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孟森讲清史
0.00     定价 ¥ 69.8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12643543
  • 作      者:
    孟森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孟森治史在传统方法上吸收了近代史论的研究方法,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本册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选用孟森在北京大学教书采用的讲义《清史讲义》,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总论为清史在史学上的位置、清史的体例、青代种族及世系、八旗制度考实四章;下编各论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全书对清朝二百多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史实详尽,考订了清先世源流、八旗制度原貌,并对清代从开国到国运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重要史实进行了缜密的论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清未有史也,而有《史稿》,《史稿》为辛亥革命后政府所修。若以革命为易代之限,则《清史稿》与史有同等效力。然革命后同为民国,而政府之递嬗,意义有不尽同。故前一期政府之所修,又为后一期政府之所暂禁。今犹在审查中,卒蒙弛禁与否未可知。要之,吾辈今日之讲清史,犹未能认《清史稿》为勒定之正史也。则于史学上,无一定之史书可作根据。但论史之原理,一朝之经过,是否有为修正史之价值?能统一国土,能治理人民,能行使政权,能绵历年岁,则能占一朝正史之位置,意义全矣。政府之意,亦非谓清不当有史,但未认《清史稿》即为《清史》。然则于清一代史料之正确者,悬设一正史之位置处之,史料极富。《清史稿》为排比已有具体之一大件,亦应在悬设正史之位置中,参加史料之一席。真正史料,皆出于史中某一朝之本身所构成,谩闻野记,间资参考,非作史之所应专据也。

清之于史,自代明以来,未尝一日不践有史之系统。中国史之系统,乃国家将行一事,其动机已入史,决不待事成之后,乃由史家描写之。描写已成之事,任何公正之人必有主观,若在发动之初,由需要而动议,由动议而取决,由取决而施行,历史上有此一事,其甫动至确定,一一留其蜕化之痕迹,则虽欲不公正而不能遇事捏造,除故意作伪之别有关系者外,国事之现象,如摄影之留真,妍媸不能自掩也。有史之组织,清代明时未尝间断,故有史之系统未尝差池。民国代清,独未尝留意此事,及今而始议保管档案。保管档案,乃抱残守缺之事,非生枝发叶,移步换形,而皆使之莫可逃遁之事也。中国有史之系统,严正完美,实超乎万国之上。由科钞而史书,由史书而日录,而起居注,而丝纶簿,清代又有军机处档。具此底本,再加种种之纂修,《实录》又为其扼要,分之而为本纪,为列传,为方略,为各志各表,史已大备。易代后就而裁定,其为史馆自定者无几矣。《清史稿》即就此取材,故大致当作《清史》规范。而其原件之存在,因印刷之发达,流布尤多。故以此大宗史料归纳之为《清史》。而此《清史》之在史学上位置,必成正史,则无可纠驳矣。

近日浅学之士,承革命时期之态度,对清或作仇敌之词。既认为仇敌,即无代为修史之任务。若已认为应代修史,即认为现代所继承之前代,尊重现代,必并不厌薄于所继承之代,而后觉承统之有自。清一代武功文治,幅员人材,皆有可观。明初代元,以胡俗为厌,天下既定,即表章元世祖之治,惜其子孙不能遵守。后代于前代,评量政治之得失,以为法戒,乃所以为史学。故史学上之清史,自当占中国累朝史中较盛之一朝,不应故为贬抑,自失学者态度。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 003

第二章 清史体例 | 005

第三章 清代种族及世系 | 008

第四章 八旗制度考实 | 018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 097

第二章 巩固国基 | 122

第三章 全盛 | 179

第四章 嘉道守文 | 259

第五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 | 350

附:俄还伊犁始末 | 40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