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是中国首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由南京迁至上海后,于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其中的文学院便是最初设立的五大学院之一,外国语文学系为文学院当初下设的四系之一。叶公超、梁实秋先后任外国语文学系主任。1937-1941年间(“孤岛”时期),文学院内部调整后,郑振铎任文学院院长,孙大雨任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后郑振铎兼任,陈麟瑞继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址福建建阳(1941-1946年,即“建阳时期”),戚叔含任外国语文学系主任。此间,外国语文学系人才济济,汇聚了众多优秀的专家和学者,或任教或求学于该系,除前面提到的历任系主任之外,还有谢六逸、余上沅、梁遇春、余楠秋、孙石灵、洪深、李健吾、周熙良、钱锺书、张其春、施蛰存、许国璋、曹未风、顾仲彝、袁文彰、胡其炳等。抗战结束后,学校于1946年回迁上海。1949年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
展开