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永不落幕的相声大师常宝霆》:
“三蘑菇”拜郭荣起为师的同时,杜三宝也拜郭荣起为师。因为郭荣起那年刚刚娶了“三蘑菇”的姑姑常俊亭为妻,“三蘑菇”就是他的内侄,再加之杜三宝的父亲杜茂田是弦师,母亲筱月楼是二三十年代有名的说唱艺人,他们夫妇与郭荣起的关系特别亲近,是多年的老关系,所以那次拜师仪式是在相当轻松的气氛下进行的。当时的师徒字据也是非常平和、宽松的。
拜师时“三蘑菇”的父亲常连安对他说:“拜师不只是让你有了门户,你得知道跟师父学什么。你现在使活口齿还算伶俐、火爆劲也能蔓住观众,有咱常家相声的精气神儿,但是欠缺什么呢?你得学郭荣起先生那种稳,稳中求爆、爆中有味儿,要能沉得下来、稳当得住,才能掌握‘抖包袱儿’的精髓。‘
要说这”三蘑菇“的父亲常连安真是慧眼识人。一是郭荣起先生的艺术特点正是”三蘑菇“要加强的,郭先生是他姑父,也会诚心诚意去教,对”三蘑菇“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二是郭荣起先生是业内公认的会教学者,除了徒弟,其他经他指点过的人都能领会其要领。笔者曾知道这样的实例: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曲艺团从1958年开始招收学员,招来的学员”开蒙“最重要,就像小树一样,开始没长直以后很难成才。”开蒙“没有定好方向,将来有毛病也不好改。天津市曲艺团的鼓曲演员一律由骆玉笙”开蒙“,所有孩子到团之后,先由”开蒙“老师统一上大课,打基础,然后根据每个学员的条件定曲种,谁的条件适合唱京韵、梅花、单弦……应唱哪个流派等。而相声学员一律由郭荣起”开蒙“,从最早的常宝丰、王佩元、赵伟洲到戴志诚、郑健、王宏、刘亚津等,都是由郭荣起”开蒙“,他根据学员的状况,定谁”逗“谁”捧“,从哪个方面施教,然后再建议交由哪个老师具体教。如他认为戴志诚、郑健、王宏、刘亚津适合由李伯祥教,所以在他的提议下,才把李伯祥调进天津市曲艺团。凡由郭先生”开蒙“的学员,都定向准、基础牢、成了才。
常连安将”三蘑菇“交给郭荣起是促他成才的重要一步。郭荣起是常连安的妹夫,孩子们叫他姑父,那时候他生了好几个女儿还没有儿子,本来就喜欢极有相声表演天赋的内侄常宝霆,如今又给自己磕头拜了师,更把他呵护得像花似的。但他对常宝霆的喜爱,未失严格调理。他分析,常宝霆虽然年龄小,可嗓音好、悟性高、基本功扎实、使活脆生、场上效果好,已经小有名气,这时候最容易止步不前。为了防止”三蘑菇“年轻气盛,避免他使活心浮气躁,郭荣起总让他在台下模仿一些老先生的活,告诉他这些老先生的活好在哪,郭先生说:“不能满足一时的剧场火,得想着以后总能火,就得学!”并且精心调教他贯口的灵活应用、各类唱腔的韵味以及每块活、每句话的尺寸、火候,那真是毫无保留、不厌其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