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江南
我的江南,微雨淡墨。
此刻,站在湖边,冷峭的寒意已悄悄解冻。春,在不经意中来了。喜欢这样的季节,一帘微雨,杏花初开。柳枝在春风里涤荡回转,远山近水,村落小院。采桑的女子挽着竹篮,着青衫,裹头巾,在细雨中踏歌而来。江南的雨,细绵如银针,侧耳也难辨其声,伸手却能感觉到凉凉的湿润。这样的雨,一派轻浅却水意葱茏。
三月的日子,花草树木开始渐变,蔓延而来的色泽漫过心坎,浸透着别样的风情。一湖春水,几朵春花,让此时的乡野寂寥而幽静。沿着湖边,一个人慢慢走过,这份淡雅,这份静谧,有着江南特有的格调。微雨后的湖边,那些陈旧的枯草从褶皱里伸到外层,露出一点一点新绿。那绿是透着心透着肺的绿,薄薄的,莹莹的,直撩得人春意朦胧。水是初春的水,看一眼心就乱乱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憨态,便是这光景了。经过一冬洗涤,这水没有夏季的粗粝浑浊,也没有秋冬的寒凉刺骨,融化后唯有这柔柔的、滑滑的、凉凉的水,在春的时光里,妩媚得让人心疼。
乡间的春意总是来得早一些,仿佛瞬间就可以把整整一个冬季的寒冷给赶走。杏花、梨花、紫云英,青红绿白,喜悦生动,把江南的早春点拨得热闹非凡。沿村边小道走过,村落显得略远。影影绰绰中,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老树、院墙、楼阁,看起来如此的安静、淡雅!有农人戴着箬帽,披着蓑衣在水田里插秧,脚边的秧苗绿莹莹的一大片。空中白鹭轻巧地掠过漠漠水田,觅食的鸭子摇摇摆摆地晃动着身子,组成了一幅农耕图。都说乡村是纯美的,此刻,只要瞄上一眼,保准就会爱上。如果手中有笔,可以绘上几笔或者写几阕小令,低吟浅唱,在微雨淡墨的江南里飘荡,那一定是极其美妙的。
这样的江南,如诗如画。踏足而来,心里的怅然和忧伤,早已淡去。回眸间,烟柳轻晃,燕雀低喃,人间早已是别样的情境。
贰.听雨
周末,独坐,听雨。
雨声潇潇,如珠落盘。
雨敲在窗台的玻璃上,一颗一颗。在这寂静的午后,听起来特别动容。想起九莉在笔记簿上的那段话:“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心一下子柔软起来。”
雨声,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像一首诗,不远也不近。把窗帘拉上,看不到外面的雨,只是凭着那细微的感觉去倾听,那雨是大还是小了。偶尔,撩开窗帘的一角,看雨从玻璃窗的上沿流过,一条一条的水线盈澈澄亮。屋外的香樟、芭蕉,皆有雨声。雨打在叶上,脆而清。雨珠在叶片上滚动,生动而喜悦。雨,在空气里走过,掠过窗台、屋檐,走在树上,走在楼下庭院的花架上,走在街道的灌木和草地上,走在城市和乡村里,走在山川河流之间。雨像一个行走的人,走着走着,走在时间里,走在岁月里,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雨幕中,有人相伴地走过。伞下的人一脸喜悦,格子衣衫,裙裾飘飘。牵手走过的背影,在雨意中散发着私密的欢喜。
下雨的日子是淡然的,散漫的。不急着去做别的事,一个人,泡一壶茶,淡淡的绿意,潇潇的雨声,有着人间烟火的味道。有时会静静地发呆,听雨声袭来,觉得时光就这样老去。有个晚上,一个人躲在阳台上看雨,忽接朋友电话:一起开车去乡野听雨去。瞬间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于是,下楼,坐上朋友的车,朝寂静的公路开去。雨夜中的城市灯火璀璨,美得像个宫殿。经过雨水洗涤的街景和树木,清亮得让人耳目一新。打开车载音乐,邓丽君的歌温情如故,特别符合这样的雨夜。车子不紧不慢地向着前方开过去。远离市区后,前方一片漆黑,偶尔开过一些夜行的车子。车头灯光集束照着前路,雨飘落的姿态疏散而优美。远处有星星点点的灯火,是一些村庄的灯光,把车停在一个公路旁,滤去外面世界的嘈杂,只剩下一把瘦瘦的雨声。两个人倦在车内,诉说曾经的故事,一件一件,绽放着光阴的味道。外面的灯光有时掠过,照在脸上,偶尔相对,莞尔一笑。夜色里,寂静无边。趴在车窗上,凝望着雨夜里的黑。那些花朵、草木,都隐在黑暗里。有莫名的光在空中浮动,暗中闪烁着晕染般点点的光泽。雨声落在车窗的玻璃上,发出轻微碎裂的声音。于安静处听着这雨声,真是一件奢侈而美好的事。
很多时候会静静享受这份温暖和寂静,听雨只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可以,安静地听一次雨吧!
叁.桃花
早春三月,空气中有冷冷的寒意。漫步小巷,忽见青苔暗布的古老院墙上,探出串串粉红。走近一看,却是一树早开的桃花,艳艳的色彩,让人的思维凭空增添了一份春思和遐想。
意外在这个冷清的小巷,忽见我倾心的桃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我没有理由不停住脚步,深深地注视这些在诗经里称之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古典美人。想起千年前,也是在这桃花绽放的季节里,那个艳若桃花、明眸皓齿的女子穿上嫁衣,盘起长发,成为别人的新娘。如今小巷里的艳艳桃花,仍风情万种地在风中摇曳,只是不见当年的桃花女子。
桃花在城市的风景里并不多见,唯有这样的小巷,偶尔冒出会让人有一点点惊喜。桃花可成林,桃花可独木。这早春小巷里有一株、两株,真是别有风情。抵不住院落中那一树桃花的诱惑,推门走进这陌生的庭院,没想到立刻有一种春色满园的感觉。这里地方不大,有许许多多的花花草草。那些星星点点的小花,蓬勃地喧哗着。靠墙的边上有一株桃花,枝干粗大,枝头上开满了簇簇艳红的桃花。刚才在墙外感觉不到里面的热闹,而此时我的眼里映满了红色,像潮水一样,一拨一拨,灿烂着,缤纷着。我不知道这桃红算不算正宗的红,但那种由浅入深,又由深复浅的色彩,让人有一种心跳的感觉。站在这里望过去,一树枝深深浅浅的繁复和艳丽,真的,美得让人晕眩。旁边还有几株垂柳,恰到好处地配着这桃树,印证了中国古典主义理想中的“桃红柳绿”。有春风从空中悠悠掠过,几缕淡淡的清香在我的四周浮动。站在这样的早春庭院里,心里感到从未过的舒爽。这个小小的庭院和庭院里的桃树,其实也不失为一个人独自品味的好地方。今天我没想到这么一次偶然,却让我品味了这早春桃花的美艳,也许这就是缘。
一直喜欢桃花,不只是它艳红的色泽,更多的是桃花的含义太深,桃花的意境太红。“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小时候在家门前的院子里,年少的我不知自己折过多少枝桃花。而现在面对这一树桃花,更多的是欣赏。寄居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人们的思维大多禁锢在钢筋水泥的建筑城里。每天做着一些没有多少变化的工作,更没有时间去享受一个桃花下的美丽春日。如果能偶尔来看一下,感受一下桃花的意境,相信一切都会娈得更美好。
从庭院里走出,心里桃花的影像仍挥之不去。回头展望,伸出院墙的花枝仍巧巧地支棱在墙上。太阳从远处照过来,粉色的花瓣抹上星星点点的光晕。我越往前走,心里越是怀想着。那一树的桃花和小小的庭院,就像镜头前的一抹光影,久久地定格。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