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222051249
  • 作      者:
    (俄)顾彼得(Peter Goullart)著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中文)中较翔实地描述了20世纪0年代或更早期的丽江风情。举凡民族、宗教、节日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无所不包,是一本不可多得亦可算为最早的丽江风情录。作者本人宣称他写这本书是坚定地作为丽江纳西人中的一员来陈述的,可以使读者与他一起步入这块有着"天堂的景色"乐土,并与各民族兄弟姐妹一道共同赞美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和进取向上的人民的这块土地。
展开
作者简介
  顾彼得,1901年出生于俄国,1941年由中国工业合作社委派到云南丽江,1949年离开,1975年病逝于新加坡。顾彼得精通俄语、英语、法语、汉语。主要著作有:《被遗忘的王国》1955;《玉皇山的道观》1961年;《彝人首领》1959;《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地区的经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丽江地区是一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滇藏茶马古道交汇处。在两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森林;还有清澈的湖泊和宽阔的坝子。可谓是风景秀丽,历史古老,民风淳朴,文化灿烂。它与大理、迪庆、怒江、四川毗邻。地区所在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丽工县。半个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得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园般的宁静和谐却鲜为人知深深感动,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如今,这块被遗忘的王国,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引来世人惊喜的目光犹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璞玉出土,刹那间放出夺目的光彩。
  书中较翔实地描述了20世纪40年代或更早期的丽江风情。举凡民族、宗教、节日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无所不包,是一本不可多得亦可算为最早的丽江风情录。作者本人宣称他写这本书是坚定地作为丽江纳西人中的一员来陈述的,可以使读者与他一起步入这块有着“天堂的景色”乐土,并与各民族兄弟姐妹一道共同赞美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和进取向上的人民的这块土地。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初识丽江 翻过山口向下走,啊,美丽的丽江坝,使我为之倾倒。每当春季里我走 这条路来到丽江时,我都赞叹不止。我得下马凝视这天堂的景色。气候温和 ,空气芳香,带着一股从耸立在坝子上的大雪山传来的清新气息。扇子陡峰 在夕阳中闪烁,仿佛耀眼的白色羽毛在顶上挥舞。那上面风暴怒号。雪花漫 卷,犹如帽中绒毛。下面却一切平静。一片片的树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 ,和羽毛般的竹林相互点缀。而这一切都隐蔽在分散的小村落里白色或橘黄 色的房屋背后。玫瑰花遍地都是。篱笆是由大片大片的小双朵白玫瑰编织而 成:大朵白色、粉红色和黄色攀援玫瑰花,垂挂在树上和屋檐上,矮小的单 棵玫瑰遍布于草地和空旷处。香味压倒一切,沁人心脾。田野里冬小麦绿油 油的,水晶般明澈的冰雪溪水潜流其中。深水植物像一束束发丝在水中飘荡 。来自冰川的水分流成无数小溪沟渠,使丽江坝成为世界上灌溉最便利的地 区之一。小溪急流淙淙,百灵鸟和其他鸟类的啼叫声如同神灵的音乐。乡间 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村外。丽江城是看不到的,它隐藏在一座小山背后,小山顶上一个红白色的庙 宇清晰可见。在丽江占支配地位的纳西族农民们成群结队地赶集回来。谈笑 风生的男女牵着马匹,在老远处我们就听到了他们的说话声和歌声。他们当 中许多人都认识我。他们的问候发自肺腑,充满欢乐。回家前他们习惯在城 里渴酒,因而脸色通红。用土坛子装的酒用马驮着,或由妇女用篮子背着,准备在山里寒冷的冬夜到来时享用。一群小伙子穿着短裤和麂皮褂,从一个 拐弯处背后上来,吹着芦笙唱着歌谣。他们是阿托里人(一个生活在南山深 处的神秘部族)他们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前头有一阵杂乱的响声——铃子的 叮当声、铁器的铿锵声、喊叫声和牲口的踩踏声。那是从城里出来的一队藏 族马帮。不久,马帮的主人骑着肩宽体壮、粗毛蓬松的矮种马来了。他们是 两个藏族绅士,穿着华丽的红色丝绸衬衫和厚实的上衣,腰间系着彩带,头 戴绣金宽边帽。“你们上哪儿去?”我用藏语向他们问候。“去拉萨。”他们咧嘴说。然后其中一个用漂亮的英语说:“先生,请 抽支香烟。”并且递给我一盒菲利普·莫里斯牌香烟。他们慢慢前讲,不一会马帮跟上来了。我们拉马到路边以便马帮通过。藏 族马帮不像下关到丽江的白族马帮,他们悠闲地行进,没有猛烈冲撞的危险 。骡马进人西藏不驮140磅至180磅重的驮子,而只驮80磅至100磅;他们不 像白族马帮一样钉马掌以防马在石头路上滑倒。藏族马帮一天能走的路程是 很短的,20英里为限。牲口得到很好照料,总是显得膘肥体壮,养得很好。从丽江经过拉萨到卡里姆邦三个月的跋涉,如果要牲口存活下来的话,驮子 轻、路程短和饲料充足是必要的。途中没有大道,只有一条要攀登的弯弯曲 曲的山路,通过阴暗多石的峡谷,沿着陡峭的大山忽上忽下,涉过咆哮的冰 川溪流,有时跋涉于危险的山地泥潭沼泽中。骡马到达目的地时都已精疲力 竭,马蹄破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我们遇到的马帮和任何其他典型的藏族马帮一样。头骡戴着面罩,上面 用绿宝石、珊瑚、紫水晶石和小镜子作奢华的装饰;耳边有红色丝带。头骡 上有一面三角黄色旗,作绿色锯齿状镶边,暗含的藏语意思为:“丽江——卡里姆邦直接运输线”的传说。每20匹骡马为一组,由一个步行的藏人看管 着,这藏人扛着枪,带着一只脖子上套着红色毛织花环的大藏狗。当我们路过城郊的村子时,酒店里的妇女向我们挥手,要我们喝杯酒。我们在每家酒店喝一杯,以免得罪她们。在邻居们的招呼声中,我们已慢慢 爬到半山腰,进人大门来到一个满地是花的院子。我们到家了。我们的房子是旧的,但是它还完好宽敞。丽江房子都是两层的,盖有三 方或四方边房,或者更多。不管大小,建筑式样都是一致的。下半截用土基 砌成,按照主人的爱好,外面粉刷成白色、橘黄色或淡蓝色,用黑色或蓝色 线条勾画出优雅的镶边。中央是石板镶成的院子,有三条石头镶边的高出地 面的花坛。每方楼下的中屋有四至六扇雕刻精美的合门。其他房间有雕花窗 或花格窗。房间后面安上护壁镶板,遮盖住难看的土基。上头这一层是个宽 大的房间,但有的相当低矮。这一层房屋可以随意分隔成许多小房间。因为 纳西族很少有人喜欢住楼上,所以楼上通常作为粮食、庄稼和货物储藏室。由于屋顶没有天花板,板壁又没有高达屋顶,所以屋内微风习习。后墙上只 有几道窗子,而前面则有一长排窗面对院子,稍微朝上倾斜就可以打开。由 于没有窗玻璃,花格窗上只糊着薄绵纸,就像日本房屋的窗子,所以夜晚从 雪山上怒吼而下的冷风吹来时,很难御寒。屋顶用沉重的土瓦盖成,依照汉 族的传统式样,角落处稍微朝上卷起。所有的瓦都是灰色的,可是有时边缘 上的白色线条会打破灰色的单调感。才到丽江的人要找一所房子住是相当困难的。至多能和房主人分住一方 或两方耳房。由于厨房难安排,有小孩打闹,还有人盯着看,这很不方便。P30-33
展开
目录
绪言
一 随马帮到丽江
二 初识丽江
三 丽江的集市和酒店
四 与纳西人的深入交往
五 开办合作社
六 我在丽江的医务工作
七 我眼中的纳西族
八 丽江及其周围地区的藏族
九 丽江坝的普米族、彝族和白族
十 喇嘛寺院
十一 捉弄人的鬼
十二 殉情和东巴仪式
十三 丽江的婚俗
十四 丽江的节日
十五 纳西族的音乐、美术和悠闲时光
十六 工业合作社的进展
十七 鹤庆匪乱
十八 在丽江的最后时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