那家伙的鼻孔当时就流出一股黑血,差一点晕死过去。老和尚又指着另外一个说:“你们这一行中,你叫得最凶,我想要你的嘴巴。”那为首的叫着:“和尚师父,不要啊,不要啊,我还要留着嘴巴吃饭啊!”老和尚说:“我说要你们的耳朵,要你们的鼻子,要你们的嘴,你们都舍不得,可这片山林是山的耳朵,山的鼻子和嘴,你们将它们砍了去,山又如何活命呢?”那批民工说:“活菩萨,我们不来砍你们的山林了,我们去别处砍了。”说着,捂着受伤的耳朵或是鼻子走了。
  看着那批民工逃去的身影,朱毛和叫着,拍着手,说:“好啊,师公真有你的。”说着,就捡起那些松球,学着老和尚朝一个目标砸去,可那些松球似乎并不听话,它们在空中轻飘飘的,无论他怎样努力,也砸不中任何一个目标。于是他知道,功夫不是一天练成的,真正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戒如老和尚一心要修复千年道场莲花塘,他决定带着朱毛和去一趟江西。那边的居士早就想请戒如老和尚前去讲经,他们说,修复莲花塘是他们共同的事,师父我们等着你啊。
  江西是禅宗的发源地之一,当年马祖道一与石头希迁两位大师,一个坐镇江西,一个卓锡湖南,引得无数学人纷至沓来,学人中流传“考官不如考佛”一说,始有“走江湖”之俗语,江西有广泛的佛教资源,马祖道一的禅法在这里源远流长,一代代大师层出不穷。百丈寺,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卓锡地,怀海禅师立百丈清规,至今成为丛林规则。此外,沩山灵佑,曹山本寂,洞山良价,这一串串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戒如老和尚在江西逗留了二十余天,给出家僧众讲《始终心要》,并给在家居士讲《仁王护国经》一部、《优婆塞戒经》一部。讲经结束,老和尚携一批功德款由景德镇一路回屯溪莲花塘。
  那天晚上,老和尚带着朱毛和宿在景德镇附近的一家小旅社里,因旅途疲劳,匆忙洗罢,倒床便睡。半夜里,从窗口跳进两个蒙面人来。老和尚知道来者不善,而且外面必有外援,便打起笑脸,说:“阿弥陀佛,都是道上人,二位兄弟一定手头紧了,我这里有一些碎银两,是路上用的,就请先拿去用吧。”
  一个蒙面人冷笑一声,说:“这点钱打发叫花子吗?谁不知道你在江西化了大笔银两,至少也得分一半给我们。”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童年纪事
第二章 历经磨难
第三章 学佛生涯
第四章 茫茫寻师路
第五章 莲花佛国
第六章 朝山路上
第七章 普贤行愿
第八章 回家的路
第九章 世人皆笑我痴,我痴只有山知
第十章 花开见佛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