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从新德里到布罗斯
0.0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020127443
  • 作      者:
    (瑞典)珀尔·J.安德松(Per J Andersson)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可与《一个人的朝圣》相媲美的真实爱情之旅

  好莱坞和宝莱坞的电影公司正在争夺电影版权

  是爱情故事,是传记,是游记,也是文化评论


  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一段振奋人心的旅程*一个真实的传奇人生

  印度穷困画家为追寻瑞典贵族少女

  蹬上廉价二手自行车,带着一颗百折不挠的真心

  历时近五个月,跨越八个国家,终于与爱人团聚


展开
作者简介

  珀尔·J.安德松,瑞典作家,记者,印度研究学者,瑞典著名旅游杂志Vagabond的创始人之一。他每年都会在印度待上一段时间,写过很多关于印度的作品,包括:《果阿和孟买》(2005),《现代印度》(2006),《印度——起舞的大象》(2007),《印度——私人旅游指南》(2013)。


展开
内容介绍

  扑克出身于印度东部村落一个贫穷的“贱民”家庭。在他出生时,占星术士按照印度传统为他预言了未来:他会同一个来自异域的女子结婚。她为音乐而生,出生在金牛座,拥有一整片森林。

  预言伴随着他成长。但接连不断的打击和挫折令他感到迷茫。

  在新德里艺术学院,他学习了描绘人像的技巧。一天晚上,他像平常那样在喷泉前创作素描,一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突然出现在画架前。她就是来自布罗斯的洛塔。

  传奇的爱情故事由此拉开序幕。随着洛塔返回瑞典,这对恋人重逢的机会变得极其渺茫。但一月的这天,怀着对洛塔的强烈思念,扑克骑上二手自行车,开启了前往瑞典的漫长旅程。艰难困苦并不能阻挡他的脚步,扑克一路向西不停骑行,他的目的地是洛塔的家乡布罗斯……


展开
精彩书评

  扑克的人生经历会满足你一切关于浪漫爱情的想象。

  ——《瑞典日报》


  一个关于爱与坚持的史诗般的美丽故事。

  ——《书单》杂志

   

  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因为你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美妙、更动人的爱情故事了,而且关键的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GRAZIA杂志

   

  是爱情故事,是游记,也是文化评论……充满了优美细致的描写。扑克的决心足够令读者深深着迷。

  ——《出版者周刊》

   

  乐观的人、浪漫的人,以及足不出户的“神游旅行者”都会爱上这本书。这个故事关于跨越疆域、跨越阶级、跨越种族的爱情。

  ——《图书馆杂志》

   

  扑克生来就是一个“贱民”……几乎没有希望从贫困和遭遇歧视之中逃脱。不过他与瑞典贵族女的偶然相遇——以及为了和她在一起骑车跨越亚欧大陆的壮举——改变了他的一生。

  ——美国《国家地理》

   

  “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她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从首次见面起,我们就像两块磁铁一样深深地被彼此吸引。我们是一见钟情。”扑克告诉BBC。

  ——BBC新闻

   

  一个不可思议的动人故事,结局温暖而美好。好莱坞和宝莱坞的电影公司正在争夺电影版权,希望将扑克的传奇人生搬上大银幕。

  ——瑞典《每日新闻》

   

  非常吸引人……令人惊叹……这段旅程里他不断得到陌生人的善意帮助,但也难免遇到危险和困难……骑行7000千米、历时将近五个月的旅程……一切都是因为爱情。

  ——英国《每日邮报》


展开
精彩书摘

  预言

  我诞生于印度丛林里的一个小村落,从出生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就已经在冥冥中注定。

  那是冬季里的一天,很快就是英国人庆祝新年的日子,尽管这一习俗在两年前就已取消,但它仿佛已经成为人们潜意识里的习惯。这个时期的雨水通常都不多,但由于东北季风在奥里萨邦[1]海岸的滞留,今年成为阴雨连绵的例外。好容易挨过雨季,灰色的云层依然严严实实地笼罩住河畔山丘的葱郁丛林,所以本应明媚的早晨感觉倒像暮色渐浓的黄昏。

  太阳终于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驱散开层层阴霾。

  这个丛林里的小村落由大大小小的木屋组成,我——这个故事的主角——就躺在其中一间的摇篮里,当时还只是一个新出生的,没有名字的婴儿。全家人围拢在摇篮旁边,好奇地打量着小小的我。村里的占星术士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揣测着摩羯座的我与基督教先知同一天生日的意义。

  这时,我的一个哥哥突然叫了起来。

  “快看!那是什么?”

  “哪儿?”

  “在那儿!就在小宝宝的上面!”

  天边赫然出现的彩虹从窗口映射进来,在摇篮上方形成一道美丽的光束。

  占星术士读懂了光束的含义。

  “这孩子长大后,将会同色彩和形状打一辈子的交道。”

  没过多久,占星术士的预言就在村落里流传开来。有人将我称为彩虹之子,还有人认定我就是圣雄,代表着伟大的灵魂。

  几周后,一条眼镜蛇悄悄潜入摇篮,当时我正在酣睡,浑然不知危险的迫近。当我妈妈发现时,眼镜蛇正竖起身体前段,用力膨胀开颈部两侧皮褶,她绝望地以为我已经遭到咬噬而夭折。过了好一会儿,眼镜蛇才蜿蜒爬出摇篮,妈妈赶紧凑近摇篮查看。我还活着!刚从睡梦中苏醒过来,正用深色的眼睛安安静静地打量周围。这简直就是奇迹!

  村里的耍蛇人解释说,那几天雨下得格外大,木屋或多或少都有些漏水。眼镜蛇之所以潜入摇篮,撑开颈盾做出攻击姿态,是为了保护我不被屋顶渗漏的雨水淋湿。眼镜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这一奇迹应当被视为神灵的旨意。耍蛇人滔滔不绝的同时,占星术士一直不住地点头称是。没错,就是这样,他说,这件事毫无争议。

  我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婴儿。

  接下来轮到占星术士出场了。他的任务是预知我未来的人生。占星术士用一根削尖的木棍,在棕榈叶上写下这么一段话:“同他结婚的女子并非部落中人,她不在这个村落,不在这个地区,不在这个邦,甚至不在这个国家之中。”

  “你不需要刻意追寻,她终究会找到你。”占星术士用颇有深意的目光望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

  起初,妈妈和爸爸并没看出棕榈叶上的笔迹。占星术士用油灯的火焰炙烤涂抹黄油的黄铜棒,坠落的烟灰聚集在叶片表面的凹陷处,清晰地显现出奥里亚语写成的文字。如此这般,他们才读出完整的预言:“你未来的妻子出生于金牛座,拥有一整片森林,是一名为音乐而生的女子。”

  彩虹的传说,眼镜蛇的奇迹以及棕榈叶的预言一直伴随我成长,渐渐地,我开始懂得大人口中的惊叹和感慨,并且越来越相信,我的未来正映射在这些事实之中。

  我并不是唯一一个获得预言的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所有孩子的命运都已经写在天空的繁星之中。我的父母对此深信不疑。在我成长的经历中,我始终相信这一点,而在未来,我愿意继续相信下去。

  ******

  他的全名是杰格德·阿南达·帕拉迪纳·库马尔·马哈纳狄亚。

  整个名字充满了欢乐。杰格德·阿南达的意思是无处不在的喜悦,而马哈纳狄亚的意思是空前的喜悦。说是全名其实并不属实。他真正的全名比这要长得多。加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名字,宗族姓氏和种族姓氏,他的名字列出来有长长一串,多达三百七十三个字母!

  谁能一口气连说三百七十三个字母啊?方便起见,他的朋友都用帕拉迪纳(Pradyumna)和库马尔(Kumar)开头的两个字母简称他为“PK”,甚至利用谐音直接给他起了个“扑克”的昵称。

  他就这样自由自在地成长,在田间小路上奔跑嬉闹,在芒果树中攀爬跳跃。不过他的家人可不接受“扑克”这样怪里怪气的昵称,爸爸叫他“普阿”,意为“小男孩”,爷爷奶奶叫他“纳提”,意为“小孙子”,妈妈则亲昵地叫他“苏纳普阿”,意思是“金色的孩子”,因为他的肤色比哥哥姐姐都要明亮许多。

  对于丛林内河畔村落的成长经历,他最初的记忆应该追溯到三岁时。等等,或许当时他刚满四岁,又或者只有两岁。不过究竟是几岁实在没那么重要。若问起一位村民的年龄,他或她给出的答案往往相当模糊:大概十岁;四十左右;快七十了;或者,还很年轻;正值中年;相当老了。

  扑克记得自己站在一幢房子的地板上,周围是浅棕色黏土砌成的厚厚的墙,头上是金黄色草甸堆成的屋顶。画面就在那一刻逐渐清晰起来。不远处,麦田在飒飒晚风中扬起飞尘,丛生的树木招摇着厚实的叶片,在冬季开出绚烂的花朵,在春季结出香甜的果实。一条小溪蜿蜒着汇入大河,小溪外,一片葱葱郁郁的绿墙拔地而起,那就是丛林开始的标志。里面偶尔传出野生大象号角般的长鸣,以及猎豹或老虎的嘶吼咆哮;随处可见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大象的粪便,老虎踩踏的脚印,以及嗡嗡作响的昆虫和引吭高歌的鸟儿。

  丛林边缘即是扑克眼中的地平线,他的足迹越过地平线,一直延伸进丛林深处。村落和丛林构成了他的全部世界。丛林无边无际,神秘、奇妙、难以捉摸,同时却也熟悉,亲切,给他以安全感。森林中的跋涉既是一场冒险,也是一次心灵沉淀。关于城市,他只依稀听老人们谈起过,而从未亲眼见到。

  家里除了他自己,还有妈妈,爸爸,两个哥哥,当然也有爷爷奶奶。村里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根据当地的传统,长子在结婚成家后必须和父母同住——就像他爸爸斯瑞德哈这样。

  但扑克很少见到爸爸。斯瑞德哈在阿特马利克[2]的一家邮政局担任总管,那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镇,从酒吧、茶室到警察局、监狱,一应俱全。由于觉得每天骑行二十公里的上下班路程太过辛苦,爸爸在邮政局内搭了一张临时床铺,工作日就在办公室过夜。每周六的傍晚,爸爸会前往阿特马利克寄宿学校,接上扑克的两个哥哥,然后骑车带他们回家。

  因此,扑克过着类似独生子的生活。妈妈给予他近乎宠溺的呵护和关心。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丛林边缘村落的小木屋内。

  由于被郁郁葱葱的树丛所环绕,扑克所生活的小村落只能从树叶缝隙中晒到一丝阳光。村内大部分的房子看起来都差不多:圆形或矩形结构的木屋,四周是晒干黏土砌成的棕墙,上面是棕榈叶铺就的灰屋顶,一侧还有圈养牛羊的竹篱笆。除了种植的一垄垄蔬菜外,篱笆外还堆着喂牲口的干草。村落里还有几幢黏土和砖块结构的房子,那是英国人出于同情心为流浪汉建造的庇护所,由于季风降雨的侵蚀,它们还未迎来房屋主人就已经摇摇欲坠。村中还设有一所小学,以及一幢专供村公所开会的小楼。

  扑克的妈妈常说,他们身处印度最大的丛林之中,而孔德普达是丛林里最大的村落。她郑重其事地告诉扑克,所谓村落,既是生者的家园,也是逝者的归宿。小溪下游有一片用来火葬的沙滩,半夜时分,亡灵们都会聚集在那里唱歌跳舞。小溪中暗藏一道凶险的涡流,几年前,曾有两个新婚怀孕的女子在此溺亡。扑克的妈妈亲眼见到她们冰冷的身体横陈在沙滩上,额头中央点缀的红色吉祥痣格外鲜艳明亮,寓意着她们生前的纯净无瑕,贞洁隽永。她们微睁的双眼似乎仍在找寻着什么,半启的嘴唇仿佛继续着临终前绝望的哭喊和求救。而事实上,妈妈解释说,那只是因为她们灵魂由唇齿间抽离而去,忘记关上出口而已。

  每晚枕着草席入睡之前,她都会向儿子娓娓道来关于灵魂的传说。那些灵魂来自逝者、神灵、女神和黑魔法师。她边说,边用手链和脚链发出鬼魂般的窸窣声响,扑克不由心跳加速,屏住呼吸认真聆听:黑暗中,鬼魂正在一点一点迫近,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呻吟和喘息。但他很快就感觉到妈妈的体温——或许担心自己吓坏了儿子,母亲总是满心安慰地搂住他的身体。他在脑海中回味着午后森林里无拘无束的玩耍,眼前不时浮现出鬼魂骇人的面孔,身体感知着母亲怀抱传来的热度,就这样沉沉睡去。

  扑克的妈妈卡拉巴提并不惧怕亡灵和鬼魂。她始终坚信强大的自信能驱赶恶灵,唯有当人们对自己产生怀疑时,才会为魂灵的力量所控制。而自信是她从未缺少的品质。

  “只要怀有勇气,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到我,哪怕死者的灵魂。”她说。

   ……

展开
目录

/预言

/转变

/漫长的旅程

/重返印度

/相片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