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飞花令诗词大全
0.00     定价 ¥ 39.80
太仓市图书馆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52484595
  • 作      者:
    李妍
  • 出 版 社 :
    延边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几百首跨越时间之河的经典古诗词,众多诗词大家的千古咏叹。

★ 在这个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是唐诗宋词,因为它们写出了千年来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

★ 古典诗词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滋养与美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潜移默化间给予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

★ 美轮美奂的诗词,直抵生活美学的真正源头,让你体会平凡世间的隽永深情。   

★ 版本内容精心挑选,精心译注,绝美典藏。外观设计精美,便于携带,阅读体验极优。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妍,女,硕士,有深厚的国学知识底蕴,多年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在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已经出版《飞花令里读诗词》《曾国藩家书》等多部畅销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在这个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是唐诗宋词,因为它们写出了千年来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飞花令诗词大全》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精心遴选了近200首经典古诗词,带领读者在诗香词海之间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诗词文化之旅。

《飞花令诗词大全》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滋养与美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潜移默化间给予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令人陶醉的优美古诗词,饱含着人性的温暖,承载着令人感动的美,是每一个生命都不容错过的文学经典。


展开
精彩书摘

春 晓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

②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

 

赏析:

  孟襄阳少年多才,腹有经纶,尝有凌云志,然却事与愿违,仕途坎坷,多受排挤,无奈,唯隐居鹿门,托寄诗酒,以度余生。他是盛唐最著名的田园派诗人,诗多清新婉约、淑丽淡雅、气度浑然,《春晓》为其代表作。

  全诗意境清婉、遣词流丽、造语工致、立意新颖、抒情真挚,读来,颇见不俗。

  诗极短小,遇景入咏,首句破题,语言清浅,“春”述时令,“不觉”极言“春眠”之香甜酣然,“晓”既明述时为晨起,又遥应诗题,用得极妙。

  次句,诗人笔锋拓开,从听觉的角度对春日晨晓的景致做了摹写。“处处闻啼鸟”,“处处”既状了春鸟之多,写了鸟啼之繁、之盛,还借春声勾勒了一幅别样的春景,似乎,透过那此起彼伏、各种各样的鸟啼声,一幅柳绿花红、林木错落、百鸟翔飞的盎然画面已跃然于目,所谓妙笔生花,大抵不外如是。

  三句,诗人笔锋再转,由晨晓鸟啼之声,忆及了昨夜的风雨之声,逗人无限遐思,暗表喜春、钟春之意。然,这种欢喜之意尚未完全被发酵,四句,诗人便以一句“花落知多少”突然折转,变欢喜为叹惜,蕴藉天然,恍若流水行云,丝毫不见突兀。且,诗人之叹、之惜,全然不是惋惜,也无伤感之意,而是喜极爱极之后的一种自然情感流露,是珍惜,是怜惜,以惜表喜,匠心独具,更显风致。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①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②?

 

注释:

①逾:更加。

②归年:回去的时候。

 

赏析:

  公元763年,大唐西疆暂归承平,流离梓州的杜工部回归草堂,暮春赏春,触景情生,作《绝句二首》,此诗为第二首。

  甫一提笔,诗人便以妍丽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春日图景,碧波潆洄、白鸟翔飞、山色青碧、花红若火,明媚而灿烂。

  首句“江碧鸟逾白”,描摹的是江景、水景。江水之碧、白鸟之白,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一个“逾”字,更将白、碧谐映的效果描绘得淋漓尽致,似乎,整幅画面都因此变得愈加鲜红灵动了几分。

  次句“山青花欲燃”,绘的是山景,是芳菲。红与青都是极浓烈、极明媚的颜色,青红相衬,烘托出的自是一片欢快妍美。且,“欲”为拟人,无形之中已摹出山花摇曳多姿之态;“燃”更传神,虽是侧写,却将山花那烈焰一般秾丽鲜艳的芳颜绘了个十足。

  然而,春光虽好,在忧人眼中,也不过多添几许忧思。

  三、四两句,诗人笔锋折转,全诗的情感基调亦随之宕然变化。

  “今春看又过”,暗点时令已是暮春,恰恰春光即将逝去,“看又过”有惜春、叹春之意,亦有由前之丽景生发出的忧怅无奈之情,前景愈丽,此情愈忧。忧什么呢?诗人没有明确作答,而是以一句似问非问、似叹非叹的“何日是归年”戛然将全篇收束。言外愁绪尽淋漓,自见语挚。

  且,众所周知,工部半生流离、颠沛异乡、有家难归的根由,实则是战乱。“归年”之问,不独是问,实则也是一种希冀,希冀四海重归安定、社稷再度承平。由是,民生才安,诗人也能不复流离。

 


展开
目录

辑一梅兰竹菊




梅 / 002


忆梅唐·李商隐 / 2


早梅唐·张谓 / 3


江梅唐·杜甫 / 5


梅宋·王安石 / 6


红梅三首(其一)宋·苏轼 / 7


梅花落南朝宋·鲍照 / 9


雪梅(其一)宋·卢梅坡 / 10


早梅唐·柳宗元 / 11




兰 / 014


石兰宋·梅尧臣 / 14


幽兰晋·陶渊明 / 15


芳兰唐·李世民 / 17


种兰南北朝·袁淑 / 18


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 / 19


古风·孤兰生幽园唐·李白 / 21


咏兰元·余同麓 / 22


怨篇汉·张衡 / 23


无题清·蒋士铨 / 25


题《山居图》元·钱选 / 26



竹  / 028


慈姥竹唐·李白 / 28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 29


种竹宋·司马光 / 31


风竹三首(其一)明·徐渭 / 32


篱竹清·郑板桥 / 34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 / 35


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 36


新竹清·郑板桥 / 37


潇湘神·斑竹枝唐·刘禹锡 / 38


满庭芳·碧水惊秋宋·秦观 / 40



菊 / 042


菊花唐·元稹 / 42


感遇四首(其二)唐·李白 / 43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 44


九月十二日折菊宋·陆游 / 46


咏菊唐·白居易 / 47


和郭主簿(其二)晋·陶渊明 / 48













辑二琴棋书画 


琴  / 052


琴歌唐·李颀 / 52


听弹琴唐·刘长卿 / 54


听郑五愔弹琴唐·孟浩然 / 55


废琴唐·白居易 / 56


琴诗宋·苏轼 / 58


琴唐·白居易 / 59


竹里馆唐·王维 / 60




棋  / 062


池上二绝(其一)唐·白居易 / 62


存殁口号二首(其一)唐·杜甫 / 63


和春深二十首(其十七)唐·白居易 / 65


春日偶吟清·袁枚 / 66


夜看美人宫棋唐·王建 / 67


观弈图明·高启 / 68




书  / 070


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元·唐珙 / 70


草书歌行唐·李白 / 72


赠零陵僧唐·苏涣 / 74


快雪堂跋清·王文治 / 75


萧郸草书歌唐·顾况 / 76


醉后赠张九旭唐·高适 / 78


琴茶唐·白居易 / 79




画 / 081




画鹰唐·杜甫 / 81


屏风绝句唐·杜牧 / 82


画鹘行唐·杜甫 / 83


梅花唐·崔道融 / 85


雪中偶题唐·郑谷 / 86



辑三春夏秋冬


春  / 090


南湖早春唐·白居易 / 90


春晓唐·孟浩然 / 91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 / 93


晚春二首(其一)唐·韩愈 / 94


春夜喜雨唐·杜甫 / 95


咏柳唐·贺知章 / 97


春江晚景唐·张九龄 / 98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宋·晏殊 / 99


春日还郊唐·王勃 / 100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北宋·欧阳修 / 101


小至唐·杜甫 / 103


春思宋·方岳 / 104


白梅元·王冕 / 105


瓶梅宋·张道洽 / 106


幽兰唐·崔涂 / 108


竹唐·李贺 / 109


送国棋王逢唐·杜牧 / 111


书唐·李峤 / 112


画唐·王维 / 113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 115




夏  /  117


夏意宋·苏舜钦 / 117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宋·贺铸 / 118


乡村四月宋·翁卷 / 119


山亭夏日唐·高骈 / 121


竹唐·郑谷 / 122


……

(只显示部分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