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书场》:
桂英跟广来好了一年多,她打算今年上秋跟广来把亲事办了,然后小两口携手并肩出去闯荡闯荡,见见世面,她不想一辈子都窝屈在山沟子里。可广来既不答应跟她出去,又没说清几时跟她结婚,特别是最近这阵子好像心事重重的,问他吧吱吱呜呜,见了她也亲热不起来,闹得桂英真有点木头眼镜看不透他。桂英担心扫帚顶门——出什么岔头儿,为了把广来抓牢,今天在迎接广来之前,她已暗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县城每天通到神仙沟的唯一一趟班车回来了。桂英拦住司机,车上却没有要等的人,打听车上人也都说没见着广来。
班车过去了,桂英却依然等在山口。广来也许是搭顺便车回来的,也许正在黄旗镇办事呢,也许过一会儿广来就搭三轮子或摩托回来了……太阳还有一丈多高,桂英仍然充满信心。
往日里只怨时间太慢,但是这一刻太阳却跑得飞快,眨眼就擦了山。三轮子、摩托车倒是过去了两辆,却没有广来。桂英有些望眼欲穿了,她恨不得抛一根长长的线去把太阳牵住。
太阳终于向山下落去。余晖从桂英身上渐渐消逝,而茫茫暮色却如海水一样悄无声息却又不可阻挡地向她淹没过来。
桂英失望地往回走,眼里的光彩随着黄昏黯淡下去。如果这时抬头,她会发现在绿意初萌的东梁脊的探海石上,有一个她熟悉的身影正沐浴在如火的夕阳的余晖中。但是桂英没有抬头,她只是有些不甘心地不时回头望一眼。
东山顶探海石上的人正是穆桂英未迎到的金广来。
金广来不是从县城回来的,而是从赤城县坐了去榆林县的班车,又从榆林县坐车到梁东搭辆车回来的——从赤城县回来走榆林县要比绕红山县近一百多里地。广来在探海石上面坐了半个多小时。望着最后一抹火红的夕阳和被夕阳烤红的西山还有那热烈灿烂的云霞,广来心中豪气倍生,他恨不得立时就打开这东山修一条公路,拉近与城市的距离。打开东山修通一条通梁东的路,缩短运距,等于无形中增加了村办企业的利润,从近从远看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广来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会断然否定了他的建议。老爷子虽然独断专行,但也确实精明过人,他是早该看好这步棋的。
望着夕阳沉下山去,望着渐被炊烟与暮色遮弥的村庄,广来心底的一个念头越加强烈——老爷子真的老了,跟不上形势了,神仙沟该换个当家人了。这个当家人不该是别人,而应是雄心勃勃要把神仙沟带进一个新时代的金广来。他已把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从三年缩短为两年——再两年老爷子霍丙南就满六十了。
但是很快——具体说就是在一个小时后,回到家的金广来就又改变了计划。
广来到家,他爹金万库就把一个对他们十分不利的消息向儿子做了通报——村里这几天风传霍丙南到年底就要退居二线了。
这消息打乱了金广来的计划,也搅乱了他的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