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高人气古风穿越大作,金榜作家时镜非等闲之作。评论收藏过万。女主踏破时空,撩你没商量。
★收录全新番外
★封面烫金工艺,内文典雅胶版纸,提供高品质的阅读享受。
★超值赠品:我本闲凉精美大海报*1
现代精英女主穿越成大将军薛况孀妻陆锦惜,岂知原身还是几个儿女的妈,且正主性格跟自己完全南辕北辙!古代日子实在无聊,她看上了天才顾觉非,想跟他恋爱一场……却发现顾觉非似乎和原身丈夫薛况有仇!且姓薛的一家子人个个都不简单。在尔虞我诈的家宅争斗和波云诡谲的宫廷政谋中,她又置身何处?
第一章 未知初遇
立春刚过,天还没回暖。昨夜下了场雪,盖得满山银白。
京城鼎鼎有名的大昭寺,建在山腰上。金黄的琉璃顶上堆着厚厚的积雪,过了晌午,才见雪水滴滴答答地,顺着檐角往下流。
天空一片铅灰色,有些阴沉压抑,还没有放晴的意思。
觉远方丈年纪很大了,皱纹满脸。他走在山道上,向下望了望,又看一眼前面那一道身影,道:“十日后,便是他五十大寿……你该回去了吧?”
顾觉非没有说话,脊背挺直如青竹,朗朗昭昭。他穿着暗竹叶纹的藏蓝缎袍,外面虽披了一件玄青云鹤纹大氅,却掩不住宽肩窄腰。其眉如墨画,鬓若刀裁,天生一副好相貌。
六年前年少成名的狂气一洗,岁月磋磨之下,已是一身沉似深渊、稳如泰山的镇定老成。若非亲眼见证他的变化,便是觉远方丈,也很难把那些过往和如今这人联系起来。眼见对方不开口,觉远便是一叹。
“我虽不知你为什么上山,可父子之间,哪有隔夜的仇?何况都过了六年。再过个几年,他也快到致仕的年纪。听闻府上二公子争气,去年考了举人,今年又逢科举,该要参加春闱。你乃家中嫡长,若回去指点他一二……”
“你从何处听闻的?”
顾觉非听到“嫡长”两个字,终于不耐烦再听,撩着眼皮,看了觉远一眼,似笑非笑,打断了他的话。若仔细瞧,便会发现他眸底覆着一层寒冰,没有半点笑意。
觉远知道瞒他不过,道:“是你父亲。他昨天下午来的,在禅房里跟我谈了许久,到了亥时才下山。那时,雪很大……”
当朝太师顾承谦,官拜一品,乃是文官中的第一流。十三年前宫变,他为保护当时的三皇子,被流矢射中了腿。后来三皇子登基,加封他为太师。岂知旧伤却落了病
根,每到天阴湿寒季节,总如针扎斧凿,痛苦不堪,请遍名医,也没能治好。
新皇感念他当初护驾有功,体恤他如今为国操劳,特准了雨雪不朝。可昨夜天寒地冻,冒雪下山,又该是何等情状?
觉远方丈还记得,那一位手握权柄的朝廷重臣,在昨天开门告辞的时候,他那满头银白,看着竟跟寒夜里飘飞的雪花一个颜色。
觉远看了顾觉非一眼,对方似乎陷入了沉默。
长长的山道上一个行人也无,已经开始融化的白雪上,只有觉远方丈上来找他时,留下的一串脚印。山腰的寺庙里,隐隐传来了诵《佛说阿弥陀佛经》的声音。
风不知何时急了一些,刮面生寒。顾觉非只觉得一双脚都有些僵了,才想起自己是要往山下去的。他又迈开脚步,到底还是没说话。
觉远方丈也不打扰,只是心里却不由想起那些陈年往事。
顾觉非,昔日人称一声“顾大公子”。出身京城名门顾氏,乃是长房嫡子,自幼饱读诗书。十一岁师从酉阳先生,十五岁出门游学,待十九岁归京,已是名满天下的少
年才俊。他行冠礼那一日,京城里的名门,有多少就去了多少。顾太师满面肃然,为这个嫡长子,取了“让先”为字。
不久后,顾觉非参加科举。一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才学惊艳了朝野。直到殿试,才因为年纪尚轻,被皇上往下压了压,仅点了个探花。
饶是如此,他也是大夏最年轻的探花郎。那时候,京城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哪个不想嫁给他?去说媒的冰人,险些没把顾家的门槛踏破。
可谁也想不到,就是那年,顾家老太爷驾鹤西去。顾觉非无端端跟家里闹翻,在一个雨夜来到了大昭寺,从此再没回过家。
多少人想不明白,一个二十三岁的探花郎,父亲又是当朝太师,万里鹏程摆在面前,竟然说舍就舍,跑去庙里住着,当个劳什子的俗家弟子!
人们琢磨来琢磨去,到底还是给他找了个理由—为情所伤。
传闻,顾大公子极为心慕卫太傅家三姑娘卫仪,那年十九,被选召入宫,成了皇上的宠妃。无巧不巧,这件事就发生在顾觉非住进大昭寺的前一阵儿。
至于顾觉非是不是个痴情种?这就没人知道了。就连看着他这六年变化的觉远,也不大说得清楚。
一路走着,没多一会儿,两个人已经一前一后,顺着山道下到了山腰,前面就是大昭寺了。
顺着墙根绕过去,就是入寺的山门。
这时候,山下来了一拨人。男女都有,皆穿得素净,脚步齐整没声,前后簇拥着一顶青帷小轿,停在了山门前。
轿子一落,一个身穿绿夹袄,梳着双髻的丫头紧走两步,到得轿前,便忙招呼轿夫,道:“压轿。”
远远看见这一幕,顾觉非停了步。那小轿是女眷用的,他不好贸然往前。乍一看,这一行人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可他却能敏锐地觉出,这是大家族里才有的整肃。
而且有些奇怪:这样的天气,又不逢节日,寺里本不该有什么香客来的。觉远方丈也远远望着,一双苍老的眼睛里,却流露出几分悲悯与叹息,他道:“是将军府的轿子。前阵子生了场大病,不然本该半个月前就来了的。”
他没提“生了场大病”的到底是谁,可顾觉非在听到“将军府”三个字之后,心底的疑惑,一下解了。
“原来是她……”
轿子里坐的,大约是陆氏吧?—将军府掌事夫人,大将军薛况的孀妻。
十一年前,她与卫仪、孙雪黛并称为京城三大美人。
那时候,因着卫仪,对这个陆家小姐,顾觉非也依稀知道一些。
与卫仪海棠桃李般的浓艳鲜妍不同,也区别于孙雪黛高高在上的冰冷娴雅,陆锦惜是清淡婉约的。即便容色同样出众,可在其余两位的光芒映衬下,她实在没什么存在感。在及笄后的次年,她便得了新帝赐婚,嫁给了将军府二公子薛况。
薛况出身将门,年纪轻轻已随父出征数次,身上有清贵子弟绝不会有的铁血傲骨,曾引得不少闺秀垂青。赐婚旨意下去的时候,他人还在边关,接旨之后才马不停蹄,赶回来成亲。只是,同他一起回京的,还有一个妖娆的女人和一个有腿疾的小孩儿。
当时听说这件事,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谁都没想到,薛况镇守边关,竟然已经纳了一门妾室,还生了个五岁的孩子!想想这一年薛况二十二,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有个通房再正常不过。只是连儿子都搞出来了,家里人一个也不知道不说,还在被赐婚这当口,带着小妾回京,这不是打陆家的脸吗?
陆大人爱女心切,当夜便气得长跪在宫门前,大骂武夫粗人不知廉耻,坏了礼法,不给人活路。哭天抢地,央求新皇收回成命。可皇帝开口,金科玉律,岂能随意更改?陆大人到底还是被同僚强劝了回去。
没过两天,薛况带回来的那一名妾室便传水土不服,得了急病,不幸没了。被人抬出府去,草席一裹,扔去了乱葬岗。
大概是将军府那几位话事的也知道,此事是他们薛府理亏。不过那五岁的小孩儿,却没处置,养在了府里。
陆氏一门诗书传家,一屋子读书人,没想过把人逼上绝路,更没歹毒到还要个瘸腿小孩儿的性命。又是薛家血脉,回头得叫自家小姐一声“母亲”,到底没再追究,由了他去。
等到成亲的那一日,一家子吞了千般万般的不忿进肚,忍气把个心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宝贝姑娘,嫁进了薛府。
薛家长房嫡长前些年参战,葬身沙场,嫡次子薛况便成了继承家业的人。陆锦惜虽性情温婉,处事懦弱,也没什么手段,可因着薛况的身份,也有惊无险地成了将军府的掌事夫人,勉强处理着府中大小事宜。
成亲的当年,她便怀了身孕,生了位千金。次年薛况被调去了边疆,开始领兵作战。三年荡平敌寇,五年收复玉门,执掌虎符,可调兵百万,官封大将军,一时令夷狄闻风丧胆。
于大夏而言,那无疑是难得的风光时期。只是这段时间,薛况极少回府。少年夫妻,聚少离多。陆锦惜封了一品诰命,陆续为薛况生了两个女儿,到第六年终于怀了第三胎。
也就是这一年,西边匈奴大举进犯。
薛况百战百胜,已经是大夏最亮的一杆军旗,他自然责无旁贷,领命之后,立刻发兵,西进迎击。
一月里,函山关一役,夏军大败匈奴,彻底击退敌人。
可在捷报从边关传来的同时,一个惊天的噩耗也随之传来,震动了朝野——年仅二十七岁的大将军薛况,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薛况久战匈奴,杀敌无数,西域上下各族无一不恨之入骨。函山关一役,匈奴军队得了号令,先拿下薛况。薛况若死,大夏三十万大军则群龙无首不足为虑。
所以,敌军不惜一切,直取薛况首级!幸存的将士说,那是一场极为惨烈的围杀。
最终,他们甚至连薛况的尸首都没找齐,仅拼凑出了残缺的宝剑银枪,牵回了那一匹瞎了左眼的乌云踏雪……
京中将军府里的陆锦惜,听了这消息后,惊痛交加,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她人在孕中,受惊之下,自然早产。当时情况凶险万分,皇上给太医院下了死命:一个是薛况孀妻,一个是他的遗腹子,大人小孩一个也不许出事!
于是,大半个太医院都挤到了将军府,乱作一团。幸好老天垂怜,陆锦惜险险从鬼门关前捡了条命回来,平安诞下麟儿,便是薛况唯一的嫡子。
她抹着泪,为此子取名为“迟”。
后来……顾觉非就不大清楚了。因为在那之后不久,他便心灰意懒,一怒上了大昭寺,再没回过京城。
不过猜也知道,陆锦惜性子太温软,在家宅里显得懦弱好欺。偌大一个将军府,头上有太夫人和长公主,左右有小叔子、小姑子和妯娌,下面还有五个儿女,其中一个还不是亲生,日子能顺心到哪里去?
寺里的僧人,好像也曾唏嘘,说将军夫人可怜。薛家在大昭寺给薛况供了个往生超度的牌位,夫人每月廿十都会来看一回,顺道给寺里添几分香油钱。
如果说,顾觉非是最年轻的探花郎,薛况便是最年轻的大将军。只是他们绝非同类,是以顾觉非从未与此人攀谈深交。他到底瞧不上薛况,从边关带妾与子回来,给正妻没脸。
可没想到,昔日无甚交集,今日却是一个供奉在佛堂,一个隐居在禅房,难得“有缘”。
顾觉非目似古井,不起波澜。静静地看着那一顶轿子,眼底甚至不带半分烟火气,像是在想什么。
山门前,轿子早已经压了下来。
“夫人,我们到了。”
那唤作白鹭的绿衣丫鬟,上前打起了轿帘。
轿内隐约露出女子服帖的月白色裙摆,上头用暗暗的银线勾了几朵遍地金,一片冷清中透出几许柔和。她略垂着头,躬身从轿里出来,两只手都揣在手笼里,一身透着暖意的端庄。
从顾觉非这个方向,看不见她的脸容,仅瞧得见一个侧影。素净的月白比甲外罩
了水貂披风,挡着外头阵阵的寒风。白玉似的耳垂上空无一物,檀唇微抿;唯那眼里藏着几分难言的变幻,只见她慢慢抬头,向高伫的山门看去。
山风吹来,她动也没动,仅有几片衣角,轻轻翻飞。
这样的姿态……顾觉非看着,忽然就皱了眉,觉出几分说不出的古怪和陌生。
第一章 未知初遇
第二章 新的陆锦惜
第三章 承蒙错爱
第四章 庶子廷之
第五章 心雪
第六章 大将军夫人
第七章 顾太师府
第八章 邯郸梦一折
第九章 反目与再遇
第十章 夜尽后
第十一章 红痣
第十二章 顾觉非的礼物
第十三章 琅姐儿
番外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