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外名家随笔精华”系列丛书之一,主要收录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经典随笔。王蒙的随笔文笔流畅,语言平实,或记录周游世界的见闻,或书写作者在日常生活种的随感,或探讨老庄哲学的精奥道理……风格多样。这些文字既能给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也能给大家以思想的启迪。
与一鸣惊人关于自成一派
《北京日报》近日刊登了一则消息,说到某大学正积极做好改正错划右派的工作,例如当年曾经有几个同志筹划办一个同人刊物,结果被划为“右派”分子,这是错划了的,他们想自成一派,一鸣惊人,是属于意识上的毛病,不应当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云云。
我不了解这些同志当时的思想状况,不想探讨什么同人刊物的问题,也姑且不论他们没有其他意识上的毛病。这里,只谈一点,一个(或几个)爱好文艺的青年,想自成一派,一鸣惊人,究竟错在哪里?
百花齐放,就是说艺术上各种流派、各种风格要自由竞赛。艺术的繁荣,往往表现为各种流派的形成、发展、竞赛。既然提倡各种流派的竞赛,自然也就得允许人家自成一派。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中,梅、程、尚、荀,不都是自成一派吗?没有这些“自成一派”难道能有我国京剧表演艺术的高水平吗?如果自成一派不对,难道必须立志与别人同派,效仿别派或立志搞无特点、无风格从而无流派的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文艺才正确吗?
一鸣惊人也是一样。好的作品就是能一鸣惊人。《班主任》不是一鸣惊人了吗?《于无声处》《丹心谱》不都是一鸣惊人了吗?远一点说,《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不都是一鸣惊人了吗?所谓惊人,无非是说作品别开生面,有独创性,以其强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震动了人们的心灵,引起了读者、舆论界的巨大反响。当然不是像江青“培育”的“作品”那样“一鸣欺人”“一鸣唬人”。如果搞出作品来而不希望一鸣惊人,难道应该希望它无声无息、无观众、无读者、无反应么?
从历史上看,凡是文艺繁荣、蓬勃发展的时代,无不是流派峥嵘如繁花锦簇、强音震耳如黄钟大吕。自成一派与一鸣惊人,是合乎规律的现象,是文艺春天到来的标志,同样,也是每一个有出息、有作为的文艺工作者应有的雄心壮志。
当然,自成一派和一鸣惊人不是可以侥幸达到的,这需要许多主观和客观的条件,更需要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需要巨大的劳动,需要汗水、心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而确有一些文学青年志大才疏,希图侥幸,或者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目空一切……这些问题过去有过,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但对这些同志,主要是教育他们认识艺术规律,教育他们努力学习,刻苦实践,批判和克服他们的希图侥幸、沾沾自喜的心理,却无需指责他们自成一派和一鸣惊人的愿望。
当然,能否自成一派和一鸣惊人,并不决定于主观愿望,更不是发表了宣言就能做到的。但是,它的逆定理却是可以成立的,那就是说,一个根本不想自成一派和一鸣惊人的胸无大志的文艺工作者,是肯定做不出多少贡献来的。
自成一派与一鸣惊人是好事,不是坏事,问题是需要苦干,也要允许人家干,当头一棒或迎头一“帽”当然成不了派也惊不了人。从这一条消息上,可以看到多年来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混淆,颠倒了多少思想是非,现在只是“乾坤初转”,需要拨乱反正的题目还多着呢。
1979年4月8日
关于“自成一派”与“一鸣惊人”·1
橘黄色的梦·3
雨·7
船·10
长的一解·14
话说“一口咬定”·16
点名与署名刍议·18
不算寓言·22
对于书的渴望·24
飞沫·27
鳞与爪·31
随感三则·36
说“吹牛”及其他·38
且说长城与龙的评议·43
诬告有益论·46
吃的五要素·49
四月的泥泞·53
我爱喝稀粥·56
天街夜吼·60
我的喝酒·62
猫话·69
磨豆浆·72
壮游的“阿甘”·75
活与做·79
晚钟剑桥·83
蓝色多瑙河·88
心碎布鲁吉·101
靛蓝的耶稣·107
读书一法·114
大师小议·118
印度纪行·125
访日散记·138
我爱非洲·149
我们的力量来自以人为本·163
为什么中国人那样爱国?·165
奥运随笔(十三题)·167
论老子之老·191
说说“怀旧”情绪·194
斯文济世天下归仁·197
不争论的智慧·213
话说“朝三暮四”·218
名士风流以后·221
老子的魅力·230
老庄的治国理政思想·241
智慧的五个层次·253
我的二十一条人际准则·265
我的处世哲学·268
通境与通情·276
《锦瑟》的野狐禅·287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