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熊显华,已出版过畅销书多部。他文笔老练,功力深厚,书中的故事也新颖独特,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一本浓缩版的小书,在快节奏碎片化时间占主导的今天,更容易被我们所接受。
二.《带不走的只有你》分三大辑,共15个故事。作者通过对这十五个故事的不同表达,向人们展示了这世间的各色人生和情感。总之,在我们的生活中能遇到的和遇不到的故事这里都有。
三.书中的故事内容新颖,情节设定独特,语言叙述智慧优美,给人以启迪和享受。读者从中也可能会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熟悉而真实,无奈又感动。
漫漫人生路,寂寞的人要去远方,忘不了情的人要去寺院,懂了的人还要重复地去犯同样的错误,不懂的人拼命地生活——寻找生之真谛。
当然,也可能你只是想找一个人好好地过完这一生,只是想在半夜醒来,他或她依然在身边……然而,当心不如所愿,情不如所归的时候,在斩不断、理还乱的纠结中,有的人成了妖孽,有的人混迹于妖孽之中。
十五个故事,十五种不同的表达,但都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那就是世间的百种认知和情感!《带不走的只有你》将带你一起去感知、去体验。
一.一个叫小平措,一个叫哥哥
时间与空间仿佛在我犹豫不决之间刹那停止,我眼前浮现出一道光景,小平措正坐在门槛上,环抱西藏梗。他仰望天空,眼神中有期待,那是对我的嘱托。
1
我去察隅那会儿,遇到一些事,一些人……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结局,疾风少年的结局就是重拾了那把“破吉他”。
很多动物在流浪的时候都没有名字,但眼前这只狗,它有名字。疾风少年小平措将一只狗捡回家的时候,他似乎没有那么孤独了。
这只狗少有犬吠,不只因为是西藏梗,它似乎很忧郁,就像少年小平措一样。
人的命运在很多时候都会不一样,就算是同一天,同一时辰出生的都会不一样,小平措长得是憨中带着一些小可爱。
将人与狗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其实是挺尴尬的,而且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这只西藏梗的主人是谁,我不知道,但它却和小平措形影不离。小平措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少年,但他却做起了服装生意。
在巷子口,有一个小小的服装店,每天清晨,店铺总是开得最早,里面的小平措戴着一副没有镜片的眼镜,话虽不多,但笑起来还是蛮吸引人的。
我去察隅的时候,被他店铺里的一件衣服所打动。
那是我喜欢的款式,民族风格浓厚——好几家店铺我都不曾在意。夜幕降临,那昏暗迷离的灯光下,你不会觉得小平措有多么的与众不同,他倚靠在门口,明明暗暗。
我掏出钱,递给他。
小平措接过,找回十元,我示意不要,他坚持给我。这时,那只一直蜷坐在店铺门口的西藏梗突然轻叫了两声,那神情我捉摸不透。于是我弯下腰,想去抚摸它,可小平措却一把抱起了它。
我有些尴尬。
我不愿意去到更远处找舒适的住所,就问他附近有没有住的地方。他指了指东面,哦,那里有一家小客栈。
我一脸欣喜,脚下如生风,咯噔咯噔……到了。
打算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我上了二楼,放好行李,透过窗户,我竟不自主地将目光移向小平措。
我看见小平措正端详着西藏梗,接着用手去抚摸它的毛发,又说:“哎呀,你怎么吐舌头呢,是不是饿了呀,我请你吃酥油饼吧!”
西藏梗轻哼了一声,那样子是楚楚可怜中还夹带着可爱。
我脑海里开始出现关于西藏梗的神秘形象:正如它的名字那样,西藏梗来源于中国西藏,它能在极度恶劣的气候及复杂的地形条件下生存。据说,寺庙里的和尚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豢养西藏梗了,人们只是把它尊为伴侣犬,像孩子一样对待它们。
小平措的西藏梗似乎不挑食,他喂,它吃。
人与狗的点点滴滴成为一种习惯,我伫立在窗前,注视小平措和西藏梗也成为一种习惯。有时候我闭上双眼,像一个告别尘世烦恼的行者;有时候,我紧闭双唇,不言不语,如同看透人世间悲欢,觉得沉默才是最好的表达;有时候,我也会对小平措招手,喜欢看他纯真的笑容。
看与不看在我心里,都当作是一种表达。只是,它未必就成为一个人能树立精神批判的必然,但他一定是一种存在,一种在若干年后能被有识之士发现的存在。譬如,对命运嗟叹的无望、无助。
我以为小平措没有什么心事,事实上,这绝对是错误的判断。
我真为当时能选择在察隅住上一段时间而庆幸,我止不住要欢呼雀跃。
序言:我们是否都是妖孽?
第一辑 不要痛,这只是小意外
一、一个叫小平措,一个叫哥哥
二、半生浮梦
三、出家的人不许掉眼泪
四、妖精一样的女人
五、再也无法享有的天真和浅薄
第二辑 不要恨,这只是小漂泊
一、亲爱的,不要离开我
二、一曲长调长,一曲魂断肠
三、最漫长的告别
四、K叔,欠你一碗般若汤
五、守身如玉
第三辑 不要哭,这只是小因果
一、只有你才是灰姑娘
二、陌生旅店
三、罗曼蒂克不实惠
四、女人不要在办公室里哭
五、没有在一起的姐姐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这才是中国真功夫
K叔目光如炬,大喝一声,在噘嘴中踏步过去,气沉丹田中那粗壮的手臂肌肉顷刻鼓起,以敏捷、养眼的手法,擒住对方的关节,在一拖一拽中将对方扔了出去。
有时候,K叔将胳膊肘一拐,击中对方要害,“哎哟”声随即划破夜空。有“不怕痛”的老茬儿欲起身反击,他以拳化指,对方顿时“鼻涕”横流,捂住鼻子,根本没有空再去还击。
K叔的敏捷让我大开眼界,对方的拳头终是落不到他头上,那碴口瓶子也总是刺不到他。他只需头一偏,腰一晃,肚皮一缩……不管是各种掏心拳还是撩阴腿,抑或其他,全都在灵活的躲闪中毫发无伤。
对于这样的情形,我的眼睛盯得发直,电影中的高手制敌场面在生活中真的是活活上演了。搞笑的是,在这么惊险刺激的关头,居然有《爱拼才会赢》的手机铃声响起,这是人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从天而降般地洒下的一剂“鸡血”呀!那些战斗力比较强悍的人,打算咬紧牙关再次拼一回。
很明显,鼻血又开始流了,这时,场面冷却下来,“K叔炭烧”的小伙计一边在计算机上“啪啪”地按着,一边点头哈腰,一边笑眯眯地说:“各位大哥,天不早了,请结帐吧!”
一些人很自觉地掏出钱,结了账,一些人迟疑中,还是掏出钱,扔给了小伙计。
还有一些人似乎是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仿佛已经百炼成精,爬起来,趔趄着又往前冲……K叔双眉一皱,用手指往上捏一捏,吁了一口气。我曾问K叔当时的心境,他只说了两个字:美军。
我满头雾水,不知所以……
读到故事的后面,我才知道K叔为什么会说“美军”两个字,也才知道战斗对于K叔的真正意义。我原以为他利索、敏捷、专让别人流鼻血自己却毫发无伤的功夫,已经让人称赞不已、大开眼界了。我觉得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叶问”,是比李小龙还要精神矍铄、战无不胜的功夫王。
但当我读到K叔和他的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残留着不少弹片的身上弹痕累累;生食植被、蚯蚓、虫子、蛇;忍受着如蚂蚁进入蜂巢一样令人胆寒的湿气以及蚂蟥钻进肉里,揪不得扯不得,只能任由腿上、胳膊上布满蚂蟥眼的恐怖恶心时,我眼前浮现的是上甘岭战役般的惨烈,胸闷到无法呼吸。
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如钢铁铸成的野人,当然,他们不是野人,也不是钢铁。他们是硬汉、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硬汉;他们有信念,有共同的信仰和必胜的信念;他们是英雄,是可以为了他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真正的英雄……
他们是真正经历过真枪实弹的人,是真正背过炸药包的人,也是有着清晰而伟大的信仰的人……他们早已穿透过真实的生死线,完成了洗礼和蜕变。对于那些在大排档撒泼、耍横的人来说,K叔他们就是常胜将军,他们有情怀、有能力、有信仰,他们才是真正拥有中国真功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